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提供的生活指南(上)與上主相遇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1: Encountering God)
書號 : 205335-1
原著 : 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S.J.
譯者 : 張令憙
定價 : 240元   
頁數 : 20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5/12
版次 : 初版三刷
ISBN : 978-957-546-830-9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史無前例,三任耶穌會省會長聯合推薦:

 

李驊神父(耶穌會中華省會長)、詹德隆神父(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校長)、

劉家正神父(耶穌會澳門院院長)

 

 

吳伯仁神父(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主任)、唐傳義先生(靜宜大學校長)  熱情推薦 

 

「不尋常地融合了神學灼見與坦率的明智,而兩者皆因詹姆士‧馬丁在創意和連結上的奇妙才能相得益彰。馬丁將汲取自耶穌會靈修與一般靈修的洞察,跟日常生活中讓人心痛與頭疼的事連結起來。他是一位詩人、藝術家、神學家,也是我們在此地擁有的一位正值巔峰狀態的耶穌會士。」

――羅海瑟(Ronald Rolheiser, O.M.I.),《靈魂的渴望》作者

這是一本讓人發現如何能在一切事物中找到自己、找到神、找到與人的連結的書。

一切?

是的,一切事物。

這是一本讓人發現如何能在一切事物中找到自己、找到神、找到與人連結的書。

一切?

是的,一切事物。

無論這事物指的是朋友、家庭、工作、關係、流行文化、金錢、性行為、憂鬱症、疾病……所有想得到的、在談論靈修時應該藏起來、感覺無關、最好盡量避免的話題;或是那些覺得與宗教相關的事物——朝拜、服務、讀經、祈禱、慈善工作、受苦與喜樂……

 

如果想知道:

生活的經驗有什麼意義?

如何找到上主

如何祈禱?

如何將日常生活與靈修結合?

打開這本書,它會幫助找到答案。

相關推薦書籍

找到自己,找到天主──跟隨牟敦及其他聖賢活出真我
Becoming Who You Are──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30元

天主與我──祈禱: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
God and You: Prayer as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楊黎芳
定價:180元

祈禱3階段:從相識到相愛
Experiencing God: The three stages of prayer
原著:多瑪斯‧格林 / Thomas H. Gree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60元

祈禱的探險──依納爵式的觀察和體驗
Taste and See: Adventuring into Prayer
原著:瑪格麗特‧席爾芙 / Margaret Silf
譯者:譚璧輝
定價:380元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分享的生活指南(下)在主內生活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2: The Jesuit Way)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陳芝音 譯 / 黃美基、劉家正 審訂
定價:320元

 詹姆士.馬丁神父 , James Martin, S.J. ,美國籍 ,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在奇異(GE)公司工作六年後,決心修道1988年入耶穌會初學院,1999年晉鐸現任《美國》雜誌《America編輯America》即 國家天主教周報》

晉鐸前的養成教育,除了基本的神學和哲學教育之外,還包括各類的社會服務:在德蕾莎姆姆創辦的牙買加「垂死之家」工作;在芝加哥服事街頭幫派青年;在波士頓擔任監獄牧靈,也服務街頭遊民;在東非肯亞兩年,全職服務難民。

馬丁神父的文章廣泛地刊載於全美的報紙、雜誌和網站上,包括所有主要的天主教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等;他也常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梵蒂岡電台(Vatican Radio)等美國和國際知名媒體上,公開演講及評論宗教和靈修話題。著有《找到自己,找到天主》(Becoming Who You Are : 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襪子堆裡的聖人》(My Life with the Saints)等書,是最受歡迎的天主教作家之一。

其著作《襪子堆裡的聖人》曾榮獲天主教媒體協會圖書獎(Catholic Press Association Book Award)、

紐約克里斯多佛獎(Christopher Award),繼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好書獎。

 

 

作者相關書籍

找到自己,找到天主──跟隨牟敦及其他聖賢活出真我
Becoming Who You Are──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30元

襪子堆裡的聖人
My Life with the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范京生
定價:420元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提供的生活指南(上)與上主相遇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1: Encountering God)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張令憙
定價:240元

平凡見神妙:耶穌會士分享的生活指南(下)在主內生活
The Jesuit Guide to (Almost) Everything: A Spirituality for Real Life (Part 2: The Jesuit Way)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陳芝音 譯 / 黃美基、劉家正 審訂
定價:320元

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
Seven last words : An Invitation To A Deeper Friendship With Jesu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劉德松
定價:160元

寫給所有人的祈禱書(上):建立你自己的天人關係
Learning to Pray: A Guide for Everyone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漢河
定價:280元

寫給所有人的祈禱書(下):建立你自己的天人關係
Learning to Pray: A Guide for Everyone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漢河
定價:320元

各方佳評/005

生活智慧,從分辨開始—唐傳義/011

認識耶穌會,認識自己—劉家正/013

上冊

1  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依納爵靈修是什麼?/19

2  六條路徑:靈修、宗教、追求靈修而非宗教,以及介於這兩者間的一切/051

3  你要什麼?:渴望與靈修生活/081

4  美麗的昨日:找到天主,也讓天主找到你/113

5  開始祈禱:我找到天主了……現在呢?/131

6  與天主為友:威廉.貝瑞神父的洞見/145

7  你在哪裡,天主就在那裡與你相遇:依納爵傳統的祈禱/175

 下冊

1  簡樸生活:向下移動帶來意外的自由

2  宛如天使?:貞潔、獨身與愛

3  行動勝於言語:友誼與愛      

4    順其自然:服從、接納與受苦

5  該怎麼辦?:依納爵的抉擇之道

6  做你自己:工作、職業、生涯、聖召……以及生命

7  行動中默觀者: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

 

 

 生活智慧,從分辨開始

  工作、婚姻、親子……,響不停的電話,Line不停的叮咚,忙碌的生活、沉
重的壓力,讓我們經常在瑣事中忘記了身為人的基本價值,失去了反省的力量。

  「靈修」一詞,看來深奧又充滿宗教意涵,但其實靈修就是一種提醒。個人
苦修或團體修練只是落實靈修精神的方式不同,相同的是價值觀的改變,讓人們
在面對問題或困難時,得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重新理解、分享事物與人的
關係。


  在基督生活團裡,80多歲的弘宣天神父在2015年初因車禍住院,大家都很不
捨,紛紛安慰他說,這是天主的安排。但弘神父聽了馬上反駁,這不是天主安排
,這是人為疏失,不要把所有事情都當成天主安排,而是要學習在所發生的事件
中看到天主。這次車禍讓他看見,當他受傷無法四處走動時,許多人會主動回來
探望、協助他,他不再需要一個人獨力承擔,而是可以藉助人際互動的力量來完
成許多事情。生活中難免遭遇到困難的事情,你可以深陷其中不斷悲傷,但如果
願意換個角度就可以看見不同的意義。


  只有靈修沒有生活,無法與外界產生連結。依納爵靈修在生活裡看見天主,
從理解自我的渴望,分辨人生方向,做出好的選擇,在天主內找到一切。對基督
生活團而言,生活就是修練。我們在團體裡分享生活,團體協助分辨、給予支持
,並在行動後分享結果。成功與否並非是判斷行動成果的唯一指標,重要的是在
過程中對自己的使命,產生更正面的觀察與成長。

  許多人都會祈求平安、財富或是解決困境,但透過依納爵的基礎和團體的力
量就能重新看到自己與天主的和好關係,轉念接受外界所有的狀態,不再祈求免
於災難或財富,而是祈求天主賜予自己力量,具備足夠勇氣來面對困難。

  《平凡見神妙》從靈修、生活、分辨到行動,將愛、轉職、買房等生活中的
種種問題,以淺顯有趣的真實案例,提供了各種不同的思考面向,幫助我們分辨
自我,在抉擇時可以有更明確作為。由衷感謝詹姆士.馬丁神父不斷提醒我們相
信天主,帶領我們找到天主。「跟隨天主的邀請就有平安」是依納爵式分辨的中
心,期盼各位讀者在本書中能看見天主,活出價值,活出基督

唐傳義

靜宜大學校長

 

1.一種為人處世之道:依納爵靈修是什麼?

  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Loyola)是誰?你為何要在乎他?

  簡短的答案是:聖依納爵.羅耀拉生於十六世紀,從軍人轉變為密契者,創了一個稱為「耶穌會」的天主教修會,這群人也被稱為耶穌會士。你該在(或者,更禮貌地說,你會有興趣認識他這個人),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已經幫數以百萬計的人發現喜樂、平安和自由,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經驗到天主,而且,並非偶然。

  套一句聖依納爵愛用的詞語來說,他的「為人處世之道」這四百七十多年來已經引導許多人邁向更滿全的生命。總體來說,成績不錯。

  依納爵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於找到自由,這種自由讓你成為命定之人,去愛也受愛,做正確的決定,體驗創造之美,以及天主之愛的奧祕。這種方式是從依爵自己的著述中發現的,也同樣能在耶穌會神父與修士們代代相傳的傳統、生命實踐以及靈修祕訣中找到。

  自1540年創會以來,這些傳統、生活實踐以及靈修祕訣已指引了許多耶穌會士;另一方面,依納爵也想要讓他的方法能為每個人所用,而非僅限於耶穌會。從創立修會之初,依納爵便鼓勵耶穌會士不單單與其他修會的神父、修士和修女,也與男女平信徒分享這些深刻的了解。「依納爵靈修」是針對一切可能的群眾,包括信友和尋求者。

  在繼續往下之前,或許最好先提出另一個問題:什麼是「靈修」?

  簡短地說,靈修就是生活在與上主的關係中。在基督信仰傳統中,無論起源為何,所有的靈修途徑都有相同的焦點  ── 
與天主合一的渴望、對愛與慈悲的強調以及耶穌是天主子的信念。

  但每種靈修強調這傳統的不同層面  ──  有的強調生活中的默觀,有的則是強調生活中的行動。這種靈修強調喜樂,那種強調自由,或覺察,或犧牲,或對窮人的服務。對基督信仰傳統中的每一種靈修方式,這些重點統統很重要,但在每個靈修「學派」,它們被重視的程度各自不同。

  實際的耶穌會士

  耶穌會士在講求實際的靈修這方面,是以依納爵為榜樣。有個笑話這麼說:一位方濟會士、一位道明會士和一位耶穌會士一同奉獻感恩祭時,教堂的燈光忽然熄滅了。方濟會士為了有機會度更簡樸的生活而讚美。道明會士以天主如何將光帶到這世界為題,發表了一篇淵博的講道。耶穌會士則到地下室去,換好保險絲。

 

  《耶穌會士:他們的靈修原理與實踐》(The Jesuits: Their Spiritual Doctrine and Practice)這本書於1964年首度出版,我在剛成為耶穌會士時讀到它。作者德基貝(Joseph de Guibert)是法籍耶穌會士,提供了一個肇始於中世紀的迷人類比。

  靈修方式就像一座橋。每座橋的功能相仿  ──  都是讓你得以由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有時候會經過危險的地勢,或河流,或高地。它們或許是用繩索、木材、磚塊、石頭或鋼鐵建造的;可能是拱橋、懸臂橋或吊橋,以不同的方式達成任務。德基貝神父寫道:「於是,有各種不同型態的橋,每種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有的適用於特定的地勢地形,而不適於其他的情況;然而每一種都以自己的方式達成共通的目的── 藉由將材料與形式作一種組織架構、 平衡的組合,提供一條道路。」

  每種靈修都提供你一條特殊「道路」,引導人走向天主。

  在基督信仰傳統中,最為人所知的靈修方式多源自於修會:本篤會、方濟會、加爾默羅會、熙篤會。歷經數世紀,每個修會都發展出自己的靈修傳統,某些是直接由會祖親自傳下來的,另外一些則透過默想會祖的生平與實際作為而來。今日,這些修會的成員將德基貝神父稱之為「家族傳統」的實質內涵,具體活出來。

  例如,若你花時間與一些方濟會士相處,很快就會注意到他們對窮人和環境的愛,他們與會祖亞西西的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共同分享這份熱情。在一個本篤會團體住上幾天,你很快就會體驗到他們由聖本篤(St. Benedict)傳承下來的精神  ──  胸襟寬闊、熱忱待客;這為一位曾說過「所有客人都應視同基督般加以歡迎接待」的人而言,並不令人驚奇。修會將這種秉承自會祖的特質稱為「神恩」,或創會精神。(英文中「神恩」(charism)一字,源自拉丁文中的「禮物/天賦」(gift)。)


  同樣地,花時間與一位耶穌會神父或修士相處,你會開始經驗到聖依納爵與耶穌會的獨特靈修,我們很快會對此加以描述。依納爵傳授給我們一些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實踐方法,並凸顯、強調其中某些重點部分,所有這些的總和,就是眾人所知的「依納爵靈修」。

  此種靈修方式已幫助耶穌會在其多采多姿的歷史中,做了一些不尋常的事。要我談論耶穌會士的成就,同時聽起來不至於太驕傲(這是我們每天都會遭到的控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讓英國歷史學者賴特(Jonathan Wright)來代言。這段簡述摘自他的精彩著作《天主的士兵:冒險、政治、密謀、權力 ──    耶穌會士史》(God's Soldiers: Adventure, Politics, Intrigue, and Power—A  History of the Jesuits):

  他們曾在巴黎、北京、布拉格擔任文雅的廷臣,告訴君王何時結婚,何時及如何參戰,以天文學家的身分服事中國皇帝,或在侵略韓國的日本軍隊中擔任隨軍司鐸。可以料想得到,他們施行聖事、講道,並且教育過伏爾泰(Voltaire)、卡斯楚(Castro)、希區考克(Hitchcock)、喬埃斯(Joyce)等多種不同類型的人。但他們也曾是基多(Quito,譯註:厄瓜多的首都)的牧羊人、墨西哥的農場主人、澳洲葡萄酒莊的栽培者、美國內戰前大規模莊園的主人。該會在文學、藝術、音樂和科學界,以及舞蹈理論、病理學、電子學和光學定律等範疇也人才輩出。耶穌會士能和哥白尼(Copernicus)、笛卡爾(Descartes)、牛頓(Newton)的挑戰較勁,而且月球表面有三十五個坑洞以耶穌會士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在美國,耶穌會士最為人知的身分或許是教育工作者,目前經營二十八所大專院校(包括喬治城〔Georgetown〕、福坦〔Fordham〕大學、波士頓學院,和每所名為羅耀拉的學院),以及數十所高中,近年來還有在大城市破敗貧民區裡的中學。

  依納爵既然要他的會士們成為能向大眾清晰發言的實際之人,經過多年,耶穌會士已將他們的靈修濃縮成一些易記的詞語,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傳統的豐富性不是單一定義所能捕捉的,但這些詞語彙整在一起,提供了依納爵之道的入門導言。所以,在此有了解依納爵靈修的四條簡單途徑。可以將它們想成前述的「橋梁」底下的四個圓拱結構。

四條途徑

  過去大家常說,耶穌會的訓練是如此劃一,倘若你問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耶穌會士同樣的問題,你會從他們五位得到同樣的答案。但近來耶穌會士比較傾向於在群體中各自保有獨立性,所以你或許會得到五種不同的答案,或是六種。義大利耶穌會士有種說法:「三位耶穌會士,四種意見!」

  但是,對這五位假想的耶穌會士,有個問題會引出類似的答案。若是請他們定義依納爵靈修,他們首先脫口而出的,極有可能會是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

  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人們曾一度視之為具有革命性。這觀點意謂著沒有任何事物被摒除在靈修生活的範疇之外。依納爵靈修並不局限於教會的門牆之內。這種靈修不只將「宗教性」主題  ──  像是祈禱和神聖經文之類的,當作個人靈修生活的內容。最主要的,此靈修不會說:「嗯,那個嘛,是談論靈修生活時應避免的話題  ──  不論那話題是工作、金錢、性行為、憂鬱症或是疾病。」

  依納爵靈修將每件事物都視為你生命中的重要元素。那當然包括了宗教性服務、聖經、祈禱、慈善工作,但也包括朋友、家庭、工作、關係、性、痛苦與喜樂,以及自然、音樂、流行文化。

  這裡有個故事可以闡明這點。故事來自一位名叫大衛.唐納文(David Donovan)的耶穌會神父,在本書中他會是一位常客。大衛原本在波士頓擔任本堂神父,直到三十九歲進入耶穌會。正如他喜歡說的,他是個驕傲的波士頓人,「生來如此,也選擇如此」。

  進入耶穌會後,大衛花了數十年研究依納爵靈修傳統,多年來負責培訓年輕的耶穌會士。大衛個子高大,晚年蓄了一把雪白的鬍子,他也是受過訓練的靈修導師,幫助他人發展祈禱生活以及與天主的關係。

  我們初次相遇,是在我進入波士頓耶穌會初學院的那天。接下來的兩年,大衛擔任我的靈修導師,在那些充滿笑聲和眼淚的討論中,引導我在邁向天主的道路上前行。

  由於他所受的周延訓練,世界各地的避靜院、神學院、堂區和修院都很需要大衛。在耶穌會初學院工作後,他有四年在羅馬聲譽卓著的北美學院(North American College)擔任靈修導師,那裡是有前途的美國教區神父在羅馬研讀神學期間的住所。大衛在幾年前突然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六十五歲。在他去世那時節,大衛的姊妹估計,大約有六十人與他定期見面接受靈修輔導。我所學到關於祈禱的事,有許多是得自於他。

  有個下午,我得到消息,家裡發生一問題,我覺得很痛苦。但我拼命迴避這個主題,因為它與「靈修生活」無關。大衛坐在他的搖椅上,從那總不離手的馬克杯中啜飲著咖啡,聚精會神地聆聽。幾分鐘後,他把馬克杯放下,說:「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沒告訴我?」

  我囁嚅地告訴他,我有多擔心家人。但我不是該談關於靈修的事嗎?

  他說,「吉姆,這些都是你靈生活的內容。你不能把生活的某部分裝進盒子裡,擱到架子上,假裝它不在那裡。你必須打開盒子,信賴天主會幫助你正視盒子裡的東西。」

  大衛的這個圖象一直跟著我。在依納爵靈修中,沒有什麼你必須裝進盒子、隱藏起來的事。沒有什麼好害怕的。沒有什麼必須埋藏起來,一切都能在天主面前開啟。

  這便是本書之所以叫做「耶穌會士提供的生活指南」的原因。它不是一部讓我們對一切事物都透徹了解的指南。倒不如說,這是一本指導手冊,教我們人如何在生命中的每個面向找到天主,如何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還有,在每個人身上找到天主。

  以下是一些適合針對依納爵靈修提出的問題,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篇章中討論它們:

  我如何知道自己在生命中要做什麼?

  我如何知道我要成為什麼人?

  我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如何能度簡樸的生活?

  我如何能成為一位良友?

  我如何能夠面對痛苦?

  我如何能快樂?

  我如何能找到天主?

  我如何祈禱?

  我如何愛?

  這些全都適用於依納爵靈修,因為這些全適用於「人」。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