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精采書摘
內頁試讀
新年新希望,每日一則小故事、一段聖經默想、一個祈禱意向,要帶領你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與目的、生活的嚴謹與樂趣。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對於過去的一 年,你有什麼感想?對於未來的一 年,你有什麼展望?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不只是送往迎來,不只是日復一日的黎明黃昏,也不只是生老病死、上班下班,更是每個人一生重要的功課,需要每個人用心投入、努力經營。從今天開始,願你的生活不再像無舵的船。從今天開始,願你的生命得以更加豐盈。
相關推薦書籍
成文,曾任光啟文化事業編輯。著有《靈心集》、《兒童祈禱集》等書,譯作有《玫瑰經、苦路合璧禱詞》、《教會中的象徵》、《性本善》等。此外尚編有《清流濯纓》、《莞爾集》、《解頤集》、《開懷集》等小品文。現已退休,專職從事文字工作。
作者相關書籍
目錄
七月 4
八月 66
九月 128
十月 190
十一月 252
十二月 312
七月一日
從心裡去做
Whatever your work is, put your heart into it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著的《理想國》一書,是以一個簡單的句子,作為一書的開始:「昨天我和亞理斯頓的兒子革流康到披雷西斯去向女神祈禱。」但是他的手稿,至少有十三種不同的開場白。
為非洲人獻身醫療工作的史懷哲博士,曾為法國音樂學院的學生,撰寫一本介紹音樂家巴哈的入門書。既然是入門的書,本來不必寫得太豐富,太深奧;但是他執筆以後,窮究根柢的精神使他越寫越多,前後一共用了兩年公餘的時間,才完成此一工作。書本問世後,被公認是自有巴哈研究的著作以來,內容最充實、最好的一本。
德國一家出版社請史懷哲將該書譯成德文。本以為翻譯無需花費多少功夫,不料他又發揮認真的精神,他想:「既然是給祖國的讀者看,那就徹底改寫吧。」果然把法文本擱置一旁,從頭開始研究,又花了兩年時間,完成了著作。法文版是四百五十五頁,德文版多了一半,厚達八百四十四頁。
他們工作的態度都很認真,並不只想到報酬,而是將工作盡己所能的做好。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所需要的,也並不只是希望收到成效而已,還有態度,一種認真,能發揮自己能力,而非只看酬勞的態度;報酬會隨著所做的成果而來,而不是先論獲利,再論努力。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必然會有所收穫,而且是出乎自己當初斤斤計較之外的收穫。
如果只以薪水來衡量自己的話,那麼,是否我們也就只值那一份薪水而已呢?這豈不是一種自貶身價的想法與作法嗎?
我們應少想一點該「得」什麼,多想一點該「做」什麼,以及自己該「是」什麼。當「做」得很好的時候,所「得」的也越多,所「是」的成分也就越多了。唯有這樣,才能越來越滿意自己。
聖經默想
你們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去作(哥三23)。
祈禱意向
主,願我們從心裡所做的工作,都能成就自己,光榮天主。阿們。
七月二日
大量播種的大量收穫
Anyone who sows generously will reap generously as well
著名的默劇演員卓別林,曾主演「城市之光」這部影片。劇情是敘述一個雙目失明的賣花女郎,以為向她買花的窮流浪漢,是一
位有錢的大亨,而他也充滿善意的,想方設法地向那位年輕可愛的女郎,顯示自己是個闊佬。
他的辦法是鑽進路邊停放的一輛豪華轎車,從這邊的門進去,再從那邊的門出來;女郎聽見沈重的關門聲,知道那是一輛昂貴的汽車。於是接受這個冒充有錢的顧客最後的一枚兩角五分硬幣,而沒有找錢給他。
卓別林為這場戲,一共拍了三百四十二次!
我們需要看到自身能力的極限,一步步地被自己超越,就像從這邊的門進入,從那邊的門出來。在不斷地出入之間,得到了提升。
人生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使自我成長,成為與潛能相符的人,使自己的才性充分發揮,才是生命的完成。
不過,即使是在最有利的環境中,在最好的條件下,我們都不容易實現大部分的潛能。人通常發揮的能力,大約只有他天賦的六分之一而已,所以自我的發展,不但是永遠沒有完結之時,而且是只實現了一小部分而已。
能滿足人心的,是創造性的活動,如果能創造而不去創造,也是一種罪行。天賦是沒有什麼稀奇的,因為幾乎人皆有之;值得珍視的,是使天賦有所發展的認知與認真。
跟我們應該所是的相比,我們只能算是個半成品。我們雖然擁有不少能力,可是卻習慣性的、無知覺地沒有發揮出來,使自己生活在狹小有限的天地裡。我們總是在還沒有充分誕生之前,就已經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了!
聖經默想
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穫;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穫(格後九6)。
祈禱意向
天主,感謝祢賞賜了我們天分,我們願意努力地耕耘,好能大量的收穫。阿們。
七月三日
管教兒女(上)
Correct your child
繁衍後代,是所有生物的一個重要本能與願望。絕大多數的人,無論是不是能當好父母,也都要作父母,或已經做了父母。
要想作個好父母,既需要懂得親子之間的大道理,也需要會安排瑣碎家務的小事情。不要輕看做不完的日常家務事,在烹調、清掃、洗滌、整理、購物等等的平凡事情中,包含著無限的親情,也表現了共負的責任,是家庭和樂之道,也是培養子女良好品德的方式之一。
我們且舉十項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的事。
第一,安排子女做家務工作。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的流弊之一,是不讓子女分擔家務;這會養成孩子不負責任的偏差觀念,以為只要把書讀好,考試得高分,就可以什麼事也不用管了,讓他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父母做牛做馬,還以為這是犧牲自己,疼愛孩子,偉大親情的表示。但是,想要不養出只顧自己的自私孩子,在他用功課業之外,也要讓他分擔一些家務。課業絕對不應當是他逃避和偷懶的理由。
第二,日常作息要有固定的時間。時間非常寶貴,每個人都應該善於利用時間,孩子從小就應該教他安排時間,作息與做功課要有規律,這樣既能養成有條理的習慣與個性,也能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第三,適時地誇獎孩子。不要吝於鼓勵孩子,讚美是有神奇力量的。要想在孩子身上發生奇蹟,就是用讚美與鼓勵的方法,才能促其實現。
第四,給孩子讀書的環境。提供他一個不受打攪的空間,一張專用的書桌,以及字典工具書,是最起碼的讀書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在教育方面的投資,都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絕對不是浪費。
第五,經常相聚。一家人應當經常聚在一起聊天或活動,分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還有對事情的看法,這樣才能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在聊天之時,每個人都要有發言的機會,大人則可以藉著機會,給予孩子建議與開導,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機會教育。
七月四日
管教兒女(下)
Correct your child
第六,應常出遊。常帶家人去圖書館、博物館、風景名勝區等地參觀或遊覽。因為學習的地方,不是只有學校這個場所而已,應該經常帶孩子去學校以外的地方,接受課堂以外的文化陶冶,在校園以外的天地更寬廣,孩子會更感興趣。
第七,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要教給他們標準的發音,恰當的詞句,使他們養成正確良好、文雅有禮的說話習慣。語文能力強的人,給人的印象是思路清晰,表達透徹,而且教養良好,所以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數理方面的課業。別人看得到的,是他的言談與教養,而不是他的數學理化及格或不及格。
第八,要知道孩子的就學情況。例如他讀幾年級了?他在哪一班?他現任的師是誰?他常交往的同學是誰?學校最近有什麼活動?他目前正在學什麼?他些什麼煩惱?他年紀雖然還小,但一定有很多有待你去了解他的地方。他不會主動、完全地告訴你,需要你採取主動、積極一點的態度。否則孩子對你而言,是一個親密的陌生人。
第九,要了解孩子的長處與短處。在要求孩子的時候,應該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少,限度在哪裡。在他盡到努力的本分時,要誇獎讚美他;在他需要幫助時,給予適時的協助,以減輕他的壓力與挫折感,使他能正常、愉快的成長和學習,做一個身心兩方面都健康的孩子。讓他正常且快樂,比要他考第一名重要得多。
第十,常與孩子談論有關他前途的事。這樣做,可以讓他知道你關心他,讓也知道要策劃自己的未來,同時還可以使他得到你的經驗與建議。不過,要注的是,你是和他「討論」,而不是替他「決定」。
聖經默想
哪有兒子,作父親的不懲戒他呢?(希十二7)
祈禱意向
天主聖父,作父母的人,負有教養子女的責任。求祢幫助他們能做好父母,盡到教養之責。他們的子女能服從管教,盡到孝順之責。阿們。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