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
Church Alive──The Catholic Church among the Aboriginal Peoples of Taiwa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書號 : 209023
原著 : 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 合著,Olivier Lardinois, S.J.、Chan Chang-Hui、Sun Ta-Chuan
譯者 : 
定價 : 400元   
頁數 : 384 頁
裝訂/尺寸 : 軟精裝 / 大25 開
初版日期 : 2005/1
版次 : 初版二刷
ISBN : 978-957-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天主教在原住民世界過去五十年傳教的歷史、目前狀況及未來對教會可能有的貢獻。

天主教在原住民社會的傳教史,是台灣發展一段不容忽視的歷史。在原住民覺醒的近數十年裡,教會不僅參與原住民的社會變遷,對文化保存、母語延續及倫理的規範等也極有貢獻。

本書以不同幅度介紹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地區的傳教史、現在狀況及未來可能的發展,以此展現台灣原住民教會的活力與創造力。

相關推薦書籍

作者相關書籍

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
Church Alive──The Catholic Church among the Aboriginal Peoples of Taiwa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原著: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 合著 / Olivier Lardinois, S.J.、Chan Chang-Hui、Sun Ta-Chuan
譯者:
定價:400元

目錄

 

序 001

 

曾建次  主教

 

導言005

 

第一篇 天主教與原住民相遇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地方教會歷史)015

 

 

 

 

丁立偉/著 詹嫦慧/協助中譯 雷敦龢/英譯

 

 

 

第一章 台灣東北凱達格蘭族傳教工作的流產(1626-1642

017

 

第二章 台灣西南平原平埔族天主教團體的建立(1859-1945

022

 

第三章 台灣傳教史的「奇蹟」:

    原住民大規模皈依天主教會(1945-1968029

 

 

第四章 兩個大挑戰:社會的大改變

    與梵蒂岡二大公會議的施行(1968-1987043

 

 

 

 

 

第五章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地方教會

    自我認同的萌芽(1987-2004050

 

 

 

第二篇 活力教會:台灣原住民天主教信仰的本位化

117

 

 

 

 

詹嫦慧/著

 

 

 

第一章 活力教會的64位見證人

120

 

第一節 外籍、漢人傳教士120

 

一、安德樂修女──永遠的朋友

120

 

二、馬優神父──部落就是大家庭

122

 

三、周重德神父──這裡是他的家鄉

124

 

四、魏主安副主教──用活力的精神傳福音

127

 

五、吳叔平神父──由寧波到過坑

128

 

六、趙秀蓉修女──到最偏僻的地方去

131

 

七、傅義修士──聖殿的建築舵手

133

 

八、曾菊英修女──瑪利亞方濟修女會新竹第

一個聖召135

 

九、巴義慈神父──真誠愛自己137

 

十、葛德神父──最重要的是行動139

 

十一、溫安東神父──來到美麗的阿里山14

1

 

十二、丁松青神父──跟窮人在一起144

 

十三、范濟國神父──連貓和狗都認識他14

7

 

十四、紀百祿神父──信仰的路上陪伴成長

149

 

十五、徐立仁神父──找回傳統的心152

 

十六、吳重生神父──在交流中碰觸火花15

4

 

 

 

第二節 原住民神職人員、修女、修士156

 

一、曾俊源副主教──台灣第一位原住民神父

156

 

二、曾建次輔理主教──島上綻放的花朵多麼

美麗158

 

三、汪寶瑞修女──生在頭目之家160

 

四、唐菊英修女──後悔太晚進修會164

 

五、劉英花修女──大鬍子神父吸引了她16

6

 

六、趙貞美修女──理想比山高169

 

七、高國卿神父──做得越多越有信心172

 

八、隱修院四位修女──圍牆沒有束縛她們的

175

 

九、邱來順神父──找回堂區活力178

 

十、陳春光神父──唱歌的感覺181

 

十一、浦英雄神父──認真面對鄒族文化18

2

 

十二、杜勇雄神父──用建築表現原住民特色

185

 

十三、何萬福執事、何萬良修士──修道路上

攜手同行187

 

十四、甘俊雄神父──讓心情跟著耶穌走19

0

 

 

 

第三節 原住民傳道員193

 

一、謝加仁、謝永泉父子──將生命獻給達悟

193

 

二、林金鳳──永遠跟教會在一起196

 

三、陳光榮──用卑南古語宣講福音197

 

四、鄭政宗──傳教與母語是他一生的工作

199

 

五、馬阿銀──從武界到曲冰這條路200

 

六、黃連生──後山的見證202

 

七、柯惠譯──與祖先一起永享安樂204

 

八、孫梅花──天主一直陪伴全家207

 

九、官錦生──心安理得吹著口哨回家209

 

十、楊讚妹──將領受的神恩傳遞給族人21

1

 

十一、林莉萍──重新燃起信仰的熱火212

 

十二、白麗花──把排灣族服飾穿出來214

 

 

 

第四節 原住民平信徒216

 

一、全紹仁──高砂義勇軍遇上天主216

 

二、武山勝──感受到天主的愛220

 

三、曾瑞琳──在平凡的事上成就不平凡的事

222

 

四、汪念月──阿里山的頭目家族223

 

五、史傳旺──花草雲海都是天主的創造22

5

 

六、趙榮妹── 耐心祈求必有奇蹟227

 

七、周宗經──閒暇時捕魚耕田229

 

八、盧華昌、朱財寶──雕出原住民的生命力

231

 

九、周朝結──蘭嶼第一位本地老師232

 

十、黃春方──留給孩子學習母語的文字23

4

 

十一、瓦歷斯‧ 貝林──曾經是神父236

 

十二、蔡清郎──默默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的黑

手老闆240

 

十三、孫大川──尋找原住民歷史座標242

 

十四、潘明福──時時刻刻想著小朋友245

 

十五、馬紹‧阿紀──謙遜儒雅的原住民第一

位新聞主播246

 

十六、張惠妹──熱情奔放的天后歌手249

 

 

 

第二章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藝術發展

254

 

第一節 天主教面對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240

 

一、梵二精神255

 

二、宗教交談257

 

三、本位化過程的回顧257

 

 

 

第二節 天主教信仰本位化的落實259

 

一、概念的落實259

 

二、基督信仰與自我文化的認識260

 

三、現況261

 

 

 

第三節 原住民天主教信仰本位化過程的藝術發展

262

 

一、本位化禮儀262

 

二、本位化音樂、歌謠264

 

三、本位化雕刻、繪畫與建築265

 

四、本位化禮儀服飾270

 

五、母語聖經及禮儀本、歌本271

 

 

 

結語274

 

 

 

第三章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福傳牧靈組織

276

 

一、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原住民牧靈委員會

  及台灣各教區原住民牧靈委員會276

 

二、聖瑪爾大修女會277

 

三、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台灣區279

 

四、花蓮教區旅北山地信友聯絡處281

 

五、花蓮教區旅高山地信友聯絡處283

 

六、中部地區原住民旅中同鄉會285

 

七、台中、高雄教區「原住民總鐸區」287

 

八、原住民福傳員培育中心288

 

九、輔仁大學神學院台灣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291

 

 

 

第四章 部分天主教原住民社會服務組織

293

 

一、天主教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協會暨貞德文教中心293

 

二、新事社會服務中心294

 

三、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296

 

四、禮士原住民學生中心298

 

五、東區職業訓練中心299

 

六、三地門少女城302

 

七、花蓮教區四個天主教關懷原住民家庭暨婦女服務機構304

 

八、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305

 

九、聲遠老人養護之家307

 

十、中國儲蓄互助社協會308

 

十一、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原住民服務中心311

 

 

-1

第三篇 原住民教會的未來313

 

 

 

 

孫大川/著

 

 

 

附錄325

 

一、「1999年天主教台灣原住民牧靈會議」神學回應: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地方教會願景與問題327

 

 

 

 

張春申/著

 

二、大事記336

 

三、台灣近代原住民地區地圖351

 

四、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傳教地區地圖:

  1640年、1886年、1968352

 

五、台灣天主教原住民藝術重要地點地圖導覽356

 

六、在台灣原住民地區服務的修會及傳教會名單356

 

七、外籍傳教士有關台灣原住民語言、文化研究工作358

 

八、原住民母語聖經及彌撒經本一覽362

 

九、參考書目369

一、戰後天主教會與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各族與基督宗教的接觸雖然很早(十七世紀),但有結構性的關

係卻仍以1949年為關鍵。中國內戰的結果,國民黨政府被迫退守台灣,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兩岸架構,就這樣被決定了。由於馬克斯共產主義是無神論者,滯留大陸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隨著中華民國局勢之日趨穩定,大量移入台灣,造成教會之迅速增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尤其是原住民地區,不但物資嚴重缺乏,更由於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還面臨社會、文化解組與原有傳統信仰體系崩潰的困境。基督宗教的適時介入,同時舒緩了台灣原住民生活與心靈的雙重壓力,這是台灣原住民大量接受基督宗教的內在原因。至少到民國七十年代以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住民都真誠的接受了基督信仰,其中的十三至十四萬人口是天主教徒。天主教會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當中,之所以能成功的銜接台灣原住民的社會需求,主要是因為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影響。從大公會議的結論及後來教宗保祿六世與若望保祿二世系列發佈的通諭來看,天主教會明確地意識到民族發展、福音本地化的重要性,並嚴肅地指出教會對社會事務的關懷與責任。這兩方面的訓導原則,充分的表現了天主教會在原住民地區傳教之特色:尊重並接受原住民各族傳統文化,貫徹教會服務的精神。做為一個原住民的天主教徒,福音的接受,不必付出與自己民族文化決裂的代價。相對其他基督教派,天主教會和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間的關係,由於梵二的精神,因而沒有造成極端的對立和緊張。

 

二、社會變遷與福傳落差

 

  然而民國七十年代以後的台灣,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兩岸和國際關係上,皆有本質的變化。但天主教會之福傳工作,卻明顯開始和原住民社會逐漸產生落差。因素多端,我們不妨從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加以反省。

 

  第一,天主教會從梵蒂岡到地方教會,從教宗、主教、神父、修女到教友,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官僚體系,保守、制度性的怠惰甚至腐化,一直是天主教會的誘惑或挑戰。以中國主教團為首的台灣天主教會,顯然對七十年代以來原住民教會內、外巨大的變化缺乏敏感度,守株待兔的福傳惰性,無法因應原住民傳統部落人口的流動、社會變遷與心理需求。

 

  第二,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養成時間很長,獨身奉獻的要求極為嚴格,聖召不易。根據資料,五十年來,原住民神父的培育僅二十四人(輔理主教一人,修道會士四人,教區十五人,亡故二人,還俗者二人)。而一九四九年輾轉來台灣傳教的神職人員,大都已老化或亡故,林立部落的堂口,迅速空洞化。

 

  第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即位後,梵蒂岡的中國政策即以尋求中共和解為主軸,不僅降低和台灣外交關係和層級(代辦),也呼籲台灣教會能成為梵蒂岡與中國間之橋樑。這導致台灣天主教會的領導階層,在意識形態上有向大陸傾斜的現象,其本土化政策變成拔空的中國化政策,與台灣社會的歷史脈動脫節。瀰漫在天主教會內的中國迷思,當然無法腳踏實地回應台灣尤其是原住民社會的新形勢。統獨問題,在福音的光照下,原本不應當是天主教會本土化的絆腳石,但事實上,在教會的權力結構及意識形態中,它卻真實地存在著並頑強的作用著。

 

  第四,隨著台灣本土化的深刻發展,民國七十年代之後台灣原住民議題,其實已逐漸從單純的社會救助轉移到主體性自覺和政治層面制度性安排的問題上。民國八十年代修憲以來原住民「法政存在」的發展,充分的反映了這個總趨勢。換句話說,原住民問題的處理已不再只是社會福利層面的事,他必須連結到原住民全幅人格、文化與政治參與等主體性建構的所有面向。這當然不是我們教會過去的社會服務觀念或作法所能解決的,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思維。

 

  其實天主教會對本土化的研究與推動,起步並不晚。1949年渡台後,承襲利瑪竇以來累積的經驗和方針,早期的吳經熊、成世光與羅光,和後來的張春申、房志榮與胡國楨等學思豐沛的神長們,都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過,這長時期的本地化工作,基本上是被放置在整個中國文化的高度來思考的,有濃厚的學術精英化的色彩。在這不算短的日子裡,我們忽略了台灣1895年之後獨特的歷史經驗,也無視於1949年以來台灣詭譎多變的政治社會現實,對於越來越複雜的族問題,我們並未適時調整我們福傳牧靈的政策。原住民教會的遲滯發展與十幾萬信友的逐漸流失,應當和這樣一種失焦的本土化神學有某種程度的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