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精采書摘
內頁試讀
每篇小品都值得你細細品味、慢慢咀嚼,
用心聆聽故事中所要傳達給你的訊息,豐富你的生命,淨化你的心靈。
本書囊括了佛教、基督宗教、禪宗、印度教、回教、蘇俄、中國等不分古今的故事。透過充滿禪機的一些實例、小故事及對話,將蘊含於日常生活中的奧理給烘托出來。內容逸趣橫生、耐人尋味,且發人深省,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書,也希望讀者能用心領受,從書中找到新的生命目標。
相關推薦書籍
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 S.J.)
印度籍天主教耶穌會會士,亦是一位靈修大師,多年來一直擔任靈修輔導並帶領避靜。其靈修觀融合基督信仰與東方生命哲學,雖以前者為依歸,卻遠超過任何宗教意識型態的藩籬。所著書種極多,擅長以耐人尋味且發人深省的幽默小故事,將蘊含於日常生活中的奧理烘托出來。作品有:《靈修新徑》、《弦外之音》、《慧眼禪心》、《相逢寧靜中》、《胡扯?頓悟!》、《愛的冥想》、《喬裝的默西亞》、《觀蛙》、《吟蛙》等。
作者相關書籍
譯者序/001
前言/003
1 如人飲水/006
2 天壤之別/007
3 鳥兒之歌/008
4 刺/009
5 象和鼠/010
6 皇家之鴿/011
7 救魚記/012
8 河中的鹽和棉花/013
9 找驢的人/014
10 靈修/015
11 小魚兒/016
12 你聽到鳥兒歌唱嗎?/018
13 砍柴/020
14 竹/022
15 持續的意識/024
16 永恆的現在/025
17 廟鐘之聲/026
18 聖言成了血肉/028
19 人偶/029
20 找錯地方/030
21 天問/031
22 標籤/032
23 公式/034
24 探險家/035
25 聖道茂封筆/037
26 受苦的苦行僧/039
27 智慧的音符/040
28 你在說什麼?/041
29 魔鬼和同伴/043
30 那魯定之死/044
31 考驗信仰的骨塊/046
32 善人因何致死/047
33 師父不知/048
34 他的眼神/049
35 埃及陵墓裡的小麥/051
36 修正聖經/052
37 盲者之妻/054
38 職業性的迴響/055
39 專家/056
40 鴨湯的湯/057
41 河怪/059
42 毒箭/060
43 嬰孩不哭了/062
44 猜/064
45 正義的號角/065
46 賣河水/066
47 一枚胸章/068
48 那魯定遊中國/070
49 印度宗師的貓/071
50 禮儀裡用的衣袍/072
51 蒲公英/073
52 不要改變/075
53 我的朋友/077
54 阿拉伯的慕道者/079
55 三對三/081
56 祈禱也有危險/084
57 求/086
58 命是活出來的/088
59 祈雨/090
60 殘廢的狐狸/091
61 充當食物的天主/093
62 五名僧侶/094
63 升級/097
64 希臘哲人
──狄奧真尼斯/099
65 不平則鳴/100
66 真理店鋪/101
67 窄路/103
68 偽善人/105
69 夢約/106
70 好極了/108
71 真假難辨/110
72 金鷹/111
73 小鴨子/112
74 鹽娃娃/113
75 我是誰/114
76 叨絮不休的愛人/115
77 拋開「我」/116
78 無而為有/117
79 禪師和基督徒/118
80 安慰魔鬼的話/120
81 罪莫大於毀謗/121
82 和尚與女人/122
83 靈修心臟病/124
84 認識基督/126
85 耶穌的目光/128
86 金蛋/130
87 好消息/132
88 強尼葉和理髮師/134
89 長子/136
90 老婦人的信仰/139
91 愛與健忘/140
92 蓮/141
93 烏龜/143
94 越規/146
95 黑白斑紋的人/148
96 聾子賞樂/150
97 富有/151
98 知足的漁夫/152
99 七罐金子/154
100 現代生活的寫照/156
101 人生過客/157
102 烏鴉的天空/158
103 誰偷得了月亮!/159
104 寶石/160
105 隨遇而安/161
106 世界宗教展示會/163
107 差別/165
108 耶穌觀賞足球賽/166
109 宗教仇恨/168
110 攻與守的祈禱/169
111 意識形態/170
112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172
113 馴服了的叛徒/173
114 迷途羔羊/175
115 完美的蘋果/176
116 女奴/177
117 孔夫子/179
118 令人喜悅的過錯/180
119 椰子/181
120 歌聲洋溢廳堂/182
121 感謝與答應/184
122 西滿伯鐸/186
123 撒瑪黎雅婦人/188
124 依納爵‧羅耀拉/189
1 如人飲水
一名弟子向他的師父抱怨道:「您講故事時,從不解釋其中涵義。」
師父答道:「如果一個人把咀嚼過的水果遞給你,你會樂意吃嗎?」
無人能為你尋得所要的涵義,即使是師父也不能。
2 天壤之別
有人問苦修者──烏為:「上天的恩典帶給你什麼呢?」
他答道:「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朝不保夕的人。」
來者又問:「這豈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嗎?」
烏為接道:「雖然知道,但並非所有人都感受到。」
無人會在「酒」字的理解中沉醉。
3 鳥兒之歌
幾位弟子對天主滿腹疑問。
師父道:「天主是未被認知而且是不可知的。一切有關祂的言論和針對你們
問題的答案,都曲解了真理。」
弟子不解,道:「那麼,您為何還談論祂呢?」
師父道:「鳥兒為何歌唱呢?」
牠不唱,是因為有話要說;牠唱,是因為有一首歌!
我們可以去了解學者所言,但這位師父所談的並非要人去了解,只要人像是
在聽樹梢間風嘯、潺潺河流聲、鳥兒歌唱,心中就會被喚起一些超越知識的東西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