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精采書摘
內頁試讀
你常常祈禱嗎?如果你用盡方法,仍不知怎麼祈禱,反而感到枯乾和挫折,本書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使祈禱像呼吸一樣簡單,也像呼吸一樣重要。
作者戴邁樂神父在帶領避靜和靈修輔導上有豐富的經驗,也常常幫助人祈禱。他以「祈禱是一種使人感到成就與滿足的事」及「祈禱應該要多用心,少用頭腦」的理論原則,融入四十多種不同的練習,透過意識、幻想、虔禱等鍛鍊,帶領人們從祈禱中找到深沉的滿足與心靈的滋養。
相關推薦書籍
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 S.J.)
印度籍天主教耶穌會會士,亦是一位靈修大師,多年來一直擔任靈修輔導並帶領避靜。其靈修觀融合基督信仰與東方生命哲學,雖以前者為依歸,卻遠超過任何宗教意識型態的藩籬。所著書種極多,擅長以耐人尋味且發人深省的幽默小故事,將蘊含於日常生活中的奧理烘托出來。作品有:《靈修新徑》、《弦外之音》、《慧眼禪心》、《相逢寧靜中》、《胡扯?頓悟!》、《愛的冥想》、《喬裝的默西亞》、《觀蛙》、《吟蛙》等。
作者相關書籍
目 錄
引 言 009
譯 序 012
意識鍛鍊
練習一 「靜」的富藏 015
練習二 身體的感覺 019
練習三 身體感覺、思想管制 025
練習四 思想管制 029
練習五 呼吸的感覺 033
意識練習與靜觀
036
練習六 天主在我的呼吸中 046
練習七 用呼吸和天主交通 048
練習八 安定入靜 050
練習九 用體姿祈禱 054
練習十 感受天主 058
練習十一 聲 音 061
練習十二 聚精會神 065
練習十三 在一切內找到天主 067
練習十四 意識別人 070
意識
練習對個人的益處
073
意識練習對團體的益
處 075
團體中做靜觀比較容易 077
身體意識的特別價值 078
幻想鍛鍊
練習十五 此起彼落 081
練習十六 祈禱的地方 085
練習十七 回到加里肋亞 088
練習十八 生命中的喜樂事件 090
練習十九 生命中的痛苦事件 093
練習二十 消解憤恨 096
練習廿一 一把空椅子 099
練習廿二 聖依納爵式的靜觀 101
練習廿三 象徵性的幻象 109
練習廿四 治療創痛的回憶 114
練習廿五 生命的價值 114
練習廿六 透視生命 121
練習廿七 告別身體 124
練習廿八 你的葬禮 125
練習廿九 幻想我的遺體 127
練習三十 意識往事 128
練習卅一 意識將來 132
練習卅二 意識一些人物 134
虔禱鍛鍊
練習卅三 本篤會式祈禱 137
練習卅四 口 禱 144
練習卅五 耶穌禱詞 148
練習卅六 天主聖名誦 152
練習卅七 看祂如何凝視你 155
練習卅八 基督之心 157
練習卅九 念茲在茲 160
練習四十 為他人祈禱 161
練習四十一 求恩的祈禱 167
練習四十二 耶穌救主 171
練習四十三 福音名句錄 174
練習四十四 聖善的願望 175
練習四十五 以天主為中心 178
練習四十六 愛火炎炎 181
練習四十七 讚美的祈禱 182
引 言
在過去的十五年裡,我的工作是帶領避靜及靈修輔導,幫助人祈禱。曾聽到
有人抱怨自己,雖用盡方法,還是不知如何祈禱,感到的是乾枯和挫折。我也聽
到不少神師自認對於引導人祈禱,感到束手無策。更正確地說就是「無法使人在
祈禱上感到滿足和成就」。
這件事常使我詫異,因為我常感到助人祈禱相當簡易。我不把這事歸功於我
個人領受的神恩,卻歸功於我所應用在自己身上的祈禱,以及引導別人祈禱的某
些簡單理論。其中第一項就是:祈禱是一種使人感到成就與滿足的事,為此在祈
禱中尋求成就與滿足是完全正當的。第二個理論是:祈禱應該多用「心」,少用
「頭腦」;實際上你愈少用頭腦思考,就愈能感到祈禱使你喜樂,對你有幫助。
大多數的司鐸和修女都以思想為祈禱,這是他們失敗之因。
一位耶穌會士告訴我,他向一位印度法師請教祈禱的技巧。法師向他說:「
集中注意於你的呼吸。」我那位朋友按指示做了五分鐘,之後法師對他說:「你
吸的空氣是天主,你呼吸天主。務必領會這件事,維持這項意識。」他在心裡只
略微改正了一些神學上的說法,按照指示去做──
一小時又一小時,一日又一日地做,他驚喜地發現:祈禱真的像呼吸
一樣簡單。在這項練習中,他發現過去歷時多年,不知花上多少時間所未曾找到
的深沉滿足和心靈滋養。
我在本書中所建議的各項練習,與這位印度法師所提的方法很接近,雖然我
從未見過或請教過那位法師。我對祈禱也堅持若干原理,但是我把這些原理融合
在下列的練習中講出,並指點出它們在練習中的重要性。
我經常給成缰的人講解這些練習,我稱他們為「祈禱小組」,或更正確
的為「靜觀小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竟確實有這種「靜觀小組」。在適宜的環
境下,實際上在小組內做「靜觀」要比個人單獨做容易成功。這裡我所寫下的這
些練習,幾乎完全按照我向小組講解的形式和語氣。如果讀者想用本書帶領一個
「靜觀小組」,你只需按照本書每一項練習,緩慢地念給小組聽,教小組隨著你
所念的一一照辦就是了。很明顯的,要緩慢地念,給予必要的休止時間,尤其是
那些標有「……」的地方。
要成為一位好的「靜觀小組」帶領人,單單念出這些文字是不夠的。你該使
自己在靜觀上或多或少成為專家。你得經歷你所讀給人聽的事。而且你也得學會
靈修輔導上的若干技巧。這裡所提出的練習,並不能替代個人靈修的親身經驗和
熟練。不過,這些練習已能使人有個良好的起步,一定能提供給你或你的小組若
干幫助。我已小心翼翼地刪去某些需要專家指導才能做好的練習,假如偶爾在實
行時還會遇到可能的危害,到時候我將指出,並說明避免的辦法。
謹將本書敬獻給童貞聖母瑪利亞,她在我心中常是靜觀者的典範。不僅如此
,我深信是因著她的祈禱,為我和我所帶領的人獲得了單靠我們無法獲得的「祈
禱恩典」。如果讀者願在靜觀上有所進步,現在我就給你第一項建議:祈求童貞
聖母的護佑,在你開始使用這方法之前,先求她為你轉禱。她在天主預報聖子降
生的奧蹟時,和在五旬節陪同門徒一起祈禱時,領受聖神降臨於教會的神恩;為
此,如果你同她一起祈禱,你必然幸運萬分!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