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經之風俗及典章制度
Les Institutions de l’Ancien Testament (vol.1)
書號 : 101055
原著 : 羅蘭德富,Roland de Vaux, O.P.
譯者 : 楊世雄
定價 : 320元   
頁數 : 272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1981/12
版次 : 五版
ISBN : 978-957-546-749-4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以色列人是遊牧民族起家的嗎?這對舊約有影響嗎?

安息年的意義是什麼?以色列人為什麼那麼在意律法?」

研讀聖經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對聖經的人物事故,典章 制度有具體可摸、身臨其境的認識和了解,特別是舊約聖經,因為寫作的年代久遠,文化懸殊,除非對其中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有所體驗,否則不易把握它的訊息。

本書為有興趣深研聖經者,在對於舊約的背景認識上,可以提供莫大的幫助。這是一部學術性的作品,但在許多地方它也有如一本平易的文化史讀物,帶領讀者穿越時空,一覽希伯來民族古代的風俗民情。

相關推薦書籍

天主與天主的肖像
Dieu et Son Image
原著:道明‧巴多祿茂 / Dominique Barthélemy
譯者:劉河北
定價:320元

羅蘭德富神父 ,Roland de Vaux, O.P., ( 1903-1971),法國籍, 天主教道明會會士,聖經學家。

作者相關書籍

古經之風俗及典章制度
Les Institutions de l’Ancien Testament (vol.1)
原著:羅蘭德富 / Roland de Vaux, O.P.
譯者:楊世雄
定價:320元

序言  010
譯者的話  011
作者第一版序  013


前言  016

第一篇 遊牧生活的延續

第一章 宗族組織  020
第一節 家族之組成  020
第二節 家族群體的形成,分裂及消散  022
第三節 家族的組織與由來  023
第四節 戰爭與Razzia  025

第二章 待客之道與避難法  027

第三章 家族的共融及血仇  028

第四章 以色列宗族組織的演變  030

第五章 遊牧風格的延續  031

第六章 先知的「遊牧理想」  032

第七章 勒加布人  034

第二篇 家庭生活狀況  

第一章 家庭  038
第一節 以色列家庭的型態  038
第二節 家庭內之合一與go'el   041
第三節 家庭生活習俗的發展   042

第二章 婚姻  044
第一節 一夫多妻制與一夫一妻制  044
第二節 以色列婚姻的型態  046
第三節 擇妻  050
第四節 訂婚  053
第五節 婚禮的慶祝  054
第六節 休妻與離異  056
第七節 私通與姦淫  058
第八節 為兄弟立嗣  059
 
第三章 婦女的地位與寡婦  062

第四章 子孫  065
第一節 多子多孫的期望  065
第二節 生產  067
第三節 命名  068
第四節 割損  071
第五節 教育  074
第六節 收養  077

第五章 繼承  079

第六章 死亡與殯葬  082
第一節 屍體的處理  082
第二節 殯葬  083
第三節 喪儀  085
第四節 喪食  086
第五節 哀悼  087
第六節 哀悼禮儀的意義  088

第三篇 民族制度與法律  

第一章 人口統計問題  090


第二章 自由居民的組成要素   094
第一節 社會發展  094
第二節 領導者  095
第三節 「地方的人民」  097
第四節 貧與富  099
第五節 僑居的外方人  101
第六節 傭工  104
第七節 手工藝人  105
第八節 商賈  106
  
第三章 奴隸  109
第一節 以色列有奴隸制度  109
第二節 外方人為奴  110
第三節 以色列人為奴  111
第四節 奴隸的數目及贖價  113
第五節 奴隸的生活條件  114
第六節 女奴  116
第七節 奴隸逃亡  117
第八節 奴隸之解放  118
第九節 官方奴隸  120

第四章 以色列人的國家概念   122
第一節 以色列與其他的東方國家概念  122
第二節 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124
第三節 君王政治的興起  125
第四節 兩國一君政體  127
第五節 以色列與猶大王國  129
第六節 充軍後之會眾  130
第七節 以色列是否有國家概念  131
 

第五章 君王的位格  133
第一節 立君  133
第二節 登基禮儀  135
第三節 君王的名號  142
第四節 賀詩  145
第五節 君王是拯救者  147
第六節 上主「收養」君王  149
第七節 君王與宗教  151
 
第六章 君王的家室  154
第一節 妻妾  154
第二節 地位最尊高的女主人  157
第三節 君王的子女   159
第四節 君王的臣僕  161
第五節 君王的守衛  164
第六節 君王的產業  165

第七章 君王的朝臣  169
第一節 達味及撒羅滿的大臣  169
第二節 家宰  172
第三節 祕書  173
第四節 御史  175
  

第八章 王國的政府  176
第一節 達味的王國  176
第二節 撒羅滿的行政區  176
第三節 猶大王國的行政區  179
第四節 以色列王國行政區  180
第五節 地方政府  181
 

第九章 財政與公共勞役  183
第一節 君王與國家之收入  183
第二節 君王的贈禮   184
第三節 什一之捐  184
第四節 徭役  186
 

第十章 法律與司法  188
第一節 法律集成  188
第二節 古老東方的法律   190
第三節 以色列法律的淵源  192
第四節 以色列法律的基本特色  193
第五節 君王的立法及司法權  197
第六節 判官與法庭  200
第七節 訴訟審理的程序  203
第八節 上主的裁決  205
第九節 刑罰  207
第十節 私仇與避難城  210
 

第十一章 經濟   214
第一節 土地所有權制度  214
第二節 家庭產業與大地主  217
第三節 財產轉讓的手續  219
第四節 託管與借貸   221
第五節 賙濟性借貸  221
第六節 抵押  223
第七節 作保   225
第八節 安息年 226
第九節 喜年  228
 

第十二章 時間  231
第一節 古老的東方曆法  231
第二節 以色列的曆法、日  234
第三節 月  237
第四節 週  242
第五節 年  245
第六節 一年之始  247
第七節 紀元  251
 

第十三章 度量衡  254
第一節 以色列的度量衡學  254
第二節 長度  255
第三節 容量  259
第四節 重量  264
第五節 貨幣  269


作者第一版序

  一個民族的風俗及典章制度是該民族視同習慣而遵行的社會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是民族自由選取的,也可能是出自某一權威的。民族中的個人隸屬於這風俗及典章制度下。風俗及典章制度支配家庭、政治及宗教等團體生活,也因此而顯示它存在的意義。風俗及典章制度會因時間及地域不同,而有所改變;在某些範圍內,也受地理環境或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然而,人的社會與植物及動物世界中的體有很大的差別;風俗及典章制度之改變常受人的意志在個人及集體方面的干預之影響。

  一個古老民族的生活秩序,不但與民族居住地域,而且也與民族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民族特有的生活秩序,顯示出民族的心理,以及該民族對於神、世界及人的看法。一個民族的風俗、典章制度、文學、科學、藝術及宗教同屬於該民族的文化;同樣的,該民族的文化也藉著它們來表現。歷史學家如果要了解並陳述從前的風俗及典章制度,就必須考研所有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夠直接清楚顯示過去風俗及典章制度的文獻;其次是先民遺留下的石碑、紀念物及廢墟等;這些遺物都有助於我們去了解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狀況,以及這種生活所產生的作用。

  由於以色列的風俗及典章制度的內容很廣,牽涉到的關係複雜,所以過去鮮有對風俗及典章制度做專門研究,通常只列為整體研究的一部分,如:凱特爾(R. Kittel)所著的《以色列民族史》(Geschichte des Volkes Israel)以及胥肋爾(E. Schurer)的《猶太民族史》(Geschichte des judischen Volkes)。然而,較近的研究,如比楞(J. Pirenne)的《希伯來典章制度》(Les institutions des Hebreux)1,則討論了以色列典章制度的歷史發展過程。在較早期,人們總是將以色列風俗、
典章制度的研究,置於「希伯來古物研究」(Antiquitates hebraicae)名下;而今日則把它置於考古學範圍內,如本擎格(I. Benzinger)的《希伯來考古學》(Hebraische Archaologie,1937),聶特協爾(F. Notscher)的《聖經考古》(Biblische Altertumskunde,1940)以及巴洛阿(A. G. Barrois)的《聖經考古學手冊》(Manuel d'Archeologie
Biblique
Ⅰ,1939;Ⅱ,1953)。風俗及典章制度研究在一些文化史的著作中,占有較大篇幅,如貝爾托肋特(A. Bertholet)的《以色列文化史》(Kulturgeschichte Israels,1919)以及派德爾森(J. Pedersen)的《以色列的生活及文化》(Israel, Its Life and Culture, Ⅰ-Ⅱ,1929;Ⅲ-Ⅳ,1940)。

  以上所提到的著作,都是很好的作品,本書曾多所援引,然而,本書的宗旨,乃在於對舊約的典章制度做一專門研究。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是聖經經文本身;但是,書中引有經文時,是以確實的釋經學及文學批判作為先決條件;這種批判也使我們知道這些經文的年代。風俗及典章制度是在歷史的過程中形成的,在本書的研究過程中,偶然也利用一些嚴格意義的考古學(古代遺物的研究),如果它所研究的東西,與當時的風俗及典章制度有所關聯的話,我們希望更深刻地了解以色列的生活秩序,所以必須將以色列與其鄰近民族做比較,尤其是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以及小亞細亞的民族;關於這些民族,我們有很多資料可供使用。此外,我們也不可遺忘了敘利亞以及巴勒斯坦的小城邦的風格及典章制度;關於這些城邦,我們多少也有所了解;在這些城邦中,有一些與以色列的定居地相比鄰,也有一些成立年代與以色列相同,而且互相之間接觸頻繁。

  本書只是要提呈對以下問題研究的成果。第一篇討論遊牧民族的生活習俗以及宗教組織,並追研它們所產生的影響;接著陳述家庭生活以及民族的制度及法律,以上是本書上冊的內容,下冊則討論軍事和宗教的典章制度。本書之撰寫,主要不是為了聖經專家,而是希望藉此提供一本完整的古經教科書,因此,故意不援引原典,並且捨棄某些專門的討論及註解。書中所陳述的課題以及論點中,有許多尚需進一步的說明;許多引以為先決條件的經文批判、文學批判及歷史批判之立場,讀者尚可加以討論。作者信任讀者。如果讀者中,有願意檢驗作者的論述,或是形成自己的意見,他可從書後,按照本書撰寫章次所列的書目中,獲得必要的幫助。這個書目不算完整,在較老的作品中,只列出未被新作品取代者;在新的作品中,只列出最值得閱讀者,以及作者在撰寫本書時所利用者;對於這些書的撰寫者,作者願致最高謝意,作者如此做,也同時把反對自己的武器,自願地交在讀者手中;因為作者在本書中所提的論點,是屬於作者自己的,而且與書目中的某些作者意見不同,有興趣的讀者可自己加以對照研究,並且加以判斷。

  本書的標題清楚地顯示出:我們討論的範圍只限於舊約時代,但是偶爾也對新約的某些觀點加以說明或補充。在古經研究中,風俗、典章制度只扮演從屬的角色,本書或許與讀者所尋求的古經學說及精神訊息離題甚遠。然而,讀者至少可感覺到本書內容始終與古經訊息有關,甚至時常是直接有關係的。家庭習俗,殯葬儀式,對外方人士及奴隸的認同,對於君王位格及職責的敘述,法律以及與天主所訂立盟約的特徵,都反映出宗教的觀念;這些觀念在禮儀中,則以很清楚的方式表達出來。選民的生活秩序是受選團體典章制度的濫觴與圭臬。這些聖化的過去是很重要,因為天主的聖言是活潑的,如果人能在他的生活環境中,聆聽聖言,則聖言定會在他身上產生更大的作用。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