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離開,愛就進來了:讓渴望引導你的靈性生命之旅
Stepping into Mystery: Four Approaches to a Spiritual Life
書號 : 205360
原著 : 韋沐天,Monty Williams, SJ
譯者 : 楊婉芬、羅婉明
定價 : 440元   
頁數 : 384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20/7
版次 : 初版二刷
ISBN : 978-957-546-933-7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常常聽人說,上主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你是否真的經歷過這種親密?又要如何經歷這份親密?

 本書以四種分辨途徑,讓人透過回顧個人生命經驗,發現上主慈祥又周全的眷顧。因為有了這個與創造者的關係,我們開始了解自己是誰,以及如何能活得圓滿。

 第一途徑是回顧我們生命中經歷的恐懼、一清二楚、權和絕望而進入根於奧祕內的生活,在面對人生的興衰榮枯,雖會感到脆弱受傷,又能有創意地分享自己生命的恩賜。

第二途徑是以「十牛圖」介紹靈不同階段的發展歷程。藉由不滿足的召喚引人開始尋覓,到最後終能與在旅程上相遇的人分享生命。結束這樣的旅程要求人能從眾多途徑中選擇正確途徑的技巧,這就把我們帶到第三種途徑。它提供決定的方法,避免自我放縱和幻想的陷阱。

最後,本書提供讀者檢視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方法,好能在鏡花水月的世界中,活於留意聖者的臨在,體驗那聖者在日常生活中渴望與自己更親密的

 

 

相關推薦書籍

不安的靈魂:從欲望、罪惡感及自我中得釋放
Forgotten Among The Lilies: Learning to Love Beyond Our Fears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黃女玲
定價:340元

聆聽內心的聲音──向依納爵學習分辨
God's Voice Within:The Ignatian Way to Discover God's Will
原著:馬克.希柏道 / Mark E. Thibodeaux, S.J.
譯者:左婉薇
定價:300元

觸動心靈的70個祈禱──和天主建立親密又真實關係的個人操練
Wood for the Fire:70 Prayer Exercises To Help Us Pray with Our Hearts
原著:拉蒙‧鮑狄斯塔 / Ramon Maria Luza Bautista, S.J.
譯者:黃女玲
定價:290元

韋沐天Monty Williams, SJ

耶穌會士,生於南美洲蓋亞那(Guyana),之後遷居加拿大。1967年進入耶穌會,1977年晉鐸,1985在多倫多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於加拿大多倫多瑞吉斯學院(Regis College)教導靈修。暑假時,常於歐洲、澳洲、北美和亞洲等地帶領避靜和靈修工作坊,著有:Gift of Spiritual Intimacy: Following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aint Ignatius。和John Pungente, SJ 合著Finding God in the Dark : Taking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t. Ignatius to the Moves

作者相關書籍

恐懼離開,愛就進來了:讓渴望引導你的靈性生命之旅
Stepping into Mystery: Four Approaches to a Spiritual Life
原著:韋沐天 / Monty Williams, SJ
譯者:楊婉芬、羅婉明
定價:440元

奧妙因緣——審訂者序兼導讀 5

譯序 12

中文版作者序 14

 

前言 21 

分辨:生命的指南 21

 

導言 25

朝聖的人民28

 

第一部  默觀之途 31

審視我們的恐懼 34• 與我們的恐懼相處 38• 一清二楚的危險 44•穿越死亡 52• 權勢 54• 決意活出死亡 58• 絕望 65• 超越絕望:默觀與創意 66• 結語 72

 

第二部  扎根,觀照:盟約時刻 75

導言 75• 觀照是個旅程 80• 觀照是個關係 80• 觀照的發展 81•觀照是一種扎根的方式 81• 意向性 86• 禪宗十牛圖 88• 尋牛 觀照是嚮往 91• 見跡 觀照是考驗 99• 見牛 觀照是瞥見 105• 得牛 觀照是尋獲 111• 牧牛 觀照是投入 117• 騎牛歸家 觀照成為習性124• 忘牛存人 觀照是自得 133• 人牛俱忘 觀照是虛空 138• 返本還源 觀照之為本源 149•入鄽垂手 在世界中觀照 159• 結語 165

 

第三部  依納爵的分辨和抉擇的規則 167

羅耀拉的依納爵 168• 解讀感覺 170• 變得會觀照 173• 聖依納爵式的「省察」175• 由感恩帶領 179• 謝恩 183• 愛的轉化力 量 189• 面向天主 190• 神慰和神枯 194• 神慰的動力 197• 神枯的動力 199• 解讀我們的當代世界 202• 我們時代的故事 203•天主進入我們封閉和殘破的神話 207• 考驗神類 210• 更成為自己214• 做選擇 216• 難以知道何去何從之時 221• 方法一 222• 方法二 226• 向生命開放 230

 

第四部  救贖時間 233

導言 233• 過去、現在和將來 233• 降生的時刻 235• 我們蒙受救贖的過去 237• 盟約時刻 243• 未獲救贖的歷史 248• 寬恕 260•想像的體現 269• 活在當下 271• 我們已得救贖的未來 314• 一個父親的愛 347

 

總結 359

我們當下的時間 360• 默觀的途徑 360• 一幅旅程的地圖 363•分辨的技巧 365• 救贖時間 367

 

註 377

台、港依納爵靈修相關機構 383

 

 

 

前言

分辨:生命的指南

我們在漫長的靈修旅程上,其實也不知要走多久,或它有沒有盡頭。我們是天主造的,為祂而受造,在祂內行動、生活和存在。這親密的關係在我們誕生之前就有、在這塵世上以及死後延續。我們是天主所摯愛,活著就是要探索這關係,看祂引領我們到哪裡。我們知道,與天主一起的路眾多,個人與祂同在之途也不少。像耶穌說的,「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約十四 2)。所有人性經驗都是走向天主之道,為基督徒來說,天主透過基督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約十四6)。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屬於何種宗教傳統、即使不屬於任何傳統,都渴望知道走向圓滿生命之道。在這世上,我們渴望知道如何分辨自己是活在真理中,抑或是遠離真理。我們都渴望找到自己的路徑,又好好活於其中。

 

我們每人靠向自己生命的奧祕時,都渴望知道,如何透過在前面召叫我們的黑暗,找出自己的途徑。無論我們想什麼或信什麼,都不可能單憑己力透悉未來,遑論創造未來。我們作為有限的人,受到控制不了的力量支配。我們和那些力量,都是受造界中的一環,到頭來都受造物主支配。與造物主建立關係,我們才可以理解自己是誰,要怎樣才可以過個有意義和滿全的生命。

這是有一本關於分辨(discernment)的書,它檢視三個問題:我們現在和將來要做什麼?怎樣做?為什麼要這麼做?分辨的前提是:我們與上主的關係決定我們是誰。上主是那「終極奧祕」(Ultimate Mystery),是那渴望我們得圓滿生命的「渴望」(the Desire)。我們人類受造,為的是要享受滿全的生命,但事實上我們卻不能成就它,因為在受造界中有破壞的力量。我們常與這些力量同謀,因而誤解什麼能把我們帶往自己渴望的生命。在生命中,「更好的」和「次好的」兩者都拉扯著我們:「更好的」召叫我們超越自我,找尋真理和滿全的生命;「次好的」則局限我們,叫我們孤芳自賞。這張力使我們需要分辨。

分辨不只是做決定。每個人都可以基於不同的原因做決定,不論理由是利他、實事求是或自利。不過,分辨是把做決定放在與我們稱之為奧祕的天主建立活的關係這脈絡背景中。分辨發生在靈性親密關係的施與受之中,也在渴望這親密關係的深化中。人渴望增進靈性親密,便會分辨。說到底,分辨其實是活出與主的關係。

可是,如何分辨?如何找出哪些靈修創作,讓人可以一瞥天主與我們彼此像戀人一樣以獨特、開放、不以為恥、個人化的方式彼此交往?什麼可以促進或防礙這種程度的真誠交往?人開始追尋愛情,竭力找尋適合自己的另一半,他們試盡某些關係後,發現有些原來只是友誼,然後才發現某人可能是合適的對象。於是,兩人相互了解,雙方慢慢放鬆防線,打開心扉,顯露自我。當彼此可以互信時,兩人的相處變得自在,他們可能決定結為夫婦。他們會公開這許諾,承認情投意合,在這合一中建立家庭,或以其他關愛後輩的方式傳遞生命。

天主與我們的關係,也像戀人一樣。天主渴望我們,從我們的每一個細胞到整個人,都是受造為渴望生命,而且是圓滿生命的。我們渴望天主,祂也渴望我們。我們因這渴望以及成就它的悅樂而活。

但這悅樂往往得不到滿足或鮮少能達致。之所以如此,在於我們的自我綑綁,這可能源於個人創傷、家庭、社會關係或生活於其中的文化。不過,我們還有希望,僅管可能發現自己遠離天主,但祂總是我們存活的根。

每個靈修旅程都讓我們意識到,天主總是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意識到天主與我們都盡力使這關係變得更真實。

這樣,我們展開踏入奧祕之旅,離開熟悉的世界,進入黑暗,開始熟悉黑暗給我們打開的新世界。熟悉促進吸納,而吸納激勵探索,探索帶我們進入我們可能擁有的新境界,然後假以時日,我們會熟悉它。在每一個過渡階段,我們被吸引走出自己,如果不想陷入幻象(illusion),便需要分辨。要分辨清楚,哪些事物只是吸引我們,哪些事物則是有益於我們;也要分辨的是:對自己真誠,還是對召喚我們超越自己的那位真誠;這麼做就是分辨。

 

導言

本書旨在探究靈修旅程的某些範疇,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把靈修旅程看作是游走在恐懼、一清二楚、權勢和絕望之間的旅程。1 恐懼是一種用以把我們社會化的力量;一清二楚則是我們走過恐懼之後,開始看到事物的本相。不過,在某種層次上,這種一清二楚仍然使我們利用已離棄的現世建構;在超越一清二楚的境界時,我們才發現在生活中必須具有創意,也留意到我們有力量改變自己處身於其中的世界。這裡的誘惑是,我們可能屈服而利用那力量,按自己的模樣和喜好來重新建造世界;要是我們放棄如此運用那力量,容許新的創造冒起,通常世俗的力量會慢慢地淹沒、吞噬、腐化那新創造。我們的創造力會受損或被毀壞,於是我們必須面對絕望,必須一切從頭開始,像艾略特(T. S. Eliot)告訴我們的一樣:

 

每一次試探

是一個新開端,對那不可言說之事來一次突襲

用的是始終每況愈下的破舊裝備

 

可是,對我們而言,不僅是我們做什麼顯得重要,我們如何做和為什麼做也重要。由於我們與主相愛,接受了祂的愛,我們繼續從絕望走向新的開始,其餘的,就如《約伯傳》(《約伯記》)所揭示的,都不是我們的事。

第一部把上述四個失序的動向,看作步向釋放和與主親密的蹊徑。我們跨越恐懼,放棄安全感,好能扎根於上主。跨越一清二楚,我們超越意義,活在奧祕裡。跨越權勢,我們探索創意。跨越絕望,我們發現自己是聖經中「神貧」的人,把自己交付在上主的照顧(the Divine Providence)中,為每天體驗到的種種靈性親密而喜悅。

第二部以佛教禪宗的十牛圖為基礎。在佛教中,這些圖畫描繪人意識到真我和活出這真我意識的發展過程。我在此把這些發展階段放在基督徒的背景中加以闡釋。這是我近年給不同國家的基督徒團體的一系列退省、工作坊和講座的基礎。我把靈修旅程看作覺察的增長(the development of awareness)。即是體認到在我們渴望走向天主,與天主渴望我們得到圓滿生命之間,我們彼此有一種活潑真實的關係。基本上,這旅程有以下不同階段:

一、不滿現狀,試圖超越現狀所能提供的;

二、透過實驗找出怎樣可以減低生命中的不滿;

三、分辨實驗中的真假神慰(consolation);

四、選擇真神慰的途徑;

五、鍛鍊跟隨真神慰之途的自己;

六、在與主的關係內變得穩固;

七、 渾然忘卻上主—不再在某些問題上惴惴不安,例如:「天主是否存在?」 卻更重視 「我現在在做什麼?」;

八、連自我的感覺也放下,變得「虛己」;

九、看到事物的本相;

十、根基穩妥地入世。

 

這部分實則審視「渴望」(desire)的動力。「渴望」是雙方的,因為天主渴望我們,與我們渴望天主,常是互動的。靈修旅程追蹤這關係的發展,這種渴望的動力,不受特定文化或宗教信仰所限,這些本是人的特質。這讓人想起「道成人身」的恩典之一,就是耶穌見證了如何以生為一個人,渴望度圓滿的生命而過活。要跟隨耶穌並成為完完全全的人,我們需要分辨。

第三部檢視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為神操列舉的分辨和做決定的法則。在靈修旅程上,分辨是需要的。靈修旅程的每一個新階段,都需要不同的分辨模式,因為每個模式有不同的方式來理解自己、他人和天主。有關依納爵的分辨法則的文獻,通常把那些法則看作一般情境中的個別觀察,看看我們正走向或遠離天主。根據我個人以及四十年來作靈修導師的經驗來看,走向上主和遠離上主的張力,都存在於每個人、每個活著的時刻,因此,這些規則,要對應每個靈修途徑的每一特定階段的需要,而重新釐訂。我們是活在社會裡的人,所以要把分辨看作團體性的活動,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一個團體幅度,無論團體做什麼,都會對其中的個體造成影響。這裡我加上了「意識省察」,作為在旅途上保持聚焦的一個方法。

第四部把靈修旅程看作穿越時間的旅程。以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幅度審視時間。我探究個人時間的這三個幅度,將其分類為被救贖或得恩寵、未得救贖或身陷圈套這些類別。我們每個人的過去都有著賦予生命的經歷,而且仍在給予生命;但我們的過去,也有缺乏生命的一面。我們的現在和對將來的期待,也都會有同樣的情況。這最後部分的標題是「救贖時間」,探究我們在時間中的生活,把時間看作靈修旅程和獲得釋放的途徑。

 

朝聖的人民

我們都是朝聖者,這是對人最古老的一種理解。當我們慶祝生命時,像舊約的早期猶太團體,記起「我的祖先原是飄泊的阿蘭人」(申廿六 5)。「飄泊的阿蘭人」是最早期猶太信仰的一項信條,在天主找到他們、與他們同行之前,這民族的身分被定性為「飄泊者」。此處「飄泊」一詞,也有正在滅亡、迷失、脆弱易受傷害的意思。這是描述人沒有天主的狀況。

被天主找到的結果,不是人性的改變,而是怎樣做人的改變。被主找著,我們有了身分,得到解救,有了方向。是這些經驗引領猶太人走向福地,在那許諾之鄉慶祝生命。《申命紀》(《申命記》)的文本就這樣記載著,上主從被俘擄的人中解救了祂的特選子民:

以驚人的力量,以神蹟及奇事,領我們……來到這地方,將這流奶流蜜的土地賜給了我們。我現今帶來了祢賜給我的田地裡所出產的初熟之物。(申廿六 8-10)

我們也是來自另一個地方的。我們或祖先們也是移民。我們離開被欺壓的地方,去尋覓更美滿的生活。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在他的〈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一文中寫道:「一張世界地圖如果沒有包括『理想國』,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它把人類要著陸的國度摒之於外。當人類著陸這世界時,他們會尋覓一個更好的國度,然後揚帆前進。」為更大的善,我們常汲汲營營,但這更大的善最終只會來自於天主。當我們被天主找著,愈來愈接近圓滿的生命,便會以生活來慶祝天主給所有人提供的這份禮物。我們心懷感恩,因為我們得到解救,能夠與救贖者分享靈性的親密,祂基於某種神祕的理由竟然渴望我們。我們的朝聖旅程把我們帶往喜樂的境地。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