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分享的生活指南(下)在主內生活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2: The Jesuit Way)
書號 : 205335-2
原著 : 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S.J.
譯者 : 陳芝音 譯 / 黃美基、劉家正 審訂
定價 : 320元   
頁數 : 28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6/1
版次 : 初版三刷
ISBN : 978-957-546-832-3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若是你發現自己正處於有深度的靈修與日常生活的交會點,讓詹姆士‧馬丁做你的嚮導吧。在這本坦誠、充滿真知灼見,「幾乎包羅萬事」的指南中,他以智慧和輕快的心,帶領我們一窺何謂今日世界中的耶穌會士、基督徒和真理的追尋者,並提醒我們:真的,在我們將會遭遇到的一切事物中,都能找到天主。

――瑪格麗特席爾芙(Margaret Silf),《生命的地標》、《祈禱的探險》作者

這是一本讓人發現如何能在一切事物中找到自己、找到神、找到與人的連結的書。

一切?

是的,一切事物。

無論這事物指的是朋友、家庭、工作、關係、金錢、性行為、憂鬱症、疾病……所有你想得到的、在談論靈修時應該避免的話題;或是那些你覺得與宗教相關的事物——朝拜、服務、讀經、祈禱、慈善工作,或是受苦與喜樂、大自然、音樂、流行文化……

 

如果你想知道:

如何愛?

如何面對痛苦?

如何做正確的決定?找到自己的召叫?

打開這本書,它會幫助你找到答案。

相關推薦書籍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提供的生活指南(上)與上主相遇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1: Encountering God)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張令憙
定價:240元

襪子堆裡的聖人
My Life with the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范京生
定價:420元

生命的地標─依納爵式的內心之旅
Landmarks: An Ignatian Journey
原著:瑪格麗特‧席爾芙 / Margaret Silf
譯者:倪淑蘭
定價:320元

 詹姆士.馬丁神父 , James Martin, S.J. ,美國籍 ,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在奇異(GE)公司工作六年後,決心修道1988年入耶穌會初學院,1999年晉鐸現任《美國》雜誌《America編輯America》即 國家天主教周報》

晉鐸前的養成教育,除了基本的神學和哲學教育之外,還包括各類的社會服務:在德蕾莎姆姆創辦的牙買加「垂死之家」工作;在芝加哥服事街頭幫派青年;在波士頓擔任監獄牧靈,也服務街頭遊民;在東非肯亞兩年,全職服務難民。

馬丁神父的文章廣泛地刊載於全美的報紙、雜誌和網站上,包括所有主要的天主教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等;他也常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梵蒂岡電台(Vatican Radio)等美國和國際知名媒體上,公開演講及評論宗教和靈修話題。著有《找到自己,找到天主》(Becoming Who You Are : 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襪子堆裡的聖人》(My Life with the Saints)等書,是最受歡迎的天主教作家之一。

其著作《襪子堆裡的聖人》曾榮獲天主教媒體協會圖書獎(Catholic Press Association Book Award)、

紐約克里斯多佛獎(Christopher Award),繼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好書獎。

 

 

作者相關書籍

找到自己,找到天主──跟隨牟敦及其他聖賢活出真我
Becoming Who You Are──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30元

襪子堆裡的聖人
My Life with the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范京生
定價:420元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提供的生活指南(上)與上主相遇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1: Encountering God)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張令憙
定價:240元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分享的生活指南(下)在主內生活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2: The Jesuit Way)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陳芝音 譯 / 黃美基、劉家正 審訂
定價:320元

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
Seven last words : An Invitation To A Deeper Friendship With Jesu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劉德松
定價:160元

寫給所有人的祈禱書(上):建立你自己的天人關係
Learning to Pray: A Guide for Everyone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漢河
定價:280元

寫給所有人的祈禱書(下):建立你自己的天人關係
Learning to Pray: A Guide for Everyone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漢河
定價:320元

生活智慧,從分辨開始—唐傳義/005

鏡映:從耶會到人生指南—劉家正/007

 

1.簡樸生活/013

向下移動帶來意外的自由

 

2.宛如天使?/057

貞潔、獨身與愛

 

3.行動勝於言語/079

友誼與愛

 

4.順其自然/119

服從、接納與受苦

 

5.我該怎麼辦?/163

依納爵的抉擇之道

 

6.做你自己/201

工作、職業、生涯、聖召……以及生命

 

7.行動中的默觀者/257

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

 

 

1.簡樸生活

 

向下移動帶來意外的自由

 

  在本書上冊,我們已經討論了祈禱。我可不想讓你以為依納爵之道沒有別的,只是成天祈禱而已。別忘了,依納爵的理想之一,就是行動中的默觀。

 

  所以談了那麼多祈禱,我們該放輕鬆一下了。來談談依納爵靈修對你的實際生活、外在行動會有什麼影響吧。

 

  首先我們要從令許多讀者聞之膽怯的三個理念出發,它們處於依納爵式願景的核心:貧窮、貞潔、服從。要找到比這更令人畏懼的詞彙,可不容易。

 

  每個人都想避免貧窮,不是嗎?誰會想要一貧如洗?難道不是每個人都渴望盡量變得富有、或生活無虞嗎?認真工作、別輸給人了!對吧?這就是資本主義背後的動力──如亞當.密斯(Adam Smith)所見,人人追求自身利益,就能使社會福祉得到最好的保障。新教徒的工作倫理,以及認為神會以錢財來祝福那些工作勤奮的人,已成了美國文化根深柢固的一部分。在這套模式底下,貧窮不僅是該避免的,更是叫人丟臉的。

 

  所以,自願的貧窮聽起來頗荒謬,對很多人來說,這不屬於美式作風。

 

  貞潔呢?誰會不想要性生活?「性」是愛的極致表達,對多數成人來說,也是健康情感生活的一部分。

 

  但我們置身其中的文化,一切都跟性脫不了關係,是正準備要做愛,就是還要更多: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雜誌廣告、流行音樂、網路,無不如此。就算你不是個老古板,也得承認我們活在性欲泛濫的年代。這樣的環境下,守貞聽來像個笑話。或者根本就是病態。

 

  那服從呢?大概幾乎跟守貞一樣「可笑」。在這個人們理所當然地伸張言論、行動、和做自己的自由文化裡,服從聽來像是思想控制,或更糟,像奴隸制度。《漫步修院迴廊》(The Cloister Walk)作者諾瑞詩(Kathleen Norris)就這樣寫過,許多人視服從為「狗兒身上的良好特質,在人身上就不對勁了」。你怎麼會想要別人教你怎麼做、怎麼說、或怎麼想?再說,如果「生命、自由與追求幸福」的權利是我們政治體系的基礎,「服從」看來又是個反美式的作風。

 

  在這個高舉金錢、性愛、自由的文化裡,談貧窮、守貞與服從的宗教生活不但牛頭不對馬嘴,甚至是種威脅──脅到經濟、社會網絡、我們的政治系統,還有個人的生活福祉。任何健康的成年人都該鄭重拒絕、甚至反抗這三件事。對吧?

 

  嘿,且慢。

 

  因為這三點可正是聖依納爵.羅耀拉和早期的耶穌會士,透過對天主所發的終身誓願,尋求擁抱的呢!

 

  依納爵幹嘛這麼做呢?為什麼耶穌會士今天還要這麼做?

 

理由何在?

 

  貧窮、貞潔、服從,並不是依納爵發明的想法。「發願」的生活,是天主教修會如本篤會、道明會、方濟會的古老傳統,是早在依納爵出生之前幾百年就有的傳統。(所有的天主教神父與主教,都應當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嚴格說來,只有修會會士需要誓發貧窮願。)

 

  為什麼修會會士要這麼做呢?有兩個原因:一是神學方面的,一是實務方面的。

 

  神學方面的原因是,修會會士要盡力效法納匝肋的耶穌。雖然耶穌可能出身於中下階級,但祂成人後過的是窮人的生活(耶穌在《路加福音》九章58節說:「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這便是貧窮。

 

  再來,雖然耶穌可以選擇結婚,但祂沒有這麼做。有許多理由可以支持這說法,其中最主要的是這個:福音作者提過幾乎所有的耶穌家庭成員(谷/可三32有個人說道:「祢的母親和祢的兄弟姊妹在外邊」)。如果耶穌有妻子,這邊卻沒提起,似乎不大可能。

 

  這是貞潔。

 

  還有,耶穌雖然可以隨心所欲作任何事,祂卻服從了祂父的旨意,即便是要祂走上十字架(耶穌說:「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路廿二42)。

 

  這就是服從。

 

  耶穌是貧窮的、守貞的、服從的。這就是修會會士發三願的主要原因:要效法基督。

 

  第二個原因則偏向實務方面。這三願有助於修會團體的日常生活。貧窮,表示不再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切都是共享的。這使團體生活更簡樸、有助於合一。守貞,意謂放棄婚姻生活,便能有更多時間奉獻給所服務的人。服從,表示凡事最後都有人負責領導、管理,權威從屬,上下條理分明,在權威方面界線明確。這三願對團體的運作都各有幫助。

 

  到這邊我打賭你會說,那好啊。或者可能說:那又怎樣?或甚至說:我大概可以跳過這章了吧?你會這麼想:我又不在修會裡,我也不想要過貧窮、守貞或服從的生活。耶穌會生活的這一面還能教我些什麼嗎?

 

  能教的可多了。接下來這幾章,我們就要一樣一樣來談這些看來「嚇人」的理念,還有它們如何能幫助你過更滿意的生活。首先要談的,就是貧窮。

 

無上喜悅的原由

 

  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是一位印度籍耶穌會神父,以他的靈修卓見而聞名,他尤其擅長說比喻和故事。他於1987年過世,生前在靈修生活方面有許多著作,是天主教界知名的演講者。

 

  戴邁樂的比喻,有些取材自印度文化,有些是他自己的創作,有些則融合各家之長。下面是一個關於托缽僧(智者)的故事,描繪了戴邁樂對財富與貧窮的看法。如同他的許多故事一樣,這一篇的靈感出自東方靈修,但本質上是依納爵式的。篇名為〈寶石〉。

 

 

 

  一名托缽僧路過村邊,打算在一棵樹下過夜,這時跑來一個村民,說道:「寶石,給我那珍貴的寶石。」
  和尚問:「什麼寶石?」
  「昨晚濕婆神在夢中告訴我,傍晚到村外,會有一個托缽和尚給我一粒珍貴寶石,使我永遠富裕。」   

 

托缽僧在袋子裡找到一塊石頭,說道:「也許就是這個吧!」把它遞給村民,「幾天前,我在一條林間的小徑上發現的,你儘管拿去吧!」
  那人驚喜地注視寶石,它像人的頭那樣大,想必是世上最大的一個。
  他拿走寶石,到了晚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翌日天剛破曉,就去叫醒那位托缽僧,說:「告訴我,你怎麼能如此輕易地把寶石給人?」

 

 

 

  對我來說,貧窮是個奧祕。但不是像你想的那樣。

 

  這奧祕令我不解之處,在於為什麼有更多的人,選擇不過簡樸的生活。我的意思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該賣掉一切,沿街乞討,披頭散髮連指甲也不剪,住在山洞裡。依納爵剛皈依時,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連他後來也覺得這太過火了)。我要說的是,像戴邁樂在比喻裡所呈現的,不被自己的財產控制,才能邁向靈性的自由,而大多數人都會說,他們想要這份自由。

 

  貧窮讓依納爵能夠跟隨福音裡那位「貧窮的基督」,除卻不必要的累贅,而認同納匝肋耶穌所愛的窮人們。由此,貧窮成了喜樂的來源。1547年,依納爵寫信給義大利帕多瓦城(Padua)的耶穌會士,他們正為了如何達到三願的要求而煩惱。信中他說貧窮「對那些自願擁抱它的人,乃是無上喜悅的原由」。這個令人驚奇的真理,我在耶穌會生活的開端,就有所體會。

 

富少年

 

  在坎庇恩更新中心(Campion Center)作完八天避靜後(主題是默想耶穌為朋友),我問耶穌會士,是否能夠在同年夏天入初學。他們很明智地建議我再等一年,會有更多祈禱經驗、更熟悉耶穌會。但我迫不及待,希望他們再考慮一下。最後他們同意讓我開始著手入會的程序,但也警告我,這麼晚才決定意謂我只有很短的時間辭職、打包搬家、於828日入會日子前作好準備。所以我趕緊著手一連串流程:好幾次深度的面談、無數的心理測驗、好幾份長篇自述、找出領洗證明等等。

 

  815日,聖召負責人打電話通知我已被接受。我的妹妹一本正經的說道:「這就是所謂的『得到聖召』吧!」

 

  雖然沒有人建議我這麼做,我隨即開始處理我的財物(多數耶穌會士等到初學最後要發願時,才會完全放棄自己的財產)。

 

  儲蓄和車子歸給父母。成套的西裝留在我父母家,以背水一戰,其他的衣服都捐給二手慈善機構,拿去分給窮人。我的書則全給了在一個悶熱的午後,來家裡清書櫃的朋友們。其中一個還說:「我真希望我有更多的朋友進修會。」

 

  當我寫下這些字句時,我還記得那時最初迸發的歡樂。多麼解脫啊!不必再煩惱我西裝的色調是否恰當、鞋子的品牌是否正確、領帶樣式合不合宜。不必再煩心要租房子還是買房子。不必再煩惱需不需要買一個新的這個還是新的那個。

 


  幾個月之前的主日彌撒,福音的讀經正是有關請教耶穌永生之道的那個「富少年」。《瑪竇》(《馬太》)、《馬爾谷》(《馬可》)和《路加福音》都記載了這件事,說明它對初期基督徒的重要。根據《路加福音》,當耶穌告訴他要遵守十誡時,那人答道:「這一切我自幼就都遵守了。」(路十八21)耶穌知道他是個善良的人,《馬爾谷福音》還說耶穌「就喜愛他」(谷/可十21)。

 

  《路加福音》的耶穌又說:「你還缺少一樣,把你一切所有的都變賣了,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

 

  但如路加所載,這富有的人「聽了這話,異常悲傷。」他不想放棄他所擁有的。《馬爾谷福音》寫得更絕:「聽這話,那人就頗感震撼,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多產業。」

 

  這段故事常被解釋為,進天國唯一的方法,就是賣掉一切你所擁有的。「那些有錢財的人,進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耶穌在《馬爾谷福音》中如是說。所以這一段聖經對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我一個朋友就說過:「我討厭這個故事!」他覺得耶穌的要求太荒謬了。「誰做得到啊?」他問道。

 

  但就我來看,耶穌並不是說,為了做個善人,你任何東西都不能擁有。聖道茂(St. Thomas Aquinas或譯聖多瑪斯.阿奎納)就說過:「擁有幾樣東西,對穩當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在修院和修會以外的人,總是需要些財產維持生活。

 

  除了強調簡樸的生活之外,耶穌更以祂直覺的理解,指出是什麼阻礙了年輕人更加接近天主。祂確切點出了依納爵所指稱的「混亂失序的依戀」。對別的人,耶穌也許會說的是:「放棄你的地位。」對另一個,祂可能會說:「放棄你追求成就的欲望。」耶穌不僅是邀請這年輕人度更簡樸的生活;祂還指出了一種不自由的狀態,並且說:「丟掉一切阻礙你追隨天主的事物。」

 

  那個夏天,我放下了自己的包袱,頓覺內心輕鬆。你也許看得出來,這裡面其實還有點靈性上驕傲的成分在(當你覺得「看,我有多神聖啊」,那就是靈性的驕傲)。不過,喜樂之情與這驕傲關係不大,而跟赫然發現自己內心少了負擔、對天主更加開放有關。

 

  當然,我還是得帶一些東西去初學院。我可沒有赤身露體的出現在大門口。「得到聖召」的第二天,初學導師就打電話來通知我需要打包的清單:可供兩年生活換穿的內衣褲和服裝,一般神職人員的黑色上衣、黑長褲、黑皮鞋,一些自己想看的書。所以,我並沒有真的把一切都丟了。

 

  但是初學生活較之我先前所過的,是頓然簡樸得多了。只帶著幾件衣服、幾本書,嗯,感覺起來簡單清爽。就好像你只帶了一兩個箱子去度假那樣輕鬆。你會驚訝地發現你只需要這麼少東西,就可以生活。你會覺得,何不一輩子都這麼生活呢?(誠如大衛說的:「留心當下的感覺。」)

 

  沒幾個人能夠,或者想要,過著像修會會士般的生活。你得置裝、你得買房、也許還得有部車才能去上班。如果你有小孩,就需要更多東西才能照顧、養育他們。重點不在於你必須放棄一切,而是:你愈是克制自己不去買那些不必要的東西,你就愈能擺脫那些你不用的東西,愈能讓自己的生活簡單樸實。你生活得愈簡單,就會覺得愈自由,你也變得更自由。

 

  原因有幾個。

 

  第一,你的所有物不只花錢,更花時間。想想,你花了多少時間在考慮該穿什麼。你要考慮、要比價、要購買、要洗滌、要清理、要存放、要替換。你的房子、你的車子、你的家具、你的電視、你的日用品、你的電腦還有林林總總的電器用品,都是如此。你決定買得愈少,就有愈多時間關注那真正重要的事。

 

  第二個原因比較沒那麼明顯。消費主義的文化是基於比較。我在奇異家電(General Electric)工作的時候,我們這些員工常被告知衣著在這一行的重要性。我的經理說:「穿出你想要的工作身分,而不是你現在的工作身分。」又有個朋友說:「用你一週薪水的錢買雙好鞋。」而一年一度「邁向成功的得體衣著」研討會上,顧問會說:「絕不要用條紋領帶搭配條紋襯衫。」我花在比較自己和上司穿著的時間實在多不勝數。同樣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比較車子、房子、家具、音響。你愈少買東西,就愈不用花時間比較自己和別人的東西。

 

  最近我去拜訪妹妹一家人的時候,穿了一件舊的短袖格子衫。我九歲的外甥說:「吉姆舅舅,你這件衣服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過時二十年了!」我大笑,問他哪裡聽來這種說法。他說他從卡通裡聽到的。購買、擁有、比較的欲望,從小就被培養出來了。

 

  第三,這社會生產愈多物品,我們就想要得愈多,或者會促使我們想要更多,而我們只會更不快樂。易貴格(Gregg Easterbrook)在其《進步的弔詭》(The Progress Paradox)一書中提點得好:「儘管物質享受愈來愈多,卻沒辦法讓我們感到快樂;甚至物質上的豐裕,反而漸漸引起了不快樂──因為根本不可能去擁有經濟創出來的一切。弔詭的是,讓自己從想要更多東西的欲望中釋放,反而活得更滿足。」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