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精采書摘
內頁試讀
尋找共同的語言,面對衝突創造和平。恐怖份子攻擊美國的「九一一事件」,告訴我們和平的建立不斷面對新的挑戰。我們要如何面對恐怖份子所施加的暴力?要如何為增進民族間的信任與了解而努力?這不僅涉及國際間的層級,更是人與人之間往來的問題。顧名思義,「和平教育」一詞明白揭示了「和平是學習來的」。那麼,吾人當如何倡導並落實「和平教育」?本書旨在為「和平教育」建立一些基礎。其副書名「面對衝突、建立和諧」言簡意賅地點出和平教育的兩面:首先,在教導人「和平」之前,必須先告訴人如何面對衝突;其次,是建立群體內部及與群體之間的和諧,因為何協並非既定事實,必須藉由人的學習與實踐,方得建立,並臻完善。此書本身即是一連串關於「差異性」的對話與學習,內容摘自兩次由台北利氏學社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所舉辦的研討會。與會人士包括台灣、大陸、菲律賓、美國及歐洲的學者。
相關推薦書籍
目錄
作者簡介
前言 1
和平教育的途徑
和平教育與衝突解決 9
和平教育與和平心理學 15
教室裡的和平教育 37
文化中的衝突與和諧
締造台灣和平文化 55
中華和河文化及其研究簡述 79
歐洲社會的衝突管理 91
和平文化的智慧資源
三教會通的模式和主題 103
歐洲一體的文化根源 111
漢初和平思想 125
論道家、道教的生態思想─兼及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145
存在關係與充量和諧 181
和平教育與和平心理學
孟蒂 主講/傅春敏 整理
2000年4月,台灣利氏學社與四川社會科學院在成都合作舉辦了主題為「和平教育與和平心理學」的學術研討會。參與這次研討會的人士有:來自菲律賓「馬尼拉書院」大學的孟蒂教授;來自台灣利氏學社的法國漢學家魏明德先生;查有梁教授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人才所,他是教育學專家;敖德昌先生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外事處;畫家李金遠,現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藏學專家任新建先生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來自民族研究院的李景女士,從事少數民族現代化的研究;李遠國教授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徐家林先生為頗具影響力的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還有一位致力於兒童教育的優秀英文教師傅春敏小姐;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王爾華先生,現任成都市鹽道街中學校長。
菲律賓的孟蒂教授,她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密切關注著社會工作。她為推動菲律賓的民主發展與和平進程冒險做了許多工作。她同時也為中南非、美國與亞洲的學術交流合作做了許多的努力和貢獻。每個社會、每種文化在文明的進程中都要面對一樣的衝突,他們帶來的經驗是豐富的、寶貴的。我們要了解全東南亞的經驗,發揮我們的潛力,創造和平。
一、孟蒂教授的報告:
我獲得社會心理學的博士學位,迄今已在「馬尼拉書院」大學執教二十五年。和平心理學是我的主要研究領域。和平心理學主要研究造成衝突暴力與和平的主客觀因素。我教授的課程為:和平心理學、衝突的解決與研究方法。我的研究計劃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在菲律賓戰亂狀況下締造和平的計劃
‧在軍事政變後的談判情況
‧社會衝突之後的社會諒解
‧戰亂之後的政治創傷及復元
‧如何面對有關過去的集體回憶
在國際間有許多心理學家關注於此,我們彼此形成網路,主要贊助者為國際心理學聯盟。我們之中有男有女,來自不同的國家:北愛爾蘭、印度、日本、美國、瑞典、挪威、俄羅斯、南非、菲律賓、哥斯大黎加等。我希望未來能有中國的參與。我們兩年舉行一次會議,發表論文,進行交流和研究。明年的會議將在菲律賓舉行,由我任教的「馬尼拉書院」大學主持。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