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在中國的日子——紅頂戴、白鶴服,西方教士第一人

書號 : 207078
原著 : 李天綱,
譯者 : 
定價 : 160元   
頁數 : 12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08/11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636-7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湯若望,一個承繼利瑪竇傳教基礎,並將之推上高?的耶穌會會士。破天荒地以西方傳教士的身分,成為中國官場上的三朝元老。他服務於中國,行走於官場;曾經有過無與倫比的榮寵,也承受過殘酷的羞辱和折磨。而這一切的一切,正交織出絢爛的湯若望在中國的日子!

相關推薦書籍

巨人的一代(上)──利瑪竇和他同會的兄弟們
Generation of Giants
原著:喬治.鄧恩 / George H. Dunne
譯者:余三樂、石蓉 合譯
定價:280元

中國天主教史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原著:穆啟蒙 / Joseph Motte, S. J.
譯者:侯景文
定價:240元

作者相關書籍

目錄

航行 7
入華 27
宮廷 47
新王朝 69
「瑪法」 91
曆獄 107
垂範 119

航行

 

  德國人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義大利人利

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比利時人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並稱為明末清初溝通中西文化交流的「三大教士」。1915年,美國

政府出面開鑿的巴拿馬運河開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航線縮短上萬公里。為慶祝這一盛事,舊金山市把當年承辦的「世界博覽會」命名為「巴拿馬

──太平洋博覽會」。在這次華人稱之為「巴拿馬賽會」的「世博會」上,上海徐家匯土山灣畫院的畫家們貢獻了四幅水彩人物畫。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的都是精品,代表了各民族文化輝煌的一面,中西合璧的畫作上,光耀世界的四個人物就是:徐光啟、利瑪竇、湯若望和南懷仁。1

 

  明末清初,一個中國文化和歐洲文化密切交往的年代,出現許多可供後人緬懷的傑出人物。如今,在大學、研究院、教會和文化機構的講堂上,在任何一本重要著作的本文和註腳裡,一提起明末清初那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人們就會記起這些「梯山航海九萬里」來到中國,傳播中西文化的耶穌會士們。歐洲各民族迅速崛起的十七、十八世紀,是中華帝國相對停滯的明清時代,一批批碧眼濃鬚、高個隆準的「西洋人」,收起自己的「ABCD」,改口「之乎者也」,與中國儒生士大夫們應接交往。「和其光,同其塵」,他們小心地介紹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實事求是」地談「地球」,說「五洲」,議論天象,考訂經書,發掘「真理」,討論「聖學」。歐洲人介入宮廷糾紛,經歷王朝更替,與士大夫們品茶煮酒,縱橫比較中國的歷代皇帝和法王路易十四、俄皇彼得大帝

……這個中西會通的年代,光怪陸離,色彩絢爛,完全不同於「教科書」上那些枯燥乏味的歷史骷髏和軀幹。

 

 

 

  萊茵河,歐洲經濟和文化的神經中樞。法國「年鑒學派」歷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ebvre, 1878-1956)在《萊茵河》一書中說:從中世紀刀光劍影的「神聖羅馬帝國」,到「二戰」以後鑄劍為犁的新歐洲,萊茵河都是一條連接歐洲各民族軀體的血脈。159251日,湯若望誕生於這條歐洲大河之畔的德國名城科隆(Cologne)。2科隆城,一座由羅馬軍團開闢

的「殖民」城市,十六世紀時成為德意志的文化古城,一度被譽為「北方羅馬」。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之後,北方德意志公國紛紛叛離天主教。科隆人選擇忠於教宗,留在天主教。科隆城,萊茵河上的一道精神屏障,擋住了來自北方的「抗議」聲浪。因為強烈認同羅馬天主教的淵源,科隆以貢獻了眾多神父、傳教士聞名於世。科隆生產流行世界的「古龍」(Cologne)香水,還建造了一座與羅馬聖伯鐸、巴黎聖母院齊名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然而,中國人更加熟悉一位土生土長的科隆人,他就是很多清代宮廷傳奇作品中的「西洋教士」湯若望。

 

  十六世紀末葉,科隆的一個貴族家庭,貢獻了一位「遠方傳教」的耶穌會士。湯若望於1619年到達澳門,1666年在北京去世,在中國生活了47年,再也沒有回過歐洲。如果從16歲少小離家,前往羅馬求學算起,小若望在以後近60年內,斷飲了萊茵河的水,未曾再親近過科隆的土。科隆,成為湯若望書信往返中愈來愈遙遠的他鄉。據傳記作家魏特的考證,湯若望排行老二,父親亨利.得根哈爾得(Henrich Degenhard)在他離開科隆的時候已經去世。母親瑪麗亞(Maria Scheiffart von Merode)大約是在1621年湯若望到達中國以後去世的。因為他的哥哥若望.萊因哈德(Johann Reinhard)做了教區神父,家業轉由弟弟亨利.得根哈爾得二世繼承。3如果按孔子《論語》中「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教,湯若望未盡奉養扶柩之責,應該是個不孝子孫。但是按照天主教的「大公」觀念來看,捨棄親情,為神聖事業獻身是崇高的。在傳說中的東方「契丹之國」(Cathay,今譯國泰),在「天崩地解」的明清之際,湯若望事奉著崇禎、順治和康熙,成了跨了兩大帝國的「三朝元老」。不知道幽居在紫禁城內的湯若望對家鄉科隆還有多少印象,對家族大業還有幾分牽掛,可以肯定的是:湯若望愈來愈感到自己是一個四海為家、到處安身的異鄉異客。湯若望一直對身邊議論他「不婚、不宦、不黨、不孝」之人辯稱說,他事奉的是「大父」──眾生之父。400年前,湯若望按著天主教的教義,稱自己是一個「全球人」(Global Man)。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