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傳的理念與實踐——革新教會的整合性力量(神叢129)
The New Evangelization:Idea and Practice The Intergrating Force of the Church's Renewal
書號 : 107119
原著 : 任安道,
譯者 : 
定價 : 280元   
頁數 : 240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7/6
版次 : 初版二刷
ISBN : 978-957-546-870-5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自教宗保祿六世以來,每位教宗都力推「新福傳」:從《在新世界中傳福音》、《救主使命》、《福音的喜樂》勸諭及通諭的頒布,到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的成立,再到以「新福傳」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的召開,教宗們的這些舉措,都說明「新福傳」在當代教會裏的重要和急迫性。

因為福傳是教會存在的本質;假如教會不再能夠有效地福傳,她就不再是符合基督心意的教會。教宗們急迫地推動「新福傳」,乃因舊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再適合,應有熱情也已淡化。為此,教宗方濟各把新福傳看作是一股改革教會的力量,它應該整合教會所有的活動,把教會的一切「習俗、風格、時期、日程、語言和架構,都變成向今日世界福傳的管道」(《福音的喜樂》27),好藉以恢復教會應有的面貌。

本書從聖經、神學的基礎出發,分析了福傳的歷史典範,在探討「新福傳」概念發展與「整合」典範後,介紹了實踐「新福傳」的基本態度和三種被證實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此能為華語區教會的革新,帶來啟發。

相關推薦書籍

向近人傳福音----堂區細胞福傳介紹暨培訓讀本
Cellules paroissiales d'evangelisation Manuel de formation
原著:培裡齊與法國細胞福傳協會編著 / 
譯者:漠道等
定價:280元

教友生活與使命

原著:張春申 / 
譯者:
定價:60元

任安道

瑪納文化工作室創辦人,「瑪納」與「漢思」書系主編,目前為比利時天主教魯汶(UCLouvain)神學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包括信理、牧靈、福傳與本地化神學。近著包括《聖言離你不遠——甲年主日讀經評注》專著《新福傳的理念與實踐——革新教會的整合性力量》、《福音與文化的姻緣——本地化的實質與進程》等;主編《厄法達——當代天主教漢語詩選》、《走向成熟門徒之路》等;譯有拉辛格之《耶穌基督的天主》、《真理的合作者——365天與教宗本篤十六世同行》等。

作者相關書籍

新福傳的理念與實踐——革新教會的整合性力量(神叢129)
The New Evangelization:Idea and Practice The Intergrating Force of the Church's Renewal
原著:任安道 / 
譯者:
定價:280元

走向成熟門徒之路
On Becoming Mature Disciples
原著:任安道 主編 / 
譯者:
定價:240元

福音與文化的姻緣(神叢134)──本地化的實質與進程
When Gospel Meets Culture: The Essence and Process of Interculturation
原著:任安道 / 
譯者:
定價:260元

 

 

目 錄


vii 谷序
ix 自序


1 導論:新福傳---當代教會面臨的挑戰與轉機
宣傳福音乃是教會特有的恩寵及使命、她最 深的特徵。她之存在,就是為宣傳福音。


新福傳---理念篇
16 第一章 聖經裏的福傳概念
「我為此目的被派遣……」(路四 43)。
17 第一節 舊約中的福傳概念
30 第二節 新約中的福傳概念
40 結 語


42 第二章 神學上的福傳內涵
教會使命的本質,是把得救的主要方法,帶 給那些還沒擁有它們的人……
42 第一節 從救贖論看福傳
48 第二節 從基督論看福傳
53 第三節 從教會學看福傳
56 第四節 從末世論看福傳
58 結 語
 

60 第三章 歷史中的福傳典範
「為使世界皈依,就需要接近世界,和同它 對話……」(《祂的教會》,70 號)
60 第一節 初期教會的末世性典範
65 第二節 教父時代的希臘化典範
68 第三節 中世紀的羅馬國教典範
72 第四節 近代的殖民與適應典範
78 第五節 梵二的對話與合一典範
84 結 語


86 第四章 新福傳的概念發展
只要天主拯救人類的意願不變,福傳工作就 是教會恆常的使命……
87   第一節 新福傳的發展歷程
100 第二節 新福傳的靈性內涵
108 結 語


110 第五章 新福傳的整合典範
福傳,是教會藉以自我實現和實現其基本使 命的整合行動……
111 第一節 傳教與牧靈的整合
126 第二節 新福傳的開放風格
133 結 語
 

 

新福傳---實踐篇
136 第六章 福傳者的基本態度
新福傳最重要的,不是什麼外在的策略和方 法,而是內在的靈性態度……
136 第一節 靈修者的熱情
141 第二節 播種者的謙虛
143 第三節 宣揚者的忠實
147 第四節 見證者的堅韌
149 結 語


152 第七章 結果實的福傳學校
「有的種子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有一百倍 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瑪十三8)
154 第一節 聖安德福傳學校的歷史與發展
155 第二節 聖安德福傳學校的新福傳理念
160 第三節 聖安德福傳學校的新福傳模式
164 結 語


165 第八章 入門級的啟發課程
「你來看看吧!」這就是啟發課程的任務---通過演講和服務的見證,把基督指給大家看。
165 第一節 啟發課程的發展狀況
169 第二節 啟發課程的運作方式
179 第三節 啟發課程的神學基礎
181 第四節 啟發課程的獨特之處
184 結 語


186 第九章 繁殖性的堂區細胞
那引導整個堂區福傳細胞的主旨,是藉著天主 的恩寵,提供給個人或團體皈依的機會……
187 第一節 基本架構
192 第二節 運作機制
195 第三節 起步過程
198 第四節 栽培領袖
203 第五節 神學基礎
207 結 語


209 總結:對三種新福傳方式的綜合反省
211 代跋---在福傳中走向共融
教會被派往世界去宣講、做見證、實現並擴展 共融的奧蹟,這一奧蹟構成教會的本質……
212 第一節 教會分裂的緣由
218 第二節 透過福傳去共融
224 結 語
226 參考書目

 

 

 

 

 

 

 

 

 

 

 

谷序

    傳播福音源於耶穌給予門徒的使命,凡與祂相知、相遇的人,必定從心靈和生命中流出這份喜樂的使命。猶如主耶穌對宗徒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谷十六 15~16)。藉著耶穌基督的召叫,保祿宗徒可說:「基督的愛催迫著我們」(格後五 14)、「如果我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 16)。
     本書作者任安道神父,受到福傳的熱忱與使命的催迫,認真地從聖經、神學和歷史的角度研討了福傳的概念和典範,並探究了天主教會從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以來,以及現代教宗們在其訓導文獻裏對福傳的闡釋。
      這些文獻在耶穌基督之福傳使命的基礎上,特別提出「新福傳」(new-evangelization)的建議,即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所強調的:「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Evangelii nuntiandi)。教宗認為,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新環境、新社會,我們必須做出完整和具體的新福傳計畫。
      以後其繼承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及現任教宗方濟各(Francis)---繼續面對今日全球化及大數據的資訊時代,鼓勵教會的天主子民,尤其是平信徒,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福傳的使命。
作者在本書的實踐篇提出三個具體的新福傳方法:「聖德福傳學校」(St. Andrew’s Apostolic School)、「啟發課程」(Alpha Course)與「堂區福傳細胞」(Parish Cells of Evangelization)。
     「聖安德福傳學校」的創始人是墨西哥天主教平信徒若瑟·普拉多·弗朗賴斯(Jose H. Prado Flores)。弗朗賴斯的福傳理念強調,不僅要把學員們訓練成一個福傳者,也要成為培訓者。
     「啟發課程」源自倫敦聖公會的聖三堂區(Holy Trinity Brompton),它是通過聚餐和聚餐期間對基督信仰的介紹,以及關於此介紹的討論來進行福音的一個方式。因為華人強調共同用餐的重要性,我想這「啟發課程」會對華人教會、基督徒社會,具有啟發性與建設性。
     「堂區福傳細胞」本是由韓國趙鏞基牧師所開創,但本書所介紹的,是經過米蘭聖埃烏斯托喬堂區(St. Eustorgio)主任培裏尼(Don Pigi Perini)神父以天主教的方式改造過的形式。「堂區細胞」旨在通過小組聚會和分享,讓天主聖三的愛更實際地顯現,從而增加福傳的熱忱,並藉由小組的擴大和增多來福傳。
      讀者感謝作者經過深刻反省,將新福傳的精神深植華人世界,使天主教會的福傳具有特別的希望與力量。


谷寒松
主曆 2017年 3月 1日

 導論 

「宣傳福音乃是教會特有的恩寵及使命、她最深的特徵。她之所以存在,就是為宣傳福音。」(《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 14號)

        上述教宗保祿六世的這段話,無非是整個教會歷史所見證的事實。是這個基督在升天時交託的使命,使初期基督徒們集合起來,形成了教會(天主子民的集合);也是這個使命,使猶太1基督徒學會開放,通過接納「外邦人」,讓教會成為大公教會 ;也是這個使命,使初期基督徒敢於讓自己的鮮血成為新教友的種子,最終讓教會廣揚於全羅馬帝國;同樣是這個使命,促使聖人、教父、中世紀神學家、基督徒科學家和藝術家們,以基督信仰奠定和發展了拉丁禮的西方文化和希臘禮的東方文化;從十六世紀起,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同一使命又激發無數英勇的傳教士,以探險和殉道的精神到世界各地去建立教會;在幾百年後的廿世紀裏,普世教會又因著這個使命的督促,透過梵二大公會議,反省如何讓教會與現代世界相適應。此後的每位教宗,都本著梵二精神頒布有關福傳的文書2 ,為使教會的本質性福傳使命,能在新的時代裏薪火相傳。

        無論在哪個時代、在什麼處境裏,福傳的使命和福音的內容都不會改變;但福傳的形式與表達福音的方式,卻需因時、因地而異。正是這些不斷更新的形式,使教會總能以新的姿態屹立於世。反過來講,教會的革新也總在於她生活信仰和傳播福音的形式。

可以說,沒有福傳形式的變更,就不可能有福傳果實的收穫;倘若我們在不斷更新的世界中,面對人類新的問題,而不在理智上更深入地理解福傳,不在心靈上重新燃起福傳的熱情,以及不在方法上合宜與適時地加以更新的話,我們的信仰便會冷卻,甚至死去,正如保祿宗徒所說的:「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 16)。正是由於認識到這點,並意識到當代社會與教會情勢之變遷所帶來的挑戰,近代教宗們才大力倡導和推進「新福傳」。尤其在教宗方濟各看來,新福傳應是革新當代教會的動力和方向3

 

一、當代教會的挑戰

廿世紀無疑是世界發生巨變的世紀。隨著世界的巨變,教會也相應地在重重困難中和幾經掙扎後,召開了梵二大公會議,以改革教會,「適應時代」(aggiornamento)。梵二亦使教會發生了巨變;在某種程度上,它所撼動和改革的,是厚實而沉重的整個中世紀模式。「梵二精神」不是教會的「新」精神,而該當是教會應恆常具備和活出的精神與事實。這就是為什麼在梵二召開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教會依然強調和推薦梵二的原因。

時過境遷,梵二時期的社會與教會環境,與今日相比,又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面對這個慣用「後現代」來形容的時代,今日教會還需繼續自我調整和更新,好能以在當代人看來可信的、可理解的和可被接受的方法,來對他們宣講福音,以使永恆的福音能為當代人的生活提供實際的意義。

當前的社會狀況顯示:各種久以建立的系統,都面臨被「解構」的危機;理想和集權主義已普遍遭到摒棄;傳統不再獲得年輕一代的信任和尊重;文化和宗教的多元化還未達致和諧與穩定;家庭破裂的指數持續上升;全球化在建造「地球村」的同時,卻加重了經濟的失衡;通訊、網路科技的超速發展,反向地異化了人際;環境問題不斷惡化;自然資源日益匱乏,並因此時常造成國際衝突;恐怖主義越來越猖獗;世俗化、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對人心的侵蝕不斷加深;人們對終極關懷失去了興趣;而神則被越來越多的人放逐在久遠的神話裏……

在這樣的社會裏,教會的狀況亦不容樂觀:基督信仰在有著悠久基督信仰傳統的國家裏極速衰落;教會的重心雖已從「歐洲」走向「第三世界」,但第三世界卻還無力支撐起整個教會的革新與發展;聖召在各地嚴重缺乏;神職人員的各種醜聞層出不窮;眾多基督徒的思想都受到相對主義和世俗化的侵蝕;教會機構臃腫、落後,教廷改革困難重重;全球的牧靈工作普遍呆滯不前;信仰的傳遞已經斷代,而福傳的力度卻遠遠不夠……我們還可以繼續拉長這個清單。教會遭受的這些危機,並不全在於社會的問題,更多的是由於自己缺乏危機意識和沒有做出相應的變革及應對策略。

大致說來,今天有兩種關於福傳的頗具影響力的極端觀念,在上述情形下,明顯成為問題:

第一種是傳統型的,依據此觀念,福傳主要在於「拯救人靈」;藉著洗禮加入教會和對教義的明確承認,是得救的不二法門。這是個護教式的套路,它所突出的是初傳、認識真理(天主教教義),以及教會作為真理之唯一擁有者的主導地位。而與此相對應的福傳方法,自然是以要理講授為主,而且講授的前提是別人得主動找上門。對這樣的講道者來說,慕道者的「信」,以理智上的認同為主。既然教會是真理的擁有者,既然是別人應該完全接受教會的觀點,那麼講道者就無需關注和在乎聽道者的背景、問題、想法和感受,因為無論他們怎麼樣、怎麼想或有什麼感覺,都得放下自己,接受教會的信仰---得救的必經路途。顯然,習慣了文化與宗教之多元性的、批判思維極強的,以及對教條和權威極度反感的當代人,肯定無法接受此種給人高傲、絕對和自我中心之感覺的態度。

另一個極端,正好與傳統型的相反,是激進型的。所謂激進,是指在理論上,這些人有相對主義傾向,即認為耶穌基督的救贖不是唯一和普遍的,其他宗教信徒的得救不必要經過基督和教會,因此福傳在本質上是無意義的。雖然這種思想與基督信仰大相逕庭,但持此思想者的信仰態度和風格,卻受到其他宗教和非信仰者的歡迎,因為他們盡力與後者和平共處、相互尊重,一起在倫理、人道等範圍內協力合作。儘管這種作法在形式上似乎值得推崇;但由於它一方面相對化了基督的救贖及教會的信仰,另一方面在其建設社會---地上天國---的專注和投入中,撇棄了基督信仰最基本的末世性質,它終究與基督信仰和福傳宗旨相去甚遠。

所幸的是,上述兩種極端並不那麼普遍;比較普遍的是冷淡式、維持型的信仰狀態。在牧者們身上,這種狀態的表現,就是缺乏福音意識;其整個牧靈方案,都只為信者設計,即使有慕道班,也是守株待兔,與傳統型作法沒有太大區別。這樣的牧者,多呈現出四平八穩的管理者姿態,而非充滿熱情的福傳者。在平信徒身上,這種狀態則表現出信仰的私人化特徵:信仰只是他們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而他人無論怎樣,也與他自己的信仰無關。在這種情況下,信仰就像他的某種義務,只要完成了(比如參與了主日彌撒),就算完事大吉。

不論是此種普遍的、還是上述兩種極端的現象,都使教會無法展現其存在的本質,甚而讓教會變得死氣沉沉、信者日減。這就促使我們不得不以新福傳來變革;這種變革,要求我們不單要對傳統的傳教神學和牧靈神學進行反思,還要求我們在實踐上做出新的調整。可以說,如此的變革要求,為新福傳提供了作為獨立之神學課題的研究空間,因為新的處境要求它無論在對其實質、還是實踐的神學思考上,都應該有新的探索和發展。況且,教會對福傳之概念的新近理解,已為新福傳神學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二、福傳概念的涵義

「福傳」這概念來自聖經,其字面意義是「傳布喜訊」。4

在舊約裏,所謂「喜訊」,起初主要指國家或個人值得喜慶的事,如國王登基、戰鬥勝利、敵人敗退等;後來在先知們的宣報中,喜訊被賦予宗教意義,即充軍的結束、天國的來臨、終極的安慰、萬民的皈依等5。在新約中,名詞「福音」和動詞「福傳」都關涉到耶穌基督的救贖:大致說來,前者指耶穌基督本人及其所宣報的天國喜訊;後者指對基督事件及其所帶來的救贖的宣報。本書將會深入闡述聖經中的福傳概念;但在此,我們只想簡單地指出福傳概念在歷史中的發展脈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名詞「福音」和動詞「福傳」都源自聖經,但作為名詞的「福傳」(evangelization)卻不見於聖經,而且在天主教會裏也出現得很晚。根據斐西切拉總主教的說法6,首次使用「福音的」(evangelical)這個形容詞的人是伊拉斯謨 7,他當時是用來指路德宗的狂熱形式。

由於新教的「唯獨聖經」理論及其對動詞「福傳」(evangelize)的頻繁運用,特利騰大公會議時期的天主教為與之區別開來,更喜歡用「傳教」或「使命」(mission)來指福傳工作。十八世紀時,新教開始重視傳教,從而開始使用作為名詞的「福傳」(evangelization)。但天主教繼續為保持自己的獨特性,仍舊避免用這個詞。直到 1950年代,由於教理的復興,天主教才開始用名詞「福傳」來指教會對福音的宣講。可是在此之前的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裏,「福音」一詞只被用過 1次;而無論是作為動詞,還是作為名詞的「福傳」,都從未被提及。相對於梵一,梵二有了巨大的變化;在梵二文獻裏,「福音」出現了 157次,作為動詞和名詞的「福傳」分別出現了 18 318

真正把「福傳」這名詞在天主教會裏推廣開來的,是教宗保祿六世。他在 1974年召開了以「福傳」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並在該會議之成果的基礎上撰寫和頒布了《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勸諭。

此次世界主教會議所遇到的困難之一,便是對「福傳」的統一定義;教長們所給出的不同意見,表明它涵蓋著豐富且複雜的意義,正如該會議的「藍皮書」的結論所說明的:「事實上,今天,『福傳』這個詞的意義並不明確,而且可能有很多意義。在梵二前,它普遍指宣道使命或者初傳(kerygma---針對非基督徒的首次有關得救的宣講」。

在梵二期間,它在許多文件裏依舊保持著上述意義:如《教會教義憲章》17號和《教會傳教工作法令》6號。但在《教友傳教法令》21929號及《司鐸之培養法令》 5號裏,「福傳」一詞更多地是指有關天主聖言的一切形式的使徒工作。

在梵二之後,人們習慣用「福傳」一詞來指教會的全部使命,即教會為宣講、建設天國,以及為引導它走向成熟而進行的一切活動---過去,梵二則用「使徒工作」(apostolate)來指稱這些活動。梵二期間的某些教長,就是在後一個意義上使用「福傳」一詞的,並在用於指導世界主教會議之進程的文件《工作工具》(lInstrument de travail24號中,如此運用它:不過,文件也明確指出:「對福音的宣講,是『福傳』一詞的首要意義」9 有鑒於「福傳」之意義的複雜性,當時參加世界主教會議的沃蒂拉樞機(後來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建議給福傳一個整合性的定義10。該建議為教宗保祿六世所採納;他在《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勸諭 24號這樣說:

       「福傳是由各種不同因素所組成的複雜進程,諸如革新人類、見證、清楚的宣講、內心的皈依、加入團體、接受標記及使徒工作。這些因素可能看似矛盾,甚而彼此互相排斥;但事實上,它們是互助互補、相得益彰的。每個因素都與其他因素相呼應。上屆全球主教會議的價值,就在於不停地邀請我們將這些因素互相協調,而不是彼此對抗,以便全面地瞭解教會福傳活動的真諦。」

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裏,肯定且發揮了福傳的這種整合意義;新福傳神學的根基,也正在於此種整合意義。

然而,在確定新福傳神學之出現的條件和基礎的同時,我們也許有一種感覺:建基於上述定義的新福傳神學,與傳教神學和牧靈神學似乎是重疊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建立一門新的神學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釐清三者之間的區別。

 

三、三門學科的區別

(一)牧靈神學

牧靈神學,在廣義上也叫實踐神學,其研究對象是教會的整體行動。由於教會---基督的奧體---是作為先知、司祭和君王來行動的,實踐神學便包括對這三個方面的行動的研究。

教會的先知行動,乃為完成「你們要使萬民成為門徒」的命令。由於這個行動有多個面向,對此行動不同面向的研究,就形成了不同的學科,諸如傳教神學、宗教教育(教理講授等)、宣講學,新福傳神學也包括在內。教會的司祭行動,主要實現「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的命令,對此行動的研究有禮儀神學、聖樂學、宗教藝術等。教會的君王行動,主要是由「我的羊聽我的聲音」和「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這兩句話所引導的,研究此行動的學科有教會法、教會管理學、靈修神學、牧民心理學和狹義上的牧靈神學。

而所謂狹義的牧靈神學,則是指對普遍意義上的牧靈本身所做系統性的神學思考,它針對的是信友生活。當我們說新福傳神學彷彿與傳教神學和牧靈神學相似時,指的就是狹義的牧靈神學。

至於廣義的牧靈神學,目前比較權威和全面的定義,當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我給你們牧者》勸諭 57號中所給予的:

       「牧靈或實踐神學是有關教會的學術思考,是對藉著聖神的德能,在歷史中天天建立的教會的思考,因而是對作為『救恩之普遍聖事』的教會的思考,對作為耶穌基督之救贖的活生生的標記和工具的教會的思考;而這救贖的標記和工具,是在聖言、聖事和愛的服務中所展開的。

        牧靈神學不僅是一種藝術,也不僅是勸誡、經驗和方法的合成。由於它從信仰裏領受了教會在歷史中的牧靈行動的原則和標準,它完全具有正當的神學地位 ……在這些原則和標準中,特別重要的一個,是以福音辨識社會文化和教會的情況,即牧靈行動在其中展開的情況。」

 

(二)傳教神學

       若說狹義的牧靈神學向度是對內的,那麼傳教神學的向度則是對外的。傳教神學(missiology),源自拉丁語 missio,意為受派遣,或使命11。使命本來指耶穌基督被聖父派遣去拯救人類的使命;後來基督又派遣教會來繼續其使命(參:若廿 21~23)。簡單地說,傳教神學所研究的,就是教會從基督那裏所領受的傳教使命;用拉內的定義來表述:「傳教神學是研究教會如何在缺乏基督臨在的社會環境裏,初步實現自己作為天主臨近的記號和工具,它是一種神學性和規範性的學問」12 。新教把這門學問稱作「宣道學」,因為新教強調以宣講的方式來完成教會的使命;而在天主教會裏,「宣道學」更多地是指關於講道行為本身的學問。

我們可在拉內的定義裏發現傳教神學的研究重點,即如何使天主的救贖「在缺乏基督臨在的社會環境」裏,或在非基督徒中間(ad gentes)實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傳教」這個詞的中文翻譯,反映出傳教神學的一種傳統意識形態,即教會的使命在於建立教會,因為透過洗禮加入教會是得救的不二法門,即所謂「教會之外無救援」。這種觀念在當代傳教神學的發展中已被提升,本書將在第二章提及這點。

 

(三)新福傳神學

既然牧靈神學旨在研究教會之先知行動向內的幅度、傳教神學旨在研究她向外的幅度;那麼,新福傳神學的位置在哪裏呢?本書將在第四、五章中,有關新福傳的論述中說明。

新福傳這個概念,是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明確提出的,其原始的根基是教宗保祿六世的《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勸諭。後來教宗本篤十六世成立了宗座新福傳委員會,以推動和督導新福傳,並召開了以新福傳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教宗方濟各上任後,經過修改和補充此次世界主教會議所確定的文獻,頒布了《福音的喜樂》勸諭,使新福傳從此有了權威而系統的神學基礎和實施方案。

概括地說,近代教宗們把新福傳看作是革新當代教會,使教會更能活出其存在之本質的動力、方向和方法。作為一種動力,新福傳一方面在於信徒福傳的「新熱情」;另一方面在於它是匯聚教會之全部力量的渠道。新福傳的這種聚集力,是它整合範式的一種表現;它不但為教會的革新指出了方向,也為新福傳本身提供了特別的教會學的神學基礎。

在實踐層面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新福傳是對傳教和牧靈的整合;而新福傳神學所思考的,就是如何讓牧靈轉型為以福傳為導向的牧靈。新福傳神學的這種整合,不會取代傳教和牧靈神學繼續存在的合理性,因為此二者的研究範圍是清楚界定的;反之,傳教和牧靈神學的研究成果,將會促進新福傳神學更深入的發展。

事實上,教會早已意識到此種整合的需要,比如教宗本篤十六世就在《上主的話》勸諭裏說:「教會絕不可把她的牧民工作,局限於已認識基督福音的人,以『維持現狀』,向外傳教是教會團體成熟的明顯標記」(95號)。這種整合性的福傳實踐,自然要求「新的方法和表達方式」。

總之,無論是在神學理論或實踐典範上,新福傳神學都具備了作為一門獨特的實踐神學的條件。雖然在教會歷史上,實踐神學與實證(或歷史)和系統(或思辨)神學長期分家;但在初期教會和教父時代,它們是整合在一起的。當代神學重新意識到這種整合的必要和現實性,有鑒於此,本書將試著從整合的神學視野,展開對新福傳神學的探討;期許這一整合,能為教會新福傳的新契機,帶來新的氣象。

 --------------

1《宗徒大事錄》顯示,教會起初只有猶太基督徒,連伯多祿也曾認為外邦人必需通過受割損皈依猶太教,才能受洗為基督徒。但他在約培的神視,及後來由聖神引導為科爾乃略全家領洗的經驗(宗十),改變了他的態度。及至後來由於保祿等人為外邦人付洗而引起爭論時,伯多祿便以教會首牧的身分,在耶路撒冷會議上決定向外邦人開放(宗十五),使得教會從此成為「大公教會」。

2教宗保祿六世,《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勸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救主使命》通諭;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勸諭。

3參: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 27號。

4如:依五二 7,六一 1;宗五 42;哥一 23等。

5參:〈福音〉《聖經神學詞典》(臺北:光啟文化, 2007四版),689頁。

6參:Rino Fisichella, La nouvelle evangelisation (Paris: Salvator, 2012), pp. 28~29.

7 Erasmus Desiderius (1469~1536),荷蘭文藝復興時期學者,羅馬天主教神學家。他試圖使古代的古典經文復興,恢復基於《聖經》的樸素的基督教信仰,消除中世紀教會的一些不當行為。他被視為十六世紀最偉大的歐洲學者之一,作品包括《箴言》( 1500 1508---希臘及拉丁箴言的評注合集),《基督教騎士手冊》(1503)和《愚人頌》( 1509)。此外,他還編輯了許多古典作家著作、教父作品和《新約》。

8參:Avery Dulles, "Pourquoi les catholiques n'evangelisent pas et pourquoi ils doivent le faire?", America, 1er fevrier 1992, pp.52~59, 69~72.

9 "Le Document bleu", L’Eglise des cinq continents. Bilan et perspective de l’evangelisation. Principaux textes du Synode des eveques. Rome, septembre-octobre 1974, pref. du cardinal Francois Marty, pres. et trad. de Jacques Potin et Charles Ehlinger (Paris: Le Centurion, 1975), p.160.

10參:同上, 148頁。

11參:柯博識,《傳教神學》(臺北:光啟文化, 2004), 5頁。

12 Karl Rahner, ed., Handbuch der Pastoraltheologie (Freiburg: Herder, 1996), p. 50. 轉引自柯博識,《傳教神學》,17頁。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