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天主:在祈禱中分辨
Paying Attention to God: Discernment in Prayer
書號 : 205307
原著 : 威廉.貝瑞,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 : 黃美基
定價 : 180元   
頁數 : 160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0/10
版次 : 初版三刷
ISBN : 978-957-546-685-5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當你感到悲傷和憤怒的時候,祈禱會不會也處於停滯狀態? 當你在祈禱中感到想像耶穌一樣去愛人時,是否發現這份愛起起伏伏? 當你思索教會是否該有女性司鐸的問題時,有沒有考慮聽聽當代教友身上發生的經驗? 我們真正的靈修生活就是由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形成的。 我們稱之為「天主」的那個「奧祕」,很想跟每個人建立一對一的親密關係,祂藉著日常情事向人說話。 作者寫作本書,是為幫助人留意天主如何出現在日常經驗中,也認出生活中阻擋我們體驗天主的障礙。藉著分辨自身的感受和經驗,我們將更能體驗並享受到天主無微不至的愛與引導。

相關推薦書籍

祢是我的朋友:體驗天主奇妙的擁抱
A Friendship Like No Other: Experiencing God's Amazing Embrace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譚璧輝
定價:260元

天主與我──祈禱: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
God and You: Prayer as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楊黎芳
定價:180元

耶穌會神父,曾負責耶穌會會士之陶成及培育課程,帶領神操,並能將複雜的神修問題以清晰的文字呈現。著有十餘本書,其中包括《天主與我》、《體驗天主》、《祢是我的朋友》等書,這些著作使他被喻為靈修輔導者的靈修導師。

作者相關書籍

祢是我的朋友:體驗天主奇妙的擁抱
A Friendship Like No Other: Experiencing God's Amazing Embrace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譚璧輝
定價:260元

體驗天主:在祈禱中分辨
Paying Attention to God: Discernment in Prayer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黃美基
定價:180元

天主與我──祈禱: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
God and You: Prayer as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楊黎芳
定價:180元

行動中的默觀者──七種耶穌會靈修的創造性張力
Contemplatives in Action── The Jesuit Way
原著:貝瑞、杜赫提 合著 / William A. Barry, S.J. & Robert G. Doherty, S.J.
譯者:張令憙、曾玉琴 合譯
定價:120元

在祈禱中相遇:與上主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Here's My Heart, Here's My Hand: Living Fully in Friendship with God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林清華
定價:220元

讓主靠近:深入依納爵靈修的一種方法
Letting God Come Close: An Approach to the Ignatian Spiritual Exercises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朱怡康
定價:230元

前言 致謝

第一部 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的祈禱 

第一章 建立關係的經驗

第二章 「天主的自由」與「祈禱」 

第三章 悲傷、憤怒與祈禱 

第四章 抗拒合一:一種病毒 

第五章 渴望像耶穌一樣去愛:它的起伏漲落 

第六章 順服:健全的關鍵 第二部 祈禱與個人的分辨 

第七章 天主的夢 

第八章 我們能實現天主的夢嗎? 

第九章 天主究竟是怎樣的? 

第十章 天主的國與分辨 第三部 有關「團體分辨」的一些問題 

第十一章 與邪魔戰鬥 

第十二章 現代世界中的教會 

第十三章 這是天主的計畫或行動嗎?

第四部 死亡與復活 

第十四章 默想死亡與生命 

第十五章 經驗死亡與復活 參考書目

第十五章 經驗死亡與復活 ……接受個人或個人之間或社會性的復活,也許不像我們有時所以為的那樣容易。我們也許體驗不到復活的喜樂,因為我們必須接受復活之前的現實,即某種死亡…… ……我認為我們必須留意自己的經驗,才能理解復活的真正意義,因此我要用我自己死亡與復活的經驗來說明。

我在默想自己的經驗時,清晰地看到了三個事件,可以說是同類事件的典型事件。這三個事件中每一個都牽涉到真正的死亡感;的確,如果沒有認出且承認「瀕臨死亡」,就不會有「復活」。不過其中一個事件似乎只與我自己有關,第二個與我自己和另一人有關,第三個事件則牽涉到一個團體中的人。因此我可以指出個人的、人與人之間的、團體的復活經驗。現在就讓我直接來說明吧。   *有一次我與一位好友的關係起了變化,我的情緒糟到極點。理智上我能接受這樣的改變,但我的感情卻大大地排斥這改變。我心中充滿了自憐自艾的情緒,我知道這樣對自己不利,也不成熟,但我擺脫不掉它。我的朋友也幫不了什麼忙,因為這個改變是必須的。於是我轉向天主求治癒。

我的神師建議我利用福音裡有關治癒的章節,作為祈禱的材料。我讀了福音中兩個瞎子跟著耶穌,求祂可憐的那段章節(瑪九27-31)。當他們跟隨耶穌進入屋裡,耶穌轉向他們,問道:「你們相信我能做這事嗎?」我立刻知道,如果我回答「是的」,我就會得治癒;但我也立刻退縮起來,不那麼渴望治癒。我似乎覺得,如果我接受治癒,不再自憐自怨,我也就必須接受這個關係的改變。那太令我傷心,因為失去理智的我,認為關係的改變就表示完全失去了我的朋友。這友誼可能會終結,我無法接受。我只能這樣祈禱:「請幫助我願意得到治癒。」這祈禱是走向痊癒和完整的開始。漸漸地,我能接受舊關係的終結,只有那樣,才會展開新而更成熟的友誼。

*幾年前我擔任副省會長,負責年輕耶穌會士的培育,有一次我去探訪一位讀書修士,這是我一年一度的正式探訪。在我們第一次談話中他告訴我,由於我做過一個與他有關的決定,令他不再信任我。因著天主的恩寵,我並未過度為自己辯護、生氣或懊惱。他把他的感受全部說出來之後──那頗花了一些時間,我們明白我們有了問題。我是正式的修院院長,在我做滿任期之前,我們總是要常見面的。按耶穌會的理想,院長與屬下的關係應該是互相信賴。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即使並非不可能,也是極為困難。因此我們兩人都同意花些時間祈禱及默想,等到第二天再見面。到了第二天,氣氛明顯地不一樣了。我們並未走出困境,但我們都承認,他需要多大的信賴才能把他真實的感受對我說。我不得不欽佩他的勇氣;他也明白他所害怕的我的反應其實是沒有根據的。我們兩人都有一些東西必須先死去,嶄新而更深刻的信賴才能自墳墓中復活。自那以後,多年來我們曾回想到那次的會面,感到發生了一些神聖的事;同時我們都不再介意;他也允許我在這裡說出這段往事。請注意,如果不承認一個關係已經死去或行將死去,就不會有復活。

*有一次我與另一位耶穌會士受邀擔任男性修道團體的引導人(facilitator),這團體想做團體分辨。說得更正確一點,應該是他們的院長希望修會做團體分辨。我們與修會的第一次聚會,好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裡面全是生氣、猜疑、痛苦、傷害和失望。修會成員指責每個人,從團體裡的其他人到過去及現在的長上,只除了他們自己,他們認為現在的困難都是那些人造成的。有些人因為這麼多的感受被揭露出來而不高興,並責備引導人不該打開那盒子。不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會面,對於修會團體或引導人而言,都不是他們生命中的高峰時刻。我們與修會成員同樣感到茫然,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我結結巴巴地說了類似這樣的話:「顯然這是我們呈現給天主的實相。如果我輔導一個人,他也有你們同樣的感受,那我會要求他讓天主知道他的感受,並祈求天主治癒他,或是按他的其他願望去祈求。」然後我想起《若望福音》中晚餐廳的那一幕(第廿章),正是在復活的耶穌顯現之前。我建議他們默想那一幕;門徒們必定曾迷失、迷惑;他們或許為耶穌的遭遇而相互指責;他們也許感到內疚、害怕、失望。我們會院的成員也許可以把自己當成是那些門徒,向耶穌表達他們的感受,請求耶穌幫助。我們建議他們次日可用那段章節來祈禱,然後回到會院報告祈禱的結果。

次日早晨,會院中約有四分之三的人出席聚會,雖然那天是星期六,而且那次聚會也不在原訂的日程中。許多人得重新排出時間以便參加。這次聚會的氣氛完全不同。與會的人談到他們個人及團體都需要寬恕和治癒,談到他們希望耶穌在他們當中,談到他們真的欽佩欣賞彼此,談到他們從新的角度來看事情。他們尚未抵達預許的福地,然而他們已經漸漸變得更像一個團體,能坦誠地討論變化無常的決定。這次聚會與第一次聚會同樣痛苦,因為必須讓團體破裂的實情浮出表面,這樣他們才能祈求治癒、經驗到耶穌復活的希望。如果這些感受不曾浮現出來,他們不會知道他們的需要。

我們這些相信耶穌的人,的確在生活中體驗到祂復活的能力……我們不但在自己內心經驗到復活,在與他人之間以及在團體中也都能有這經驗。而且我可以大膽地說,團體復活的經驗比起新聞媒體所引領我們相信的,要頻繁得多。北愛爾蘭的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確實會一起祈禱,也會相互嚴厲批評。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會做朋友。在這個狗咬狗的無情世界上,各大都市中心的貧民區裡卻看到人們分享他們僅有的少許東西,而且很願意互相幫助。

然而為經驗到復活,需要堅定地承認我們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承認我們極需復活的能力,雖然這並非我們應得的。但難就難在這裡。我們常常不惜一切代價地,寧可得到虛幻的健康或平安,而不願接受嚴酷的現實:我們的破碎、我們的罪、我們的死亡,以及因此而承認我們需要「奇異的恩典」。我再一次想到麥慕理對於虛幻的及真實的宗教之間的不同,所做的中肯評論。

所有的宗教……都與克服恐懼有關。我們可以從真實的宗教與虛幻宗教處理負面誘因的準則的明顯對比,來看出二者的不同。虛幻宗教的格言是:「不要害怕;信賴天主,祂會小心,不讓任何你害怕的事發生在你身上」;但是真實的宗教卻正好相反,說的是:「不要害怕,你害怕的事很可能會發生在你身上,但那些事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