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地標─依納爵式的內心之旅
Landmarks: An Ignatian Journey
書號 : 205328
原著 : 瑪格麗特‧席爾芙,Margaret Silf
譯者 : 倪淑蘭
定價 : 320元   
頁數 : 320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4/6
版次 : 初版三刷
ISBN : 978-957-546-785-2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什麼時候我們會需要地標?通常是走迷了路、或是不確定要從哪裡開始、想要確定自己是否走對方向、或是想知道離目的地還有多遠……地標能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哪兒、確定方向、帶著信心往目的地前進。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會渴望知道:我是誰?我為什麼來到這世界?要怎樣活出這一生?如何活得自由、充滿希望、看得清未來的方向?又要怎樣面對錯誤、卡住、或是從依戀中得解脫、免於「墮落」?怎樣能在生活中體會到上主對我的愛、認識祂、渴望跟隨祂?

本書提供方法,讓你從自己實際的生活經驗中,透過依納爵式的靈修,有如跟隨羅盤般地辨識出自己內心的地標,找出那些大哉問的答案,與自己、與上主相遇。
這些地標,也是作者在生活中實際運用依納爵靈修的經驗分享,並以極具價值的圖解,讓人更易領會。每章均有祈禱與省思的練習,可個人單獨使用或做團體聚會的材料。
透過這些方法,你會發現在每個時刻,每個情境中,都可以找到與自己、與上主相遇的線索,不論是在家、在工作、在花園、在市場,或是在洗澡的時候!

但你得親身使用它,地標才會發揮作用!

 

胡淑琴修女(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專任教師)
杜斐然神父(依納爵靈修中心專任靈修輔導)
張令憙女士(依納爵靈修中心編譯及靈修輔導)
誠摯推薦

相關推薦書籍

天主與我──祈禱:意識到天主與我的關係
God and You: Prayer as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楊黎芳
定價:180元

祈禱3階段:從相識到相愛
Experiencing God: The three stages of prayer
原著:多瑪斯‧格林 / Thomas H. Gree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60元

避靜、祈禱與分辨----依納爵神操101問答
A Way to the Desert :101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Retreat, Prayer, and Discernment The Ignatian Way
原著:拉蒙‧鮑狄斯塔 / Ramon Maria Luza Bautista, S.J.
譯者:謝詩祥、鄭兆沅
定價:280元

英國平信徒暢銷書作家。具英國英美文學碩士學位,曾於德國擔任翻譯。接受耶穌會的培育,近十年在亞洲與世界各地帶領避靜以及依納爵神操工作坊,頗負盛名,並提倡打破宗教藩籬的普世小組聚會。行文平易近人,文采生動,引導人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遇見天主,著作頗豐,中譯本有《生命的地標》、《祈禱的探險》、《徒步旅行》。

作者相關書籍

生命的地標─依納爵式的內心之旅
Landmarks: An Ignatian Journey
原著:瑪格麗特‧席爾芙 / Margaret Silf
譯者:倪淑蘭
定價:320元

祈禱的探險──依納爵式的觀察和體驗
Taste and See: Adventuring into Prayer
原著:瑪格麗特‧席爾芙 / Margaret Silf
譯者:譚璧輝
定價:380元

徒步旅行:跟著耶穌練習愛與被愛
Wayfaring: A Gospel Journey Into Life
原著:瑪格麗特‧席爾芙 / Margaret Silf
譯者:張令憙
定價:360元

推薦序
在張力中成長/胡淑琴
走向內在的自由/杜斐然
讓天光透進來/張令憙


前言

序:沙拉碗

開始之前

會見嚮導

第一章:我身在何處?我活得如何?我是誰?

第二章:十一對牛

第三章:哪裡出錯?

第四章: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五章:蕁麻田與玫瑰園

第六章:內在羅盤

第七章:最深的渴望

第八章:為什麼祢不答覆我的祈禱

第九章:上癮症?

第十章:你別拉住我不放

第十一章:認出敵人;信賴朋友

第十二章: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真理?

第十三章:更清楚地看見祢……

第十四章:更親近地跟隨祢……

第十五章:更加愛祢……

謝主曲285

前言

  我不知道有哪家出版社敢對讀者提出這樣的保證:讀完之後不滿意可退書還錢。但我認為達頓、朗門與陶德(Darton, Longman and Todd)出版社可以放心地對本書提出這種前所未有的保證。

  如果有人問:「什麼題材對你最有吸引力?哪一種題材你最不熟悉?」所有的人一定都會說:「我自己。」如果有讀者對這個答案感到退縮,可以自問:「如果我經過一群人旁邊,聽到他們提及我的名字,我是否會豎起耳朵仔細聽?」「我是否曾以焦慮的心情等候考試或檢查的結果,不管那是學業上的、醫療上的或是工作面試?」「當我看照片時,如果某些照片有我,我是否會對每張照片都一視同仁?」「我對別人所花的時間是否像我照鏡子看自己的時間一樣多?」「如果我真的認識自己,為什麼會對自己有這種不成比例的興趣?」

  本書所檢視的,是每個人最基本的問題,無論其種族、文化、宗教、身分、地位。「你身在何處?」「你活得如何?為什麼會這樣?」「你是誰?」這些基本問題早在十六世紀就已被聖依納爵(St. Ignatius Loyola)探索過,這位西班牙巴斯克人(Basque)所寫的《神操》(The Spiritual Exercises),提供方法,讓人能自行找出這些基本問題的答案。他的朋友納達爾(Jerome
Nadal)曾問他《神操》適合什麼人看?依納爵回答:「適合天主教徒、新教徒、異教徒!」本書也有類似的普遍性。

  我非常熟悉《神操》。儘管過度熟悉並未帶來輕視,卻會對其他有關依納爵神操的書籍感到厭煩。但在閱讀本書時,我不曾感到厭倦,反而以愉快的心情跟著席爾芙女士探索,在今日使用四百多年前依納爵為我們建立的地標。它們是里程碑,而不是支撐無法移動的避難所的大梁,好使所有讀者在那裡找到保護。本書鼓勵讀者更進一步地探索,並在每一章的結尾提供各種練習,讓讀者們可以自行發現答案。

  本書寫得淺顯易懂、平實質樸,不賣弄術語,卻充滿希望與鼓舞的語氣,還包括富有想像與有助理解的插圖。依納爵把《神操》視為一種方法,幫助我們看見並找到上主的旨意。以作者的話來說,有時候尋找上主的旨意「彷彿是在無形的圓靶上擲鏢」。在本書中,她幫助我們在自己的內心找到上主的旨意,而這個旨意不僅是為了我們個人的好處,也是為了所有人類、所有受造物的福祉。

 傑拉‧休斯神父
(Gerard W. Hughes, S.J.)
1997年

 

 第三章
哪裡出錯?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探索這個不好回答的問題:「我是誰?」「我真正的內在核心是什麼樣子?」「究竟是什麼塑造了我這個人成為今天的樣子?」希望在這些探索中,你發現到天主在一切使你成為「現今的你」的事物中,以及在那些將會繼續塑造你成為「真正的你」的所有事物內,祂一路留下的線索。

  然而我們所在之地似乎是個破碎的世界,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和生命之源隔絕、和真我及他人疏離之苦的破壞。今天,我們每個人在回首過往時,看來好像是一連串破滅的夢想與破碎的希望。也或者,我們隱藏的天主種子,充其量只不過變成了中年的「沙發馬鈴薯」而已。

  究竟哪裡出了錯?是否用一個簡單的宗教術語「罪」就可以解釋一切,或是可以平撫來自內心深處的咆哮,我們深知事情錯得太離譜,再多的神學解釋也無法醫治我們?

  在《神操》的第一階段,依納爵邀請朝聖者反省 ── 我們可以稱之為─ 問題的規模。從真實生活經驗的角度來看,「墮落」一詞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天主正是透過「墮落」、超越「墮落」,來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或者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打從心裡認清(而非僅是腦袋的認知),我們的破碎以及和天主遠離的事實,真是一種椎心刺痛的經驗。只有當我們也同樣深刻地感受到天主對我們無條件的愛,有如溫柔的庇護之手,像捧著一隻受傷的小鳥一樣,捧著我們的破碎,否我們無法進入那種經驗。

  發現在內心的上主種子、注意生命之旅的閃耀意義、愈來愈覺察到上主不斷地臨在於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中,這些只是數個讓我們對上主無條件的愛愈來愈開放的可能,即使我們同時必須直接面對自己墮落的本質和受造界墮落的程度。

  我從自己的生命之旅領悟到一些比喻,曾幫助我將上主對我們自由流瀉的愛,與被禁錮在自己與這個世界的破碎中的我們,連結在一起……

四十六號水閘

  許多年前我工作的地方離特倫特和墨西運河不遠。午休時我會在附近漫步,下走到運河邊的曳船路,沿著運河散步一會兒。在那些日子,工作上的壓力比較小,我們把延長的午餐時間視為理所當然的奢侈。

  在快樂的回憶和我發現今日之我的那個地方,總是有各種不愉快穿插進來,包括失去那份工作,以及相對而言,那份工作曾經給我的安全感。不可否認,有些不愉快是我自己造成的。而有些則是隨著年歲增長,如同傳染病一樣,生命以這種方式或另一種方式,帶給每個人的創傷。

  然而,不知道是出於巧合(或是天主的安排?),我最近又回到那裡,因為我此時的主管(一位代理商)派我去。回到過去的工作場所,我曾經是那兒的「永久」員工,而今卻是去執行一個短期合約。某天午餐時間,外頭陽光普照,我決定以約雇員的身分,冒險晚到半小時,因為我突然有股衝動想要重回記憶中的田野,再看看曾經走過的曳船路。這個散步,是從煩擾的當天偷得的時光,卻成為祈禱,提供我觀看自己生命之旅的角度,永遠地改變了我對事情的看法。

  那天是個美好、溫暖舒服的十月天。雲朵快速地劃過淡藍的天空,水閘的大門旁,棕色落葉已堆成小丘,時而隨風飄移。標示上寫著四十六號水閘,那裡是我的休憩之處,給我空間,可以遠離辦公室的種種不真實。那天時陰時晴,陽光溫暖了我的心,我像是因為愛人的碰觸而活了起來。「我所賜給你的平安」,那無聲的話語回響著,「不是這世界所給的。」

  時而有運河窄船來到水閘。我驚異地看著這溫柔的水流,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如此平靜,從在我所坐的地方與水閘的幾尺之間,藉由落差竟然可以瞬間產生力量,舉起上噸重的鋼鐵。當我看著這景象時,我知道天主也在對我做同樣的事。祂的聖神在我內心的景觀間毫無障礙、溫柔地流動著,而當我向祂的力量求援,祂可以將我從拘禁的深淵提拉到祂愛的高峰,釋放我,好讓我繼續我的旅程,由這脆弱的水流承載,這水流看似稍縱即逝、卻是永恆地流動著。

  我讓微風輕撫著,風兒也告訴我同樣的真理。是微風在告訴我,在我的周遭有空氣。當它被暴風與氣流攪動時,我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的風很輕微,溫柔的力量將雲朵輕拂成有趣的圖案,吹過枯葉時輕輕地沙沙作響。然而這風攜帶著明年春天的種子,風中的每粒分子含著我所需要的氧氣,讓我活著。這些隱形的力量是多麼大啊!存在於風中、水中,斑斕閃耀著的陽光,充滿著足以讓整個宇宙運作的力量,同時也帶著愛,那愛能夠──也渴望──碰觸我的心,使我得到平安?

  不過我的午餐時間實在是拉長得太久了,我起身準備回去,經過一個沉思中的漁夫,他肯定也是在尋求自己的平靜。走過位於運河旁的酒吧,它旁邊立著告示,上面寫著:僅提供四十八小時的碇泊。在這個禮拜,這個告示也放在我的生命中。現在的我,以約僱人員的身分,回到曾工作多年的地方。每天坐在不同的辦公桌前,得視哪邊有空位就坐在哪裡。連筆記型電腦也是借來的,插上找得到空位的插座。我幾乎不認識這個地方的任何人,也幾乎沒有人認識我。狐狸有穴,飛鳥有巢,但約聘人員沒有地方為她的筆電插上插頭,就算找到插頭,也不能超過四十八小時的停泊!

  這些都反映出我內在深處無家可歸的感覺,但在今天,這感覺已不再干擾我。事實上,它激起了我深刻的渴望,想要去接觸那流動著生命、溫柔力量的水與空氣,和那穿越金黃樹葉,溫暖我心、使我喜樂的陽光。我不能抓住水或是握住空氣,也不能儲存陽光,正如同我不能確定明天的工作在哪裡。然而這四十八小時的停泊卻成為恩寵,比起我以前視為可以停靠的港口(那些很有組織的、結構的)都更真實。在流動中有著平安。可能不是我所尋覓的平安,不是依靠我自作聰明的愚昧智慧,但卻是天主在我眼前擺上的平安,藏在那大智若愚的落葉景象中,落葉在水上停留片刻,流過四十六號水閘,消逝無蹤。

  這些都是對天主無條件之愛的真實經驗與具體感受。

 雖然有上述的領悟,但這個在四十六號水閘的午餐避靜,更深遠的影響是當我覺悟我覺得自己就像是隻停在閘道前的窄船,而水閘的門牢固地鎖著。由於我於閘門之前有著什麼毫無所知,離開閘門之後又有什麼也毫無頭緒,因此閘門內的這個小空間就是我的全部。信仰告訴我,有一條運河把我帶到這裡,而且還神祕地把我帶得更遠,然而在真實生活的感受中,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通常會感覺自己被關在一個很深很暗的牢房內,四面都是磚,我無法知道或想像有任何逃出的可能性。這是個毫無意義又令人灰心喪氣的
地方。如果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處境,我就好像是在檢查水閘上的每塊磚頭或石頭,彷彿那是我生活全部的舞台,希望在仔細的檢查中,能夠找出某種意義,或是何面對的方法。

  這個檢查牢房內每個磚石的過程,雖然讓我全神貫注,結果卻是全然徒勞無功,因為這舉動完全缺乏視野。除非你對運河有所認識,否則你無法知道水閘的用意。缺少了運河,小船真的就像是犯人,處在一個毫無意義的地方。但當你感受到運河的真實性,接受它,就會產生質變。水閘成為對的地方,是讓上主恩寵可以流入的唯一所在,把我提升到我該去之地,即使那表示和祂一起回家的路途上,我仍需要進入未知之境。

  提升我?或是貶低我?當我回顧時,有時可以看見那恩寵流進空洞的水閘,藉著水潮將我提起,讓我漂流到天主那裡,完全不需要自己費力。但有時情況卻好似完全相反。恩寵彷彿流光了,我感到在黑暗與潮濕的石頭牆中愈陷愈深,自己一個人孤單地面對最深的黑暗,直到上主把閘門打開,放我自由地繼續我的旅程。往上走或是往下流?無論是哪個方向,都會改變生命中黑暗的水閘禁錮經驗,使我們的生命之旅繼續前進,走向我們閉鎖的心所無法理解的、愈來愈寬廣的旅程。

  對我來說,我的墮落,好像是和失去視野有關。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我和生命的流動、上主的愛、唯一給我生命意義的泉源,完全隔絕。然而愛與上主的水流永遠都在那裡幫助我,即使我囚禁在自己的水閘內,不知道身在何處,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上主卻已經在操作水閘門,以祂的時間和方式,讓我預備好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