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覺察當下的力量:團體治療的八個故事

書號 : 206201
原著 : 吳皓玲,
譯者 : 
定價 : 420元   
頁數 : 36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23/01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997-9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靜觀覺察不是放鬆練習,而是一種在當下以高度的意識,發現自己的內在原本就是圓滿的愛、喜悅與和平的心靈活動。

 

本書敘述了作者與靜觀覺察治療團體的八個故事,故事中的八位團員是如何拋下舊有思維,在作者的引領下,找到屬於自己心中的溫暖?

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透過靜觀覺察練習,脫離固有觀念的枷鎖,專注於當下,一起發覺內在真我的平和、寧靜、喜悅和愛。

相關推薦書籍

相逢寧靜中
Sadhana: A Way to God
原著:戴邁樂 / Anthony de Mello, S.J.
譯者:鄭聖冲
定價:260元

內觀自得
Bio- Spirituality——Focusing as a Way to Grow
原著:坎伯爾、麥克瑪漢 合著 / Peter A. Campbell, Ph. D. & Edwin M. McMahon, Ph. D.
譯者:若水
定價:160元

安居的智慧:非暴力溝通與正念練習
The Ongo Book: Everyday Nonviolence
原著:凱薩琳.居.卡登、居傑 / Catherine Cadden, Jesse Wiens Chu
譯者:李夏/譯;鄺麗君/審訂
定價:360元

IFS自我療癒法:呵護內在小孩的整合之旅
Self-Therapy: A Step-By-Step Guide to Creating Wholeness and Healing Your Inner Child Using IFS, A New, Cutting-Edge Psychotherapy
原著:傑伊‧厄雷博士 / Jay Earley, PhD
譯者:蕭寶森
定價:450元

美國馬里蘭州羅耀拉大學牧靈與心理諮商博士,羅馬聖座額我略大學保護兒童中心捍衛弱小者學程證書;領有美國馬里蘭州心理諮商師執照。曾任輔仁大學兼任教師、輔仁大學學生中心心理諮商師、台北市失親兒基金會心理諮商師、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婦女中心心理諮商師;現任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兼任教師。

作者相關書籍

捍衛弱小者:兒少保護之防範與治療 (神叢143)
Safeguarding Minors: Child Protection,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原著:吳皓玲 / Hawlin W. Jong
譯者:
定價:420元

目 錄

導言   我們原本就是愛
愛的面貌
愛的腦神經元
愛的靜觀覺察
本書體裁
 
預備週 活在當下的療癒力量
查爾斯
療癒團體初相會
當下的力量
靜觀覺察自我的思緒
「呼吸的靜觀覺察」
 
第一週 我受不了我自己
埃克哈特
我是誰
發現真我的臨在
「行走的靜觀覺察」
依附關係中的愛
第一週 結束和作業
 
第二週 依附關係對伴侶關係的影響
伴侶關係的靜觀覺察
關係中的自我
「感官的靜觀覺察」
關係中的「癮症」
第二週 結束和作業
 
第三週 我跟自己的拔河賽
不習慣可以變得習慣
「全身的靜觀覺察」
習慣與不習慣
第三週 結束和作業
 
第四週 一堵牆的重量
烙在身體裡的情緒
身體的感受與情緒的關係
「情緒的靜觀覺察」
情緒的傷,身體會記得
第四週 結束和作業
 
第五週 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的影響力
生命的轉化
第五週 結束和作業
「接受自己靜觀覺察」
 
第六週 奇幻商店的交易
葛瑞絲與海倫
與痛苦對抗的癮症
奇幻商店
第六週 結束和作業
「意識的靜觀覺察」
 
第七週 寬恕與釋放
寬恕能釋放怨恨
安娜的渴望
內在轉化的契機
與痛對抗的苦
第七週 結束和作業
「身體能量的靜觀覺察」
 
第八週 開悟者的慈悲心
圓滿的狀態
觀察者的覺察
這一切都會過去
「慈心靜觀覺察」
第八週 結束和作業
 
結束週 生命修復之旅
今天暫時停止
美景的洗禮
一天的靜默
開靜,篝火旁的分享
擁抱自己的愛
修復生命的旅程

本書體裁

我藉著多年來所做的心理治療和帶團體的經驗寫下了這本書,書中所寫的心理師與案主之間的對話,並不是真實的逐字稿,因為不是按照團體治療時發生過的對話所記錄的。書中的案主和發生事件也都是真假摻半,人物與情節是根據我所要討論的主題而做了一些設計。然而,儘管這些人物之間的對話不是真實的團體治療紀錄,這些人物所懷有的痛苦和治療期間所做的努力,都值得我們借鏡,他們的性格和故事內容,是由許多心靈受傷者的經驗綜合而成,我希望藉著埃克哈特.托利的概念,和這些人物在團體中的努力,讓讀者也有機會思考自己的人生景況,或許在閱讀本書之後,讀者也能有一些領悟,願意從無意識的狀態覺醒過來,在每日的生活中,時時以高度的意識,自由地使用自己在當下所擁有的力量。

 

當下的力量

我問團員們:「你現在感覺如何?大腦中在想些什麼?」

你覺得快樂嗎?憤怒嗎?無聊嗎?憂傷嗎?焦慮嗎?擔憂嗎?你在想昨天發生的事?上星期、上個月發生的事?或是你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的某個場景?

此刻,你感受到些什麼,想些什麼?

在我介紹《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之前,我要先介紹一個認知行為心理學的ABC理論,好讓大家明白自己思緒的影響力有多大。在我們的生命經驗中,當某個事件發生時(A),通過你對那個事件的看法(B),會引起你內在的某種情緒反應,或者甚至是有了某種行為,因而產生了某種結果(C)。這個理論主要強調的是:事件的發生不是造成某種結果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個人對那個事件的看法,我們稱這看法為信念,信念會以思緒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從環境中學會了一套生存方式,這套生存方式是以我們的各種大大小小的信念所組成,所支撐的,所以一旦有事情發生,這些信念會馬上浮現腦海,我們就會開始用這些信念去詮釋剛剛發生的事情,然後做出某種反應。

例如,在工作場合中,你很努力地希望能獲得的一個職位,卻被一位你覺得不如你的同事獲得了。當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這個刺激事件就是A,而在你腦海中浮現的思緒是B,這些思緒是來自於你過去的生命經驗,你有可能突然憤怒異常,因為在你生命中曾經發生過多次你認為對你不公平的事件;你有可能很傷心,因為你認為自己就是個沒用的東西;你也有可能感到焦慮,因為你已經盡力了,這樣的努力竟然無法得到認可,這是多麼熟悉的感覺,這讓你開始感到不安全;但是,你也有可能理智地分析自己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弄清楚對方獲得晉升的因素。這些因為思緒的影響而出現的結果就是C,C有可能是因為憤怒而與上司爭執;有可能因為不敢爭執而回家踢狗、罵老婆打小孩;也有可能會因為傷心而變得頹廢,開始買醉或是陷入某種隱症;甚至有可能因為太過於焦慮,而衍生出恐慌症。

大多數的人都會在負面的C發生時,就認為一定是A的錯,卻忽略掉自己大腦中的聲音,才是決定有什麼樣的C的因素。個人大腦中的聲音是由信念發出的,這聲音時時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卻讓我們看不到真相,也讓我們感受不到愛。更嚴重的,有一種信念會讓我們認為某種事情發生了,我們就必須有某種反應,否則就會對不起我們在意的人。例如,當我們心愛的人離世了,那種揪心的痛讓我們無法忘懷,偶爾忘了,一旦記起,就會痛責自己怎麼可以忘記;又如被所愛的人背叛了,在痛到無法呼吸時,所思所想的就是自己的不堪。很多時候,當我們在生命中遇上了逆境,感覺自己無處尋求救援時,並不知道自己本身已經擁有面對逆境的力量。這是因為我們會順著自己的習慣,一旦A發生了,就一定要按照既定的B去思考,然後讓C出現。

事實上,若是換一個思考方式就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如果我們把B調整一下,相信事件雖然發生了,感到痛苦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因長久傷心而傷身,也不做出情緒性的決定。因為懷著溫柔的堅強,耐心地走過讓我們感到痛苦的逆境,才是真實地面對了自己的人生,否則,若是任由固有的信念惹起自己的負面情緒,弱化了自己面對生命的勇氣,讓自己的生命空轉,或者甚至是讓生命情境每況愈下,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當然,我們的信念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有些好的信念是支持我們在逆境中活下去的勇氣。例如一生辛勤工作的人,認為這一點困難打不倒他,無論如何他都要堅持下去;有些人一生堅持節儉的美德;有些人一生努力地追求公平正義;也有些人一生以仁愛待人,這些良好的行為都是因為個人內在的正面信念,而這些信念跟我們內在真我的渴望是相合的,所以我們因為這些信念而活得幸福自在。

但若是這些信念是超過了合理的界線,例如辛勤工作的人,因為害怕自己不夠辛勤,除了工作就是吃飯睡覺,因此疏忽了家庭生活;習慣節儉的人,因為害怕自己不夠節儉,不容許自己享受半口美食,也不容許身邊的人浪費;以公平正義自詡的人,不容許一絲一毫的人情放水,導致因嚴峻而無情的後果;或是仁愛的人,只要知道世間的慘事就會痛苦異常,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這些超過了合理界線的信念與我們內在的真我是不相合的,它們以思緒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腦海中,不停地督促我們、催迫我們、批評我們、責備我們,讓我們因為這信念而活得不自由。但是仔細想想,既然這些思緒與我們內在的真我不相合,那麼它們來自於何處?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