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義之旅
Faith for Justice
書號 : 206147
原著 : 華雷仕,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 : 何麗霞
定價 : 220元   
頁數 : 224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02/12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458-5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在碰觸到天主的時候,我們能以神愛滿溢的平安,輕易走出幽暗封閉的自我,踏上信仰的旅程。

    隨著前途遭遇的各種挑戰,揮之不去的猶疑如迷霧般擴散心底:

    「為什麼在漫漫長路上,絲毫看不到我期待的光?

    「這就是我賠上了努力、奉獻了生命的目的嗎?

    「為什麼這世界沒有任何改變?

    「……」

    該怎樣當初熾熱的相遇經驗,使之成為恆常前進不懈的動力該怎樣對待所信之正義不彰時,無法消音的聲聲質疑?華雷仕神父以簡樸的文字,點出種種信仰中的經歷,無論處在高峰或低谷,為祂一旦開始就絕不會撤回的許諾,當紀念這一切!

相關推薦書籍

人生七言
A Life in Seven Words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徐鉅昌
定價:150元

拒作二手人
Courage to Be Myself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譯者:黃美基
定價:220元

人生七言
A Life in Seven Words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徐鉅昌
定價:150元

華雷仕神父,Carlos G. Valles西班牙籍耶穌會會士。在西班牙羅耀拉入會後,奉派至印度傳揚福音身為數學博士, 將新數學引進印度,並推廣至各地。曾於 Ahmedabad的沙勿略大學教授數學。

華雷仕神父精通印度的古拉特語曾獲最高榮譽的Ranjitram文學金牌獎退休後,專心寫作,並於各處傳授東方靈修。其作品有:《氣象萬千是聖神》、《拒作二手人》、《與怕共舞》、《放下包》、《人生七言》及《成義之旅》等書。

作者相關書籍

我愛你,我恨你
I Love You, I Hate You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姚翰
定價:200元

放下包袱
Ligero de Equipaje (Unencumbered by Baggages)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魯燕萍
定價:210元

氣象萬千是聖神
Taste and See: Gifts and Fruits of the Spirit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 J.
譯者:陳寬薇
定價:120元

成義之旅
Faith for Justice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何麗霞
定價:220元

人生七言
A Life in Seven Words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徐鉅昌
定價:150元

與怕共舞──面對恐懼、透視恐懼、治癒恐懼
Do Not Fear──An Analysis of the Worst of Emotions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S.J.
譯者:蜀山諫俠
定價:280元

拒作二手人
Courage to Be Myself
原著:華雷仕 / Carlos G. Valles
譯者:黃美基
定價:220元

一幀照片/001

走出去吧/005

與老闆見面/015

誰占上風/029

象與鱷魚/039

法律與許諾/055

陶工與泥土/065

雅典與格林多/077

信仰藉祈禱而生/091

求必得到/105

信仰的考驗/119

黑暗中的微光/129

這將是你的標記/143

若翰的標記/149

搬移高山/159

你當紀念/173

祂不會讓我失望 /183

信仰與正義/191

一幀照片  

  照片裡的石碑,是西班牙馬德里,一座為紀念哥倫布第一次出航美洲而建,且名之為「發現者」的公園裡的紀念碑。

  這石碑的形狀有如一個十字架,當年哥倫布在汪洋大海中,乘風破浪尋找新生命時,飄揚在帆船旗幟上的也是一個十字架。這個令人信服的記號標示著亙古不懈的奮鬥。基督那充滿了永恆的愛與救贖訊息的十字架是本書所要討論之信仰與正義的關鍵。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這位學貫東西的詩人和神秘靈修者,曾把哥倫布海中歷險的信德行為比作祈禱。在哥倫布時代,很多人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朝西方走,終會到達海洋另一端的陸地:印度群島──不管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卻鮮有一探究竟的熱情。知道是一回事,相不相信卻又是另一回事,去冒險、去說服皇帝、去裝備船隻、把自己交到滔滔大海之中、逆流而行都不是易事;而且,最困難的是要激發其他人也能有同樣的信念,並轉化為結伴同行的實踐,因為沒有人可以單憑己力安然抵達新世界。

  當哥倫布因其所準備的物資已耗去一半,而必須在掉頭返回安全之地,抑或繼續冒險航向不可知的未來間作出決定時,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相信一定會到達陸地,但誰也不知道究竟還有多遠?今天我們當然知道答案,哥倫布卻是一無所知,然而,他依然繼續前行,他的同志也伴隨他,最後他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信仰永遠能夠助人到達終點。

  還有一個想法要與大家分享。哥倫布到達的地方,即有他們的名字一一刻在公園石碑上的地方,今天在那裡,不論是尋常百姓的心目中或在飽學之士的想法裡,都對信仰和正義湧現出一種嶄新的急迫需求,他們正確地認出了基督的十字架有能力把整個人類,自包含恐懼、憎恨、侮辱、匱乏在內的整個罪惡中解放出來。這也是本書的核心主旨。

  一切都在那一幀照片中。

  

  耶穌會士 華雷仕(Carlos G. Valles, S.J.)
  聖薩威書院
  阿馬達巴,印度

 

走出去吧 

  信德始自亞巴郎。「走出去」,在創造天地萬物、洪水滅世以及因巴貝耳塔的驕傲而導致世人離散的聖經敘述之後,插入了這個神聖的命令,為人類在哈蘭地開闢了一條新路。「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創十二1)。這是信仰的基本行動:切斷熟悉的過去,堅毅地步向不可知的未來。離開你的親族、你的土地、你的家鄉、離開所有保障你高枕無憂的一切;面對沙漠、忘卻熟知的生活、放下過往的思考方式、生長的傳統,以及評估人事、追求目標的方法;放下你自己的過去,重新開始,出發,往前走。記憶、品味、信仰、習慣、關係及財產牢不可破地嵌固著人的心,但信仰的話語能把它們一一切斷,使人的心靈能在神聖的召喚下自由地奔向新的旅程。那時七十五歲的亞巴郎正是如此,他帶著妻子撒辣、姪兒羅特一家以及一切財物,開始他的旅途。

  往哪裡去呢?「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這是一個對信德的考驗,是對它特有的要求,考驗它最精髓的部分。信德沒有揭示旅途的終點是什麼,反而使之保持暗晦、隱密,使之遙不可及,我們都無法由旅程之始想像到其終局將會如何,只能依恃著信心;信心使人們靜心等待,也緩緩向人們開展啟示的面貌。往前走,我終將讓你知曉一切。但在出發的那一刻你唯一所知的就是,你要走出原來所在的地方,並朝這個方向出發,當你不斷往前進發後,才會一步一步得到更多的指引,但現在可不能問、不能要求解釋、不要期盼任何確定性。行動第一,以後再尋求解釋。先邁開旅程的第一步,不要在意終點會是什麼。信任那召喚你的聲音,在旅途上等待它再次呼喚你。一次一個階段,一次邁出一步。這對於那些希望在走出第一步前,即能知道最後一步會到達哪裡的人來說,實在是非常艱辛的過程。

  除非亞巴郎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出發離開家鄉,要不然那一定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他要去哪裡?當他收拾細軟,整理行裝,把東西放到騾子背上時,鄰居必曾這樣問他。當然,他熟知隱藏真相的技倆,日後在埃及為了保護自己,他告訴別人他的妻子是他的妹妹;然而,若他真的要給出一個直接的答案,他的鄰居會一邊報以微笑,一邊卻皺起眉頭。明天出發,卻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這彷彿不是常人的作為。亞巴郎對這一切都非常清楚,但他的內心意識到一份確定感,那是一份超越人力範圍所及的保證,牢牢在他心裡,在黑暗中照亮他的心靈,就算四周的人質疑這是一個作事草率的人所發起的,不確定的冒險旅程,但只要有那亮光的引導,他就可以往前走。

  人是善於算計的動物。希望得到保障、確定、能清楚情況並確知收穫。若他要展開一趟旅程,甚或計畫穿越險峻無常的沙漠,至少要有張地圖、規劃好的行程、鉅細靡遺的路線速寫及值得信任的嚮導。我從哪裡開始?在哪裡該休息?可以停留多久?下一站要往哪裡去?旅程要分幾個階段?最後要到達哪裡?總共費時幾天?沒有這些資料,恐怕沒有幾個認真的人會開始一趟重要的旅程。但是,亞巴郎對上述一切均無所知,仍照樣出發。信德教人不再提問,它只教人出發、行動、服從。一切彷若籠罩在陰影、薄紗及黑夜中,沒有任何藍圖,沒有任何評估。人的本性本要求一個合約、一個保證,要有具體的條件及確實的原因才能滿足,我們常要知道一切,掌握一切,如此才能考量、評鑑、決定。然而,在信仰的歷程中,人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縱然無法掌握大局,仍得作出決定;不管最終的目的地是什麼,他仍要開始走他的路。「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希十一8)。那超越理性所能了解的投身行動是信仰者的標記,就是那邁向未知之地的穩健步伐,使亞巴郎成為信者之父。

  天主似乎特別喜歡以這種方式與人來往,要求祂忠信的僕人只根據一些原始的指引就展開一項任務,更完整的訊息往往留待日後再說。當天主賦予撒慕爾向以色列新王傅油的使命時,這便是他所得到的指引:「把你的角盛滿油,我派你到白冷人葉瑟那裡去……,你要為我所指給你的人傅油」(撒上十六)。這位先知立即開始他一無所知的使命,他熟知上主的方式,用盡善巧尋找上主的記號,當他逐一會見葉瑟的七個兒子時,七次都誤以為他們中的一個將會是上主所揀選的那一位,直到年幼的達味由田中被召回
時,撒慕爾才聽到上主的聲音說:「起來,給他傅油,就是這一位。」他的任務終告完成。

  洗者若翰也有類似的經驗。雖然「連我也不曾認識他」(若一31),他卻被召叫宣告默西亞的來臨。他懷著信德,宣講將要來到的這一位,他連解他的鞋帶都不配,直到他自己在鴿子的記號及天上的聲音中親見天主「所揀選的那一位」時,才伸手指著他,並以決定性的權威宣告:「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保祿也是一樣。往大馬士革的途中,救恩臨現於保祿身上,同樣要求他開始新的生命,雖然那時他根本不知道新的生命是什麼,唯一的指引就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宗九6)。這就是信德的態度:起來,走,你將被告知當做什麼,你將被帶領,到達要去的地方,見到你當見的人;不要再問問題了,現在就立刻動身,否則你哪裡都去不了。信德的考驗,其最重要的元素與意義,就是以天主的話語開始新生命,起程前往未知之境,冒險走向未來,不問有沒有任何保險、保障、貸款,或更進一步的資料。「往前走,我將會指示給你。」我們的使命、召叫,我們向天主奉獻的生命,不是類似的信德經驗嗎?當我們開始時,可曾知道將到達哪裡?可會猜測等待著我們的是怎樣的未來?我們是否仍會問個明白?不!我們在內心深處接受了天主的命令後,即揮別世
俗之物,離開,以祂的話語往前走。

  天主是人類心靈的主,是生命與歷史的神,信德的行為使人準確地認出天主是超越的、絕對的主。在天主面前,人放棄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的權利;放棄了解自己能期待什麼的權利;放棄預知各種情況及建立任何約定的權利。人交出了他的理解力、他的未來、他的生命,在其中他便認出了天主,在一切行為舉止中發現祂就是宇宙的主,天主的話語是他莫大的支持,遠勝自己的計劃、所掙的錢與預測的未來所能帶給他的一切。信德的行動是人以其有限之能力對至尊上主的最高禮讚。相信上主的話語,信任祂的承諾,收拾起祂所有的一切(心靈的行囊,那比亞巴郎騾子背上的東西重多了),向天主奉獻自己整個生命,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朝天主所指示的道路進發,在信仰中盡是贊同、信任及投身,在信仰中整個人會完完全全地聽從他的主所發的每個命令。這就是為什麼信仰會成為所有宗教的基礎。

  若信仰值得稱道之處是能教人勇敢地踏進陌生之境,它的報酬就是天主的許諾,祂以自己的信實向忠誠的僕人保證他們將得到超乎想像的福樂:「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我必祝福你,使你成名,成為一個福源」(創十二2)。然亞巴郎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但他確知自己所得的祝福不可估量,子孫也能同享。到底天主的祝福是什麼樣的,亞巴郎所知並不十分明確,但他相信祂的寬仁與慷慨,在天主的許諾中亞巴郎找到力量與決心,不管前路多麼困難仍要繼續前進。

  天主的許諾是人生命中的引路明燈。許諾是一種相稱於天主的態度,它是:自由的、慷慨的、容納一切的。是王者的善意、慈悲與恩澤。天主信守諾言,人們歡躍於期待天主的賞報,而這賞報遠遠超過他的善行及他希冀的一切。天主的許諾比任何合約、聲明更強而有力,比任何人因其善行和服從所能要求的報酬更為豐厚。「你將蒙受祝福」,是人們在其豐富多采的旅程之始,聽到來自天主最貼心的話語。當知道天主的祝福在終點等待著我們時,一切事情都變得可能,一切事情都變得容易。亞巴郎知道這一切。

  不論旅者是否了解,每一趟踏進陌生之境的旅程都是信德的行為。人最偉大的旅程、喻象就是他的出生,那是他所有藉由生命邁向永恆旅程的開始。這是一個重大的出發點、冒險與遷移。人出離母胎到世界上來,也是透過自然和生命法則對天主召叫的回應:「出來!」由安全的母胎中出來,到一個我指示給你的、嶄新而陌生的地方去,在創造中沒有別的東西比這個世界更教人感到陌生,也沒有別的東西比人生更富冒險性,但生命的到來是伴隨著許諾與祝福的。對於那些信主的人而言,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祝福,他們在天主作主的時間內,以天主作主的方式出發踏上旅程,並向前邁進,擁抱生命中出現的歡樂與哀傷、光明與陰暗、險境與成就。是的,出生時沒有得到我們的同意,我們並非在自由選擇之下來到這世界,但是一旦有了意識和得到自由之後,我們便能以內心的意願和準備,認可、接受我們的出生,讓天主派遣我們到世界上來的這個決定,成為我們自己的決定。事實上,每一次慶祝生日,接受禮物及祝賀,要表達的意義就是我們活著的事實。每一個慶生會都是對天主最初召叫的喜悅回應,是對那將我們帶入生命的第一個命令多姿多采的服從行動。過修道生活的人,每一年循例都要重新表達一次誓言,每一次都更加深委身於天主的行動,生命的經驗讓我們了解貧窮、貞潔和服從的意義,隨著歲月與智慧的增長,使得年少輕狂時慨然允諾的稚拙日趨圓熟。同樣的,每一次慶祝生日也是重發誓言,是對信仰有意識的肯定,是對生於世間的責任表達欣悅之情,是對生命說「好」;因此,也是對在起初賦予生命的天主說「是」,這是一個新的出發,是對接下來旅程的全盤接受。當聖水傾注在我們頭上的時候,大部分的我們並非十分了解洗禮的意義,然而如同接受洗禮一樣,我們也同樣接受我們的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以喜悅之情活出我們所領受和延續至今的生命。以愛繼續這旅程是我們對此生表達感激最好的方式。

  信德的召叫並不是一次而永遠的,在人的一生中它會不斷出現,信德的要求一次比一次嚴苛,讓人們在每天發生的事件及所做的抉選中,使那最初對生命的召叫愈來愈具體,帶領人更高、更近於旅程的最終目標。亞巴郎在其生命中亦不斷發現天主的召叫臨在,他的信德一再受到考驗,我們知道有些考驗他成功通過,成為他最初進入沙漠的提醒與重申。譬如說,儘管他妻子「撒辣的月經早已停止」,天主卻要他相信自己將會有一個兒子,撒辣當初聽到那預言時更是止不住地竊笑;天主又要求他相信他的子孫是蒙受祝福的,儘管天主要他把自己延續子孫的獨生子祭獻給上主。天主不斷地召叫我們,信德也在生命的磨鍊和歷盡滄桑的生存處境中,愈見活潑充盈。

  信德的召叫,不論重大的或微小的,都是決定性的境況,標示著人的生命及過去是建築在恩寵連綿不斷的日子裡,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信德的展現,每個早晨都是驚喜,每次日出都是挑戰。搭飛機是件信德的行動;打開一扇門、與人握個手、向陌生人微笑都是信德的行動。面對生命就是信仰,就是每天進入未知的旅程,若我們學習一點一點地實現那召叫我們存在的重要使命,試著發現每一小步就是一生旅程的縮影,並憶念天主的指示,鞏固祂的承諾,使每一個經驗成為活的經驗,如此我們就能如同亞巴郎真正的子孫一樣,將生命轉化成信德的生命。因為亞巴郎是我們在信德裡的父親。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