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精采書摘
內頁試讀
「我要怎樣才能找到『天主的旨意』?」「什麼是避靜?」「要有什麼樣的原因,才需要去做避靜?」
「避靜有哪些形式可以選擇?」「什麼是『默觀祈禱』?」「什麼是『分辨』?」「什麼是『神操』?」關於依納爵靈修中,對於避靜、祈禱與分辨常見的各種問題,本書能給你深入淺出的回答。
相關推薦書籍
拉蒙‧鮑狄斯塔神父,Ramon Maria Luza Bautista, S.J.,天主教耶穌會會士, 1977年入耶穌會,英國倫敦大學埃斯羅普學院(Heythrop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神學與靈修學博士。主要使命在於帶領宣講式與個人輔導式避靜。著有《避靜、祈禱與分辨----依納爵神操101問答》、《觸動心靈的70個祈禱》等書。
作者相關書籍
101個問答
1.教會中「避靜」傳統的性質與起源(問題1~2)
2.隱修運動中的避靜傳統(問題3~8)
3.依納爵與教會中的避靜傳統(問題9~10)
4. 依納爵寫《神操》的動機和方法(問題11~18)
5.當今教會中,依納爵式的避靜和其他方式的避靜(問題19~20)
6.宣講式的和團體式的依納爵避靜(問題21~24)
7.一對一、個別輔導的依納爵避靜——較原創的帶領神操的方式(問題25~31)
8.依納爵式的避靜、克修與神祕神學(問題32~34)
9.在今日如何理解、帶領以及做依納爵避靜——詮釋方面的疑惑(問題35~42)
10.依納爵式的避靜以及其中的動力(問題43~50)
11.依納爵式的避靜和祈禱(問題51~72)
12.帶領依納爵式的避靜——輔導者(問題73~76)
13.做依納爵式的避靜——避靜者(問題77~79)
14.依納爵式的避靜與辨別神類(問題80~101)
簡介
大約在兩年前的某個週末,我為一些平信徒老師講授避靜。在那一次的避靜中,一位女老師告訴我她非常享受於我們的避靜,她尤其喜歡其中所涉獵和觸碰到的多個主題。然而,她卻覺得這整個避靜並沒有真正的回應到她當時所面臨到的兩個問題,亦即心靈治癒和分辨。
在分享中,她告訴我她的先生剛在幾週前過世,而她仍在經歷著創傷與治癒的過程。現在她的先生既然已經離開了,她也開始認真思考著是否要飛到美國,去和她唯一的兒子住上一段時間。因此,她的問題是︰「我是否現在就該走並住在美國?天主要我做些什麼呢?」我告訴她,這個時候她所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一個「教理講授式」(preached)的避靜,而是奉行一個依納爵式的、一對一的、個別指導的避靜,好讓她能適度的去面對和解決當前所關心的兩個問題。她回答我說,她從未聽說有這麼一個依納爵式的、一對一的、個別指導的避靜,如果更早認識此方式,她就會在那個週末自己找個輔導神師去做個人的避靜了。
透過與這位女士的接觸經驗,我發現到有好多人,特別是平信徒,仍然對依納爵的避靜方式不太熟悉,甚至完全一無所知。靈修避靜運動正在我們國家活躍而順利的進行著。事實上,在菲律賓的許多靈修中心(避靜所)每逢週末總是座無虛席,無論是平信徒或是修道人,都渴望著一些寧靜、獨處、自我省察、專務祈禱、和分辨的「曠野經驗」,這些在現今這個強調快速而物化的世界來說都是極為罕見而有用的東西。然而,卻有許多人沒有去做個別輔導式的避靜,原因就是對這避靜方式不太熟悉,甚或對它完全的不知曉。
同樣的,好消息是,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人(尤其是平信徒)已經逐漸的開始認識這種一對一的避靜方式;而當他們決定要做避靜時,當中的許多人也已經意識到他們有個選項,一個真正的選擇,而並非只是一般「宣講式」的避靜了。而且有了這「另一個」的選項,他們不需要擔心是否能適應輔導神師所講授的多個避靜主題,反倒是輔導神師本身要因應個別避靜者當時的需要和狀況來加以調整和帶領,接受他們所處的狀態,接受他們之所是。實際上,這也是輔導式的避靜最強而有力的其中一點。並不是避靜者來配合輔導神師(他或她所定的主題,講授內容及進度),而是由輔導神師針對避靜者的需要來加以調整。
今天,我們仍然面對著缺乏具有輔導經驗的合格輔導神師的問題。一直以來,耶穌會菲律賓省對於這個問題表示極度的關切,並特別透過其依納爵靈修中心來訓練和培育耶穌會士或非耶穌會士有關如何帶領這一對一的依納爵靈修避靜。
也因為這個特別的意向──為了有助於訓練和培育更多未來的輔導神師,但也不排除是為了促使並讓更多人更加熟悉這個避靜方式──我決定著手寫這本問答式的書籍。話雖如此,本書並非只適用於實際從事靈修輔導或是那些有望成為未來輔導的神師們,它更是寫給常做避靜及打算在未來做避靜的人。在走向天主的眾多道路上,這些人也許已經嘗試過或是深切地表示著渴望來走這一條路︰一條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操之路,一條依納爵之道(The Ignatian Way)。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