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出養─我們一起不會忘記

書號 : K094
原著 : 曾淑美,
譯者 : 
定價 : 350元   
頁數 : 20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大25 開
初版日期 : 2018.05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86-91387-2-7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當一個非預期懷孕的媽媽,無助地前來敲打福利會的門,而後住進簡樸的宿舍。經過幾個月,在劇烈的陣痛中,孩子呱呱落地。

  剛生下孩子的母親,卻必須做出比生產更痛苦的決定:留養,或出養孩子?──這個媽媽,是福利會服務過的上千個母親的其中一個;這個孩子,是福利會照顧過、在無奈中出養的上千個孩子其中一個。

  每個孩子都是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世界的孩子。 

  我們各盡其力,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用愛把他們撫養長大。

  為了孩子,福利會在天父的港灣中,守護著所有返航的人:孩子、媽媽、原生家庭、收養家庭。

  關於愛的捨離與歸返,我們在一起不會忘記,許多令人淚下的辛酸與奇蹟。 

相關推薦書籍

曾淑美

本書主編以及撰文。詩人,資深創意人,報導文學工作者,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技副教授。2010年擔任文學大師楊牧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企劃編劇。近年出版書籍:台灣慰安婦專書《堅強的理由》(2012,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婚暴服務回憶錄《波瀾與細流》(2014,心靈工坊出版社),詩集《無愁君》(2014,印刻出版社),福利會專書《活潑潑的愛》(2014,天主教福利會),高風險家庭專書《在世界倒塌前,接住孩子》(2016,兒童福利聯盟),台灣收養專書《談收養:愛的條件與無條件》(2017,兒童福利聯盟),台灣慰安婦阿嬤畫冊《勇士與彩虹》(2017,婦女救援基金會阿嬤家),收出養專書《收出養:我們一起不會忘記》(2018,天主教福利會)

作者相關書籍

收出養─我們一起不會忘記

原著:曾淑美 / 
譯者:
定價:350元

序:蔡銀娟
沒有血緣的家人/8

捨離與歸返

尋根的孩子
收養,讓生命更美麗/16
媽媽的心情
找回人生的拼圖/24
收出養的捨離與歸返 返航記/30

守護者

福利會顧問王長慧修女
「我們一起不會忘記!」/38
側寫王長慧修女 活潑潑的神恩/66
福利會執行長丁雁琪 站在聖山入口/86

收出養

收養人柯約瑟 硬漢柔軟心/108
收出養服務中心主任楊淑宜 成為「重要的他人」/118
國際收養組長王伊君 為孩子創造機會/124
國際收養組社工吳志杰
為了那穿透一切不安而依然渴望的眼神/128

照顧者

管理中心主任曾麗虹
為孩子爭權益,謀福利/134
出納胡月蓉
在古老的理想時光裡/140
國內收養組長(前兒少組長)邱煥真 現在的我更勇敢!/146
約納家園兒少生輔組長李百智 參與,接受孩子的世界/152
約納家園兒少組長吳家宜 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156
嬰幼兒組葛蘭修女 天主的禮贈/158

支持者

志工陳王麗華.許麗月.蔡文麗.蘇鶯鶯 擴充愛,有心就不怕難/164
志工賴淑婷
博士的天使志業/174
志工林憲宏、陳怡如
雞腿叔叔和雞腿阿姨/178
允美麵包店老闆娘簡瑞君 就地付出,實在做生意/182
新象幼兒園園長林素玫 把小愛養成大愛/186

恩寵,也是使命

福利會董事長黃兆明主教 慈善服務是一種使命/192
編後語
一個巨大的領養家庭/200

沒有血緣的家人/撰文.蔡銀娟


二十歲那年,我發現自己和爸媽沒有血緣。面臨生命衝擊,我花了許多時間才慢慢瞭解爸媽的顧慮與心結,還有這社會給他們的壓力。那時我還不知道,十六年之後,我自己也會走上領養之路,和一個沒有血緣的孩子成為一家人。

像我們這樣的領養家庭,彼此關心卻也吵吵鬧鬧,有相愛也有衝突。有時,看著我跟媽媽及調皮女兒的合照,我常不自覺露出微笑,覺得雖然沒有血緣關係,我們卻是緊密的一家人。但我也知道,在台灣的社會民情與傳統觀念下,這些年來我們走得多辛苦。

因此,當雁琪將《收出養─我們一起不會忘記》這本書的書稿寄給我閱讀時,對於書中許多養子女及生父母的心聲,我常感到悸動。那些對於被遺棄的困惑、對於遺棄孩子的內疚、關於半夜失眠的淚、或是憤怒崩潰的嘶吼往往都是對愛的渴求。

沒有愛,即使是有血緣的家人,即使是親生的父母親,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也不會有家的溫馨、幸福的笑容。

大學時念過社會工作、畢業後也曾在社福機構工作過的我,知道天主教福利會的服務有多艱難。因為受到父母家暴、疏忽或虐待而有心靈創傷的孩子,往往帶著一般人嫌惡的行為議題:逃學、說謊、偷竊、暴力、吸毒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需要更多的心力去照顧及關愛,而工作人員付出的時間精力,卻未必與孩子們的改變成正比。

也因此,我常被書中的情節感動落淚:全心奉獻的修女、用心照顧孩子的社工及輔導員、贊助食物或資金的天使、有教無類的幼稚園園長、熱心照顧嬰幼兒的義工、長期義診的醫師等。這一群彼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用愛與智慧來照顧這些孤苦失依的孩子,即使過程中充滿難關與挫折。

有時我覺得,天主教福利會根本就是個領養家庭,就跟我們家一樣,只是比我們辛苦百倍。因為,我們家只要照顧好一個孩子就好,而福利會卻要照顧這麼多小孩,而且還不求回報。這些人不求福利會的孩子們長大後要來奉養自己、孝順自己,只期望他們過得幸福。這樣的付出,我覺得比任何父母都無私。尤其是文中有幾段,提到院內血氣方剛的少年們起了衝突,竟然進廚房拿起一鍋熱油要潑向對方,或是在學校跟老師起衝突,卻抄起手邊的桌椅丟向趕去學校處理的社工這些令人膽戰心驚的狀況,他們不但承接下來,而且對孩子仍不離不棄,那種堅持與愛,讓人動容。

我相信,對這些孩子而言,福利會裡那群照顧他們的大人,就像一群沒有血緣的家人,撫慰他們傷慟漂泊的心。

書中有一位義工說:「志工要做得久,才知道人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的確,蜻蜓點水式的志工,偶一為之的幫忙,往往對孩子們以及整個機構的幫助極為有限。如果您可以來看看這本書,花一點時間瞭解這個用心的機構,甚至長期參與或幫助他們,相信對他們一定很有助益。而且,也會對我們的生命影響深遠。

因為我們的人生,不是只有看得見的食衣住行,那看不見的,才更會讓我們的生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