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中的人學——天地人合一(增修版)(神叢84)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Heaven- Earth- Man - Man -
書號 : 107077a
原著 : 谷寒松,Aloisius (Luis) Gutheinz, S. J.
譯者 : 
定價 : 400元   
頁數 : 368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633-6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身為神學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奉教會之命述說信仰團體歷來闡發的信仰思想;另方面要面對今日、明日的生活實況,嘗試提出新的信仰解說。本書自1988年初版問世至今,神學學術的發展研究過程,不斷有新的靈感和參考書目必須提出。因此完成了更系統而全面的編修版本。

相關推薦書籍

谷寒松神父,奥地利籍,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羅馬聖經學院聖經學碩士,羅馬額我略大學神學博士。現任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信理神學,並任「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總召,主持「神學工具書」的編輯與出版。牧靈工作:曾性《》「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委員,常藉《新事通訊》發表對社會、生態、環境、弱勢族群及政治狀況等的深切反省及呼聲;1975年起,参與樂生療養院痳瘋病人與家屬的服務工作。2OOO年,在台灣成立了「中國痲瘋服務協會」,服務足跡遠至四川、雲南、廣東等偏遠地區。

作者相關書籍

谷寒松神學論文選輯(神叢80)
Theological Essays of Luis Gutheinz, S.J.
原著:谷寒松 / 
譯者:
定價:250元

神學中的人學——天地人合一(增修版)(神叢84)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Heaven- Earth- Man - Man -
原著:谷寒松 / Aloisius (Luis) Gutheinz, S. J.
譯者:
定價:400元

天主論‧上帝觀 (增修版)(神叢56)
The Mystry of God——Heaven- Earth- Man -God-
原著:谷寒松 / Aloisius (Luis) Gutheinz, S. J.
譯者:
定價:380元

圖表目次 15
序 17
二版序 19
導言 21
參考書目 23
 
第一篇 緒論 27

第一章 神學的地位與方法 29

第一節 神學的地位 29

第二節 原則:方法與整合 31
(一)   傳統的態度 31
(二)   近代的變化 31
(三)   現代神學家一般的看法 33
(四)   新的因素 33
(五)   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37
(六)   結論 39

第三節 實用:方法與運用 39

第二章 「神學的人學」是什麼? 45

第一節 「神學的人學」史 45
(一)   聖經時代 45
(二)   教父時代 45
(三)   中古時代 46
(四)   近代 46

第二節 今日較有代表性的「神學的人學」 47

壹、從天人來分 47
(一)   重天派 47
(二)   重人派 47

貳、從出發點來分 48
(一)   從「創造者天主」出發 48
(二)   從「人為主體」出發 49
(三)   從「人文科學」出發 50

第三節 「神學的人學」應有的特色與包含 51
(一)   特色 51
(二)   內含 52

第三章 今日世界的「神學的人學」 57

第一節 今日思想潮流中的「神學的人學」 57

壹、科學方面 57
(一)   自然科學 57
(二)   人文科學 59
(三)   社會科學 60

貳、哲學方面 60
(一)   一般哲人 61
(二)   羅光 61

參、宗教方面 63

第二節 今日世界大問題中的「神學的人學」 64
(一)   共產自由的對峙 64
(二)   南北半珠的不和 65
(三)   人權 65
(四)   環境 65
(五)   宗教交談 66
(六)   未來 66

第二篇 人,你從何處來? 71

第一章 人類的出現 73

第一節 人類出現的過程 73

壹、科學家的假設 73
(一)   宇宙日曆 73
(二)   人的起源 76
(三)   進化的奧祕 77
(四)   跳躍的進化觀 78

貳、哲學家的假設 80
(一)   西方哲學 80
(二)   中國哲學 81

參、聖經的敘述 81
(一)   雅威典 82
(二)   司祭本 83
(三)   其他傳統 84
(四)   新經的信念 84

肆、教父的看法 85

伍、教會的訓導 89

陸、創造主義的論點 91
(一)   來源 91
(二)   主張 92
(三)   反響 95
(四)   批判 96

柒、神學反省 97
(一)   偶然說 97
(二)   二分論 98
(三)   整體觀 99

第二節 人類出現的狀況 101

壹、原祖 101
(一)   聖經的看法 102
(二)   教會的訓導 102
(三)   學者的研究 104

貳、地堂 105
(一)   聖經的看法 106
(二)   教會的訓導 107
(三)   學者的描繪 108

第三節 「生命」究竟是什麼? 109

壹、中國哲學的觀念 109
(一)   一般哲人 109
(二)   方東美 110

貳、西方哲學的觀念 112
(一)   一般哲學 112
(二)   士林哲學 113

參、生命的我見 113

第二章 個人的到來 125

第一節 胚胎學的知識 125

第二節 聖經、教父與教會思想 126

壹、聖經的看法 126
(一)   舊約 126
(二)   新約 127

貳、教父的觀點 127

參、教會的思想 130
(一)   個人靈魂源自何處 130
(二)   個人靈魂何時來到 133

第三節 神學反省 135
(一)   個人到來的兩種原因 135
(二)   兩種原因的共同行動 135
(三)   個人到來過程中的三層次 136
(四)   今日問題 137

第三篇 人,你是誰? 143

第一章 人是「你─我」、是「我們」、是「萬物之靈」 145

第一節 入門反省 145
(一)   今日人文科學家的看法 145
(二)   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主張 146
(三)   亞洲人的體驗 147

第二節 人是「你─我」的關係 148
(一)   基本事實 148
(二)   聖經的表達 149
(三)   教會的態度 150

第三節 人就是「我們」151
(一)   基本事實 151
(二)   聖經的看法 151
(三)   教會團體的歷史與訓導 153

第四節 人是萬物之靈 154

壹、人是勞動者 154
(一)   聖經的看法 155
(二)   教會的態度與訓導 157

貳、人是「人的世界」之創造者 158
(一)   人創造文明與文化 158
(二)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159

第二章 人是「一位」(位格) 165

第一節 概念得澄清 165
(一)   我與自我 165
(二)   人格 166
(三)   心 167
(四)   位格 168

第二節 聖經的看法 168
(一)   位格 168
(二)   心 168

第三節 位格概念的歷史 169
(一)   古代哲學的分析 169
(二)   希臘教父的思考 170
(三)   日後思想的發展 170
(四)   綜合 175
(五)   位格化的集體位格 176

第三章 人是天主的肖像 179

第一節 聖經的信念 179
(一)   人是天主的肖像 180
(二)   基督是天主的肖像 180
(三)   人是基督的肖像 181

第二節 神學史上的不同詮釋 184
(一)   由天主而論 184
(二)   由人而論 184

第三節 教會訓導 185
(一)   梵二的教導 185
(二)   教宗的信念 186

第四節 神學反省 187
(一)   以基督為中心的人學 187
(二)   由人是天主、基督的肖像看罪的真諦 188
(三)   人權 188

第四章 人是歷史過程中的存有物 193

第一節 歷史過程中的人類 193
(一)   概念的澄清 193
(二)   人類歷史的描繪 194
(三)   聖經的看法 194
(四)   西方思想家的歷史觀 203
(五)   教會訓導 205

第二節 歷史過程中的個人 206

第四篇 人,你是什麼? 211

第一章 人性內在的結構 213

第一節 一體模式 213

壹、哲學性的一元模式 213

貳、聖經中的一體模式 213
(一)   舊約 213
(二)   新約 215

第二節 二分模式 217

壹、民間的二分觀 217

貳、中國哲學的二分論 218

參、西方哲學的二分論 218
(一)   物化二分論 218
(二)   整合二分論 219

肆、教會訓導 220

第三節 三層模式 222

第四節 多元模式 222

第二章 人的性別 227

第一節 入門反省 227

第二節 聖經的看法 228

壹、舊約 228
(一)   歷史書 228
(二)   先知書 229
(三)   智慧傳統 230

貳、新約 230

第三節 教會訓導 232

第四節 神學反省 233

第五節 具體結論 235

第三章 人的超性 241

第一節 為何要講超性? 241
(一) 「超性」概念的流弊 242
(二) 「超性」包含的內容 242
(三) 「超性」概念的限度 243

第二節 聖經的看法 243

第三節 教會思想中的超性觀 244

第四節 四個模式的解說 248

壹、 士林神學的傳統說明(模式一) 248
(一) 思想背景 248
(二) 內容 248
(三) 評價 249

貳、 新士林神學的新探討(模式二) 250
(一) 思想背景 250
(二) 內容 250
(三) 評價 251

參、 拉內的解釋(模式三) 251
(一) 思想背景 251
(二) 內容 252
(三) 評價 253

肆、 我們的看法(模式四) 253
(一) 思想背景 253
(二) 內容 254
(三) 評價 255

第五篇 系統神學的說明及應用 261

第一章 思想典範的轉變 263

第一節 神學史上思想典範的轉變 263

第二節 新發現與新思潮 265

壹、 自然科學方面 266
(一) 相對論 266
(二) 量子力學 266
(三) 基因學 267
(四) 其他 267

貳、 人文科學方面 268
(一) 心理學 268
(二) 社會學 269
(三) 我們的經驗 269
(四) 第三波 270

參、 哲學方面 270
(一) 西方哲學 270
(二) 東方哲學 271

肆、 神學方面 272
(一) 耶穌的生活 272
(二) 三位一體的天主 272

第三節 從「實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 274

壹、 實體形上學 274
(一) 內容 274
(二) 評價 276

貳、 關係形上學 277
(一) 轉變 277
(二) 神學家的言論 278
(三) 綜合 279

第二章 系統的解釋 287

第一節 人是關係 287

壹、 五個幅度的關係 288

貳、 彼此的滲透 289
(一) 身體 289
(二) 象徵 290
(三) 時弊 291

參、 接受與給予的節奏 292
(一) 接受 292
(二) 給予 294

肆、 關係的中心 295
(一) 關係中心的描述 295
(二) 人、耶穌與天主位格的比較 296
(三) 自由 297

第二節 人是結構 298

壹、 五個幅度關係的結構 299
(一) 物質面 299
(二) 生物面 299
(三) 精神面 300
(四) 大我面 300
(五) 超越面 300

貳、 輔助原則 300
(一) 由上而下 301
(二) 由下而上 302

參、 價值體系 303

肆、 俗化 304
(一) 俗化過程 304
(二) 俗化思想 306
(三) 俗話主義 307

第三節 人是過程 307

壹、 真相 307
(一) 存有 307
(二) 時間 308
(三) 歷史 311

貳、 認識 313

第四節 綜合 314

第三章 應用 327

第一節 神學的應用 327
(一) 天主論 327
(二) 基督論 327
(三) 原罪論 328
(四) 超性論 329
(五) 恩寵論 329
(六) 教會論 329
(七) 聖事論 330
(八) 末世論 330

第二節 生活應用 332

壹、 基礎 332

貳、 分類 332
(一) 權利 332
(二) 義務 333

參、 現況 333

第三節 靈修應用 334
(一) 關係 334
(二) 結構 334
(三) 過程 335

人名索引 337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