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心日記---教宗若望廿三世
Journal of a Soul
書號 : 207084
原著 : 教宗若望廿三世,Pope John XXIII
譯者 : 項退結
定價 : 420元   
頁數 : 40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1967/8
版次 : 再版
ISBN : 978-957-546-781-4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教宗若望廿三世(1881-1963),義大利人,1958~1963年擔任教宗。他在任期間雖短,但以其開放、幽默、平易近人、良善的作風,為教會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氣。大膽召開梵二大公會議,提出教會要合乎時代」(aggiornamento)呼召,影響深鉅。

    本書從14歲記錄到81歲,是六十多年修道生活實錄,反映出他平實而真摯的人性、一切從實的來做的修行態度、以及在各種境遇中對上主的全心依賴。

    閱讀此書,能體驗到上主無限的愛與慈悲!

 

陸思道蒙席(教廷駐華代辦)

房志榮神父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師

曾慶導神父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師,臺灣總修院駐院神師

蔣祖華老師輔仁聖伯敏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與靈修輔導

誠摯推薦

相關推薦書籍

禮物與奧蹟(平裝本)
Dono E Mistero: Nel 50° del mio sacerdozio
原著:若望保祿二世 / John Paul II
譯者:張希多
定價:200元

懺悔錄
Confessions
原著:聖奧斯定 / St. Augustine
譯者:吳應楓
定價:380元

教宗若望廿三世,原名安傑羅.若瑟.嘉理(Angelo Giuseppe Roncalli,1881-1963),義大利(Sotto il Monte, Bergamo) ,一位特別平民化的教宗。他任職教宗期間雖短 (1958-1963),卻以其開放、幽默、平易、良善的作風,為教會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氣。享有「善良的教宗若望」的美譽。他大胆地召開了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 (1962-1965),影響全球教會更是深而且鉅;實為教宗若望廿三世的最大貢獻。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濟各冊封為聖人。

1893年,十二歲時進入貝加莫修院就讀。1904年,23歲時晉鐸。1904年,在貝加莫擔任主教秘書,與主教分擔牧靈工作。1915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入伍,在貝加莫醫院照顧傷患。戰後在羅馬擔任行政工作及牧靈工作。

1925-1934年,駐保加利亞大使;  1934-1944年,駐土耳其大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中立保守態度,使其有效地幫助猶太人,讓成千上萬猶太人免於屠殺,並為饑餓不堪的希臘人提供幫助。); 1944-1953年,駐法國大使。1953年,任威尼斯主教

1958-1963年,任第 262 任教宗。擔任教宗期間,他展露了他閱歷深厚的人性與司鐸的特質,強調牧靈是主教的本性。而於各國擔任聖座大使的經歷使其更加渴望基督肢體的合一。而在威尼斯任總主教的經驗則讓其有機會發揮牧靈與治理教會的才能。

 

若望二十三世以更新整個教會生活的視角出發,讓傳統的教義更適應現代社會。他勉勵大家以仁慈為先,與世界對話,而非譴責和對抗新觀點,重新意識到教會的使命擁抱所有人。若望廿三世於上任第三個月即提出召開第二次梵蒂岡會議;

會議的貢獻與決議:

邀請遠東與非洲地區主教出席,及基督新教各宗派人士列席旁聽。

發表普世合一的通諭,承認與天主教無關的教會同屬基督的教會,並準備參與普世教會運動。

發表宗教自由宣言,宣認個人與團體均享有宗教自由。

發表禮儀憲章,授權各國的教會在儀式中使用本國語言。

強調聖經重要性。

會議結束時間:直至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Paul XI)任內才結束。

 

若望二十三世任教宗之初即擢昇八十七位樞機,跨國際性的包含多位發展中國家主教、黑人主教、非義大利籍主教。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也發表許多通諭、勸諭、及書信。他因發表《慈母與導師》(Mater et Magistra)通諭、《和平與世》(Pacem in terris)通諭,以及在1962年秋古巴導彈危機時果斷介入(在美蘇冷戰時期,曾致電及呼籲兩國和平,促使古巴導彈危機解除); 1963年春季榮獲巴爾贊和平獎。贏得全世界崇敬和愛戴。他促進與其他宗教的合一。並曾與蘇聯對談,關心鐵幕中的教會。

即使在今天,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的震撼力仍舊餘波盪漾,而整個教會,也由此更具開放、包容的精神。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濟各冊封為聖人。

作者相關書籍

靈心日記---教宗若望廿三世
Journal of a Soul
原著:教宗若望廿三世 / Pope John XXIII
譯者:項退結
定價:420元


推薦序

  教宗若望廿三世的靈心日記再版序/陸思道代辦

  從好爸爸到聖爸爸/房志榮神父

  有聖德的司鐸/曾慶導神父

  一位教友的閱讀經驗/蔣祖華老師

 

初版序

導言

讀後感想

 

一、1895-1900年,貝加莫神哲學院

11895年,有至於靈修與學識修養的青年應遵守的生活規則

21896年,在神操中所定的志向,在18971898年,再次確認

31897年,貞潔要則

41898年,靈修筆記

51989年,賴布茲尼神父逝世後的月省靈修筆記

61898年,退省默想所得的收穫

71899年,靈修筆記

81900年,聖寵之年,2月退省中的心得及思考,於貝加莫神哲學院

91900年,在聖磊思的護助下,向耶穌聖心所發的聖願

101900年,聖年,耶穌、瑪利亞、若瑟!

 

二、1901-1903年,羅馬神哲學院

111901年,復活節後第三主日,於羅馬退省

121902年,服兵役的退省,1210日至20

131902年,聖寵之年,「因主名」所寫的靈修日記

141903年,靈修日記

151903年,復活節升五品前的退省札記,41日至10

161903年,暑期小退省,於避暑山莊,829

171903年,學年初於羅馬退省,111日至3

181903年,晉升六品前的靈修札記,129日至18

 

三、1904年,晉鐸

19124日,聖家節

201904年,聖週內的三日退省,328日至30

211904年,晉鐸前的退省,於西利亞山苦難會退省院,81日至10

221904年,學年開始的三日退省,114

231904年,欽定聖母無原罪五十週年,128

 

四、1905-1914年,任貝加莫教區戴德斯基主教祕書

1905-1906

241907年,在馬爾地能谷(Martiengo)的聖家會院退省,91日至7

251908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1025日至31

261909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919日至25

271909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102日至8

281911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101日至7

291912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1013日至19

301913年,在馬爾地能谷與主教們一起退省,1019日至25

311914年,晉鐸十週年

321914年,戰後在聖心司鐸善會退省,428日至53

 

五、1915-1918年,世界大戰

   331915年,523

 

六、1918-1920年,在貝加莫神哲學院擔任神師

    341919年,與聖心善會司鐸共同退省,927日至103

 

七、1921-1924年,在羅馬傳信部服務

351924年,在羅馬卡貝納別墅(Villa Carpegna)退省,113日至19

 

八、1925年,祝聖為主教

361925年,在羅馬卡貝納別墅退省,準備領受主教品職,313日至17

 

九、1925-1934年,在保加利亞任宗座視察員

371926年,在羅馬聖保祿隱修院退省,1127日至122

381927年,在露比亞那(斯洛維尼亞)耶穌會院退省,119日至13

391928年,在博斯普魯斯的巴貝克,遣使會會院退省,1020日至24

401930年,在露賽(Rustchuk),苦難會會院退省,428日至54

411931年,在博斯普魯斯比于達卡(Buyukada)的方濟會會院短期退省,618日至21

421933年,在索非亞與加布遣會士退省,94日至8

431934年,在陸賽與苦難會會士們一起退省,827日至31

 

十、1935-1944年,在土耳其、希臘任宗座代表

441935年,在伊斯坦堡與司鐸們一起退省,1215日至22

451936年,在貝加莫拉尼加(Ranica)的聖心孝女會別墅中退省,1013日至16

461937年,在伊斯坦堡的教廷代表公署與教區神職人員一起退省,1212日至18

471939年,在伊斯坦堡耶穌會聖心會退省,1112日至18

481940年,在博斯普魯斯得拉比亞(Terapia),熙雍吾主修女會的別墅退省,1125日至121

筆記

491942年,在伊斯坦堡教廷公署與神職人員一起退省,從耶穌君王節到諸聖節,1025日至31

501943-44年,短記

 

十一、1945-1952年,任教廷駐法大使

511945年,聖週內在索萊姆(Solesmes)退省,326日至42

521947年,在巴黎耶穌會會院曼萊撒別墅退省,128日至13

531948年,在盎佳爾佳(En Calcat)本篤會隱修院內退省,1123日至27

541950年,在在歐郎(Oran)短期退省的靈修札記,46日至9日,聖週四、五、六及復活節

551952年,在殉道山加爾默羅會院退省,410日至18日至12日,聖週四、五、六

 

十二、1953-1958年,任威尼斯樞機宗主教

561953年,與威尼斯主教一起退省省,515日至21

571954年,在托雷利亞(Torreglia)退省,66日至12

581955年,在托雷利亞與主教一起退省,520日至25

591956年,在威尼斯救恩修道院退省,611日至15

601957年,在托雷利亞與威尼斯主教一起退省,62日至7

611958年,在包薩諾(Possagno)耶穌聖心會院退省,922日至26

 

十三、1958-1963年,任教宗

621958年,將臨期在梵蒂岡退省,1130日至126

631959年,在梵蒂岡退省,1129日至125

641960年,在梵蒂岡退省,1127日至123

651961年,在岡道爾夫堡退省,準備度80歲,810日至15

661961年,在梵蒂岡退省,1126日至122

671962年,在岡道爾夫堡退省,7月至8

681962年,在教宗的個人退省,98日至16

691962年,為準備大公會議,在若望塔小堂內退省

70〕偉大恩寵的簡述

 

教宗若望廿三世的靈心日記再版序

陸思道代辦Monsignor Paul Russell   2014313日,台北

    很高興有機會能為教宗若望廿三世《靈心日記》中文版的再版寫幾句話,因為這位新封聖的教宗實在值得更多華語世界的人認識。早年曾擔任教宗若望廿三世的祕書,也是本書導言作者加波維拉樞機Loris Capocilla)評論這本書說:「閱讀本書是認識若望廿三世最好的方法。書中說明了若望廿三世的思言、行為、靈修、虔誠、忠於傳統、開放的牧人之心、以慈悲寬容對待深重的罪惡與偏差、以和平之心尋求對話,有著基督徒的幽默感、沉默和內心的痛苦。」

    我出生的時候,聖若望廿三世正好是當時的教宗。他深厚的信仰、顯明的良善以及極佳的幽默感,讓我從很早就體會到教宗和每一位天主教徒都有著很深的關聯,對教宗的愛戴與尊敬是作為天主教徒的主要部分。之後,我成為一位司鐸,進入宗座外交學院Pontifical Ecclesiastical Academy學習當一位聖座的外交人員,教宗聖若望廿三世的表樣是閃耀的光明和啟發。而後,依天主的安排,長上派我到土耳其,這裡也是教宗聖若望廿三世――當時是龍嘉理總主教――於1934-1944年間擔任宗座代表的地方。這座當年龍嘉理總主教曾經重新整修並居住其中的使館至今仍座落在伊斯坦堡。屋子裡留有他使用過的物品,他的牧徽和主教的座右銘「服從與和平」(Obedientia et Pax)都仍刻畫在樓梯窗戶的鑲嵌玻璃上,許多人都還記得他,特別是那些小時候曾為他輔祭過的神父們。即使在龍嘉理總主教離開土耳其赴法擔任教廷大使已事隔六十年後的今天,伊斯坦堡的民眾仍然對他記憶猶新,我們可以從這個以穆斯林信仰為主的市政當局,決定將教廷大使館前面的道路,重新命名為「龍嘉理教宗街」(Pope Roncalli Street)可見一二。這也顯示出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對於不同語言、文化、情感、宗教信仰的人,具有的普遍魅力。

    教宗聖若望廿三世與台灣和華語世界的教會也有著深遠的淵源。

     1961521星期日在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教宗聖若望廿三世主禮,祝聖了三位來自台灣的主教,這三位分別是:羅光主教(1961—1966年為台南主教,1966—1978年為台北總主教、鄭天祥主教1961—1990為高雄主教,多年後領總主教)以及杜寶晉主教(1961—1983為新竹主教)。透過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對這三位主教的覆手祈禱,幾乎所有的台灣主教以及部分在中國的主教,都處於這不曾中斷的宗徒傳承中,而且,幾乎絕大多數的台灣的天主教徒以及許多中國地區的教友,都透過與教宗聖若望廿三世有屬靈結合的主教所祝聖的司鐸牧職,滿足了他們屬靈的需求。

     1963年輔仁大學由教宗若望廿三世批准在台復校,並認命南京總主教于斌為校長,自此輔仁大學逐漸發展為台灣最好的私立學校之一,並已有超過十八萬名畢業生。教宗聖若望廿三世這個復校的決定對於台灣各界產生了難以估計的利益。

     但願這本記錄著教宗聖若望廿三世與上主親密對話的日記的出版,能夠使華語世界的人,更深入的認識這位新封聖的聖人。並藉由閱讀這位聖善之人的思想,希望我們都能更深刻地體驗上主無限的愛和慈悲。

 

 一位教友的閱讀經驗

 

蔣祖華    輔仁聖伯敏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與靈修輔導

 最近因為光啟計畫重出教宗若望廿三世的靈心日記,我很幸運地可以藉這機會經由閱讀而認識這位好教宗(The good pope)的神修生命歷程。也希望和讀者分享我的閱讀經驗,這或許會幫助讀者比較容易深入本書主角的神修生命之中並進而受益。

首先要說明的,這不是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小書,閒來無事翹個二郎腿,隨意翻翻就能進入狀況;相反地,這是本實實在在的書,沒有華麗的言辭或經過修飾的靈修表達,有的只是一個人真真實實的靈修生活紀錄,質樸而真實地呈現自己的靈修生命。正如大德蘭所言:「因為愛天主,不在於眼淚,或歡愉和柔情,其中大半是我們的渴望,也是我們從中尋求安慰。然而,愛天主卻在於以正義、靈魂的剛毅和謙遜事奉祂。[1]

 我是先看最後一篇〈偉大恩寵的簡述〉而頗受感動。若望廿三世說:「在(教宗)選舉大會中,曾經努力並且故意的不作任何舉動,足以遭致別人的注意。」[2]其實,縱觀全書,這是他一生努力「看輕自己」的神修結果。

 接著我就由頭開始逐頁閱讀。老實說,閱讀起初幾年的日記確實有些辛苦,因為看到的只有他在退省中立下的一個又一個的生活與神修計畫,十分詳細具體;以及對此的檢討,絕大多是感到懺悔與不足,「又犯了許多過失」,「祈禱做的不好,多次分心走意」,「差得太遠」最後是重新的立志和依恃上主。

 但閱讀了幾天之後,我漸漸地就被他的精神所影響。一方面會注意到生活中可以立一些小計劃、小志向來幫助自己的信仰,如更專心念玫瑰經,找時間去教堂拜聖體,小的熱心短誦,多謹守口舌等;另方面則是體會到他在這些神修初步中常有做不到的經驗中,雖會真心懺悔與痛苦,但卻不陷於「敗興氣餒」[3]的誘惑之中,反而說「我只好自認軟弱無能,應當多多依恃上主」[4]在這樣謙遜和信賴天主之後,於是又能奮起。我們教友在學習實踐信仰和學習祈禱靈修的時候,也常常遇到相似的挫折經驗,他的神修經驗正好可以安慰與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因為連教宗也是這樣過來的。

 而且這種辛苦的神修磨練並不短,過了3-4年,到了1901,他還寫道:「我還是依然故我,毫無改變」[5]。但慢慢地,我發現他的靈修生活漸漸地穩定下來,也更能看出誘惑並能平安地回應,也更與耶穌多些結合的描述,也寫下對於神修計畫「不需增加甚麼」。並且隨著神修的穩定成熟,思想也更為發達,心志更為寬廣。如「對聖人們的德行,我應取其質而捨其形。我本不是聖磊思,定不能和他完全一樣,又怎能在修德上死學他的方法。」[6]  面對罪宗的誘惑攻打也不那麼驚慌:「當自傲心、高貴感、求榮譽、貪升遷的雜念來襲時,我將處之泰然,只要我無心追求,設法避免,則來之無害,去之無傷。」[7]

    而以後他任教宗所有的思想,也漸漸地在書中有了呈現,僅略舉數語:「我的為學方法是:在神學和聖經的問題上以教會的傳統信德為基礎,再以這項基礎做批判時代科學的出發點。我不藐視時代批判,更不懷偏見,一味忽視它為此我該歡迎新思想,感謝天主藉著時髦問題,煉淨教會的信條和啟示,使之明似水晶,無瑕無疵。」「我的守則是:多聽多聞,深思默研,少加批評,勿爭長短,忠於教會訓導,不使自己言行有損於教會。」[8]

在這之後,隨著他的服務越來越大,他的神修生命與使徒工作一同發展,直到擔任宗座。有部影片好教宗,我也特地拿出來對照著看,也很有趣。這就是我的閱讀經驗,與各位分享,也希望大家能進入這本書的世界,碰觸若望廿三世的神修生活,得到他的幫助,也和他認同,用質樸、真誠的心態來跟隨天主,修德服務,也得到天主賞賜的愉快與和平。

[1] 聖女大德蘭自傳,十一章,13號。台北:星火,2010.

[2] 靈心日記70

[3] 聖女大德蘭的靈心城堡,第二重住所,第一章,9「如果有時候跌倒了,你們不要沮喪失望,而不再力求上進。他們要信賴天主的仁慈,完全不仗恃自己。」台北:星火,2013.

[4]靈心日記4526日。

[5]靈心日記11

[6]靈心日記13〕,116

[7]靈心日記15〕,四

[8]靈心日記18〕,十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