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與互愛:靈修輔導裡坦誠與自在的人際關係
Trustworthy Connections: Interpersonal Issues in Spiritual Direction
書號 : 206200
原著 : 安妮.溫徹爾.西爾弗,Anne Winchell Silver
譯者 : 唐鴻
定價 : 260元   
頁數 : 192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22/11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994-8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近年來,在基督宗教信仰團體內,不論是羅馬天主教或是基督新教,愈來愈多人參與靈修指導和輔導的事奉,包括受培訓成為聆聽者、陪伴者、輔導者或是指導者。

雖然天主自己是人靈性的帶領者,但可見的互動,還是在於輔導者與受輔者。因此兩位主體,如何建立、維持與結束關係,非常重要。

本書不僅點出靈修輔導關係中,可能會遇到或是產生的問題,例如:如何找到合適的場地、彼此對互動關係的期待、如何處理費用、移情或性吸引力、如果不合適進行靈修輔導時如何轉介、輔導者的自我照顧等等問題;也提供多面向的資料,供進一步探索與反思。並在最後,收錄了兩套靈修輔導者的倫理原則,供讀者參考。

相關推薦書籍

新郎的朋友──談「靈修輔導」
The Friend of the Bridegroom--Spiritual Direction and the Encounter with Christ
原著:多瑪斯‧格林 / Thomas H. Green, S. J.
譯者:譚璧輝
定價:180元

同行——基督徒助人者的基本諮商輔導技巧
Compassioning──Basic Counselling Skills for Christian Care-Givers
原著:瑪格麗特‧菲里斯 / Margaret Ferris, C.S.J.
譯者: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
定價:130元

天主與我──祈禱: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
God and You: Prayer as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楊黎芳
定價:180元

祈禱3階段:從相識到相愛
Experiencing God: The three stages of prayer
原著:多瑪斯‧格林 / Thomas H. Gree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60元

安妮.溫徹爾.西爾弗(Anne Winchell Silver)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金斯伯勒社區學院(Kingsborough Community College)擔任諮商師三十多年的經驗。 她曾就讀於紐約大學、福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和普世神學院基督宗教靈修中心,現居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作者相關書籍

信任與互愛:靈修輔導裡坦誠與自在的人際關係
Trustworthy Connections: Interpersonal Issues in Spiritual Direction
原著:安妮.溫徹爾.西爾弗 / Anne Winchell Silver
譯者:唐鴻
定價:260元

出版者的話/005

致謝/006

導言/009                 

第一章  神聖空間/015         

第二章  協議/027         

第三章  費用/041       

第四章  雙重關係/057          

第五章  吸引力/069         

第六章  「解決問題」/087        

第七章  轉介/097         

第八章  照顧自己/111         

第九章  受輔者:可期望什麼/125         

第十章  結論性建議/139         

附錄一  靈修輔導者的倫理規範(修訂版)/147

附錄二  國際靈修輔導者倫理行為準則/179         

附錄三  台港天主教相關靈修機構/189       

導言

我從沒計畫過要做靈修輔導者。事實上,在知道有靈修輔導之前,我已經在一所市立社區學院做心理輔導員有四分之一世紀之久了。那些年,我幫助學生們仔細考慮他們想要追求的目標,並且弄清楚如何應付可能阻擾他們實現目標的心理、教育和社會經濟的挑戰。我甚至教授了名為「職業和生活規劃」的一年級專題討論和課程,在上課時,我講解如何通過評估個人興趣、能力及價值觀,收集有關工作和就業市場的信息;檢視個人情況;然後根據這所有的信息,做出謹慎合理的職業選擇。我很喜歡和學生在一起,也得到了終身教授職位和正教授職位,並且以為我會在學院再待個四分之一世紀之久。

哈哈。接下來發生的事沒有任何合理性可言。在工作了大約廿八年後,我發現自己無法抗拒地報名參加了普世神學院(The General Theological Seminary)基督教靈修中心的靈修輔導課程。突然間,我變成了一個五十歲的學生,手裡拿著地鐵月票,背上背著裝滿教科書的背包。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們認為我這舉動是個大膽而令人欽佩的中年轉變。其他人認為我一定是瘋了。在我告訴他們我要去修課之前,他們也從沒聽說過靈修輔導這回事。

當我第一次感覺到被呼召要提供靈修輔導時,曾好奇它和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有何不同。我以前所受過的訓練讓我熟悉治療目標、診斷標準和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干預措施。但根據我自己曾是一個受輔者的經驗,我很清楚,靈修輔導根本沒有照這些路線走。我對那些幫助我了解靈修輔導中的祈禱、默觀及神學面向的書籍,很感興趣。我對上主是靈修輔導會談中真正的輔導者這一想法,感到訝異。即使在輔導過程中,有神聖上主的參與,但我認為試著對靈修輔導中,人際關係的實際框架做更多的了解,並沒有壞處。

於是我開始在書籍中搜尋,以幫助解答像「靈修輔導有報酬嗎?」和「當受輔者問我有關我自己的問題時,要回答多少才算合適?」、「如果受輔者要請我吃午飯,我應該回絕嗎?」等問題。我探討了靈修輔導者以及受輔者在會面空間、費用、專業性、界線、保密、雙重關係、吸引力、轉介、「解決問題」的衝動以及照顧自己等方面,會出現的問題。因為在靈修輔導文獻中很少討論到這樣的主題,最後,我利用了教牧關懷、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倫理學、康復計畫和宗教團體研究等領域的資料。我曾和經驗豐富的靈修輔導者商討,上網查詢,聽會議記錄的錄音,並詢問受輔者對會談過程的看法。最後釐出了「在要提供靈修輔導時,我想知道的更多實用知識」的綱要。當我開始談論找到的資料時,我的同事們似乎也認為它們很有價值。於是我決定把這些寫下來。

本書所討論的一些傳統和現代對靈修輔導的理解是:

•      與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不同,靈修輔導過程的重點不是輔導者的技巧和干預,而是輔導者和受輔者雙方的傾聽與分辨。心理治療師可能會根據治療計畫進行,而靈修輔導者可能故意沒有計畫地進行,依靠天主作為「真正的輔導者」。

•      靈修輔導不是職業選項或工作選擇。提供靈修輔導的人感到天主召叫他們這樣做,許多靈修輔導者不接受報酬。

•      靈修輔導者可能是神職人員、修會團體成員,或來自各行各業的外界人士。做靈修輔導者不需要神職任命或發宗教誓願。不過,我認為參與某種靈修輔導的培訓、陶成或充實課程很重要。

•      靈修輔導是關於與天主關係的成長,而不是在解決或修補問題。個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能確實會在靈修輔導中得到解決,但解決問題不是靈修輔導的目標,也不是靈修輔導的重點。

雖然天主是靈修輔導過程的中心,但明顯看得見的參與者是人。跟其他人一樣,靈修輔導者也受到人際關係互動的影響。這種人際互動的性質,可能和靈修輔導的交談內容一樣重要。正如一位靈修輔導界的領導者所言,「歸根結柢,我認為靈修輔導裡最重要的事情,與靈修輔導時所說的內容無關,而是和靈修輔導者以及受輔者之間的關係品質,有很大的關係。」

這本書裡的主題和例子,都集中於傳統的一對一、面對面的靈修輔導,雖然有些主題在其他輔導方式中也可以用到,如團體式靈修輔導和函授式靈修輔導。第一章到第九章是以案例開始,但隨著案例之後的討論,並不著重於具體細節,而是關注它們所代表的一般性問題。每一章旨在簡要概述有關該問題的觀點,而不是做詳盡或深入的分析。第九章專門針對受輔者而寫,討論了一些基本認識,如對靈修輔導的期望,以及如果輔導關係似乎有問題時,該怎麼辦。在第十章中,我討論了如何做倫理決定,並分享了一些從研究中得出的總體輔導方針,這些輔導方針對我的靈修輔導工作很有用。在附錄中有兩種靈修輔導者的倫理原則。

所有案例都是「真實」的,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和我的同事經歷過或聽過的情況。但這些例子都不是根據單一情況或個人,而是,每個例子裡,個人細節都經過小心更改與合併。

設計這本書,是為了給靈修輔導者和對靈修輔導有興趣的人,做個參考和討論的起點。章節的編排經過斟酌,但並不一定要先讀過前一章才能了解下一章,因此不必按順序閱讀。請注意,這本書絕不是自學手冊,也不是靈修輔導培訓或督導的替代品。相反地,它試圖找出靈修輔導關係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並為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一些資源。就像靈修輔導的過程一樣,這本書提出問題、討論想法和提出替代方案,但不是提供建議或答案。還有,就像我的靈修輔導事工一樣,這本書的形成絕對是一項還在進行中的工作,供辯論和修改,並在各方面不斷增長。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