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靈魂:從欲望、罪惡感及自我中得釋放
Forgotten Among The Lilies: Learning to Love Beyond Our Fears
書號 : 205311
原著 : 榮.羅海瑟,Ronald Rolheiser
譯者 : 黃女玲
定價 : 340元   
頁數 : 304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1/7
版次 : 初版四刷
ISBN : 978-957-546-704-3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人性充滿各種混亂與不安,內在的欲望催迫著人不停向四面八方闖蕩。從純真到世故,從青春到死亡,各種未滿全的欲望、關係、愛、友誼、性、罪惡、死亡、團體、人的複雜與韌性、日常生活的渺小卑微,從生到死始終圍繞著我們。 我們努力追求生活的滿足,想得到身心靈的安頓與慰藉,期待能從一切困擾、欲求、恐懼、罪惡感,甚或生死、愛恨中得到解脫釋放,重新品味生命踏實的滋味,卻常免不了經歷挫折失望,不禁自問:到底哪裡才是身心靈真正的安居之所? 本書直視人生的種種不安,以信仰的視野提供新的省思,使我們能超越心中的枷鎖和負面情緒的綑綁,重新以自由、平安的新精神享受身而為人的事實以及生活中各種起起伏伏的滋味。

相關推薦書籍

靈魂的渴望──細說基督徒靈修
Seeking Spirituality── Guidelines for a Christian Spiritual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黃士芬
定價:360元

四碎之燈:重新發現天主的臨在
The Shattered Lantern: Rediscovering A Felt Presence of God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陳芝音
定價:260元

體驗天主:在祈禱中分辨
Paying Attention to God: Discernment in Prayer
原著:威廉.貝瑞 / William A. Barry, S.J.
譯者:黃美基
定價:180元

榮.羅海瑟(Ronald Rolheiser,1947~)神父,加拿大籍無玷聖母獻主會 (O.M.I.) 會士,1972年晉鐸,1982年取得魯汶大學得博士學位,其專長為靈修學及系統神學。曾任教職,並定期在《天主教前鋒報》(The Catholic Herald) 等數十份刊物發表專欄文章,因其一系列環繞靈修、神學及現代世界等議題的書籍,重新喚醒人對靈修的意識與熱情而聞名。

其中譯著作有:《靈魂的渴望》、《四碎之燈》、《不安的靈魂》、《苦難與十字架》。

 

作者相關書籍

不安的靈魂:從欲望、罪惡感及自我中得釋放
Forgotten Among The Lilies: Learning to Love Beyond Our Fears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黃女玲
定價:340元

四碎之燈:重新發現天主的臨在
The Shattered Lantern: Rediscovering A Felt Presence of God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陳芝音
定價:260元

靈魂的渴望──細說基督徒靈修
Seeking Spirituality── Guidelines for a Christian Spiritual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黃士芬
定價:360元

苦難與十字架:關於信仰、生命、愛和意義
The Passion and the Cross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曹志誠
定價:230元

祈禱:最深的渴望
Prayer: Our Deepest Longing
原著:榮.羅海瑟 / Ronald Rolheiser
譯者:黃佳音
定價:180元

序 5

致謝 7

第一章 不安、靈性、以及卑微生活的殉道精神 9

第二章 未完成的交響樂:夢想與友誼 31

第三章 激情、愛與性 55

第四章 保持眼中的熱火︰純真的喪失與尋回 79

第五章 祈禱與日常生活的修道精神 107

第六章 活在天父的憐憫之中:天父與炒蛋 131

第七章 觸摸耶穌的衣角:修和與聖體聖事 151

第八章 迎接聖神豐富生命:逾越的奧祕、等待及貞潔 171

第九章 在軟弱中重獲力量 189

第十章 天父的心胸不是貧民窟:大公精神與正義207

第十一章 判讀時代的徵兆: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平衡 227

第十二章 死亡帶來的潔淨功效:諸聖相通功 249

第十三章 人單獨不好:團體與教會 269

後記:為長遠而設的誡命281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心都有一種張力、一種渴望,彷彿內心深處有個燃燒的火焰,永遠都燒不完、澆不熄、不滿足。有時,這渴望的具現,是當我們把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尤其是當我們戀慕某個人,而這段感情尚未獲致圓滿時。有時,當我們渴望獲得某事物,也會體驗這種的熱望。   

但很多時候,這種渴望並沒有什麼具體名稱或目標,很難指出所為何事,也很難加以描述。就像安妮所經驗的一樣,我們只知道自己內心衝動不安,定不下來,渴望達到某種我們似乎達不到的層次。   

舉例來說,很多人都讀過李查.巴哈的短篇比喻《天地一沙鷗》。這本書意簡言深地說出了千萬人心中的話。那是個很簡單的故事:岳納珊是隻海鷗,當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存狀態時,便不甘於只像隻海鷗般的活著。他審視自己和其他海鷗的生命,發覺太渺小了:「海鷗活著不是吃就是打架爭鬥!」於是,他試著衝破這種生存狀態:試著愈飛愈高、愈飛愈快,只要能讓他突破海鷗生存極限,任何事他都願意試試看。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只知道自己就是不滿現狀、積極求變,就是要爆發出來。很多次他都碰撞到差點喪失生命,但就是繼續不停的嘗試。   

這故事與其說是在寫海鷗,不如說是在寫人的心。它寫出我們的追尋,我們的熱望、我們與生俱來的習性:追尋自由、無限、以及擁抱一切。   

歷史上,這種渴望曾以較為抽象的說法表達出來。哲學家說:「那就好比部分想歸回整體的渴望」;神祕學家說:「在我們裡面那來自神的火苗」;古希臘人則認為這渴望就是nostos,即思鄉之情(一種人儘管待在自己的家中,也會有的永恆鄉愁)。   

這種感覺,所有的人都有。所有的人都深深的、無可救藥的,不安,只因無法在此生找到永遠的安息處。然而,這種的不安,我們絕不能視之為與靈性、宗教以及上主相左。   

事實上,這種無可救藥的熱望與不安,正是靈修生活的根本。我們所活出的內在愛欲,不管是英雄式的,抑或是反常的,就是我們的靈修生活。   

可悲的是,有很多富有而且充滿活力的人認為這種渴望的本質是反宗教的,是與靈修生活相違背的。這種想法根本就是大錯特錯。我們內在的愛欲衝動,其實是上主置放在我們裡面的誘餌,就是我們的靈性!   

我們對這些渴望與衝動的體驗,正是我們面對面直視靈性與靈魂的體驗;正是這個,讓我們有別於動物。我們的靈魂並不是漂浮在我們裡面的隱形薄紗;並非我們犯罪,這薄紗就受污染;受恩寵,這薄紗就得潔淨;在我們死後,就永遠從肉體飄走的東西。我們的靈魂就是我們的愛欲,也就是我們處於深度不安的心智與情感。   

把這愛欲張力活出來,就是靈修生活。如此看來,每個人都有靈修生活;這靈修生活,不是良善的,就是具有破壞性的。精力使我們無法處於靜態,所以,我們勢必會把自己推出去。   

這種向外推動的傾向(我們對此動力的經驗通常是雙重的張力:它是一種把自己向外推的渴望,也是某個具有魅力的人或物吸引我們向外),為我們而言,不是有益的,就是具破壞力的。若是有益的,表示我們有好的靈修生活;若是具有破壞力的,則我們的靈修生活自然是不好的。   

因此,我們千萬別把靈修生活看成是奇特的(它不是給宗教狂熱分子過的生活),抑或是非凡的(它也不是給專業宗教冥想家做的活動)。我們更不能以為靈修生活不是給精力充沛、充滿愛欲的人過的。   

這是勢所必然的,只要你活著,你勢必欲求不安,充滿活力。你如何運用你的活力,你的靈修生活也必如何。----〈第一章 不安、靈性、以及卑微生活的殉道精神〉

愛就是回家   

人心是複雜的。太多人都是經過了無數的挫折,才發現這個事實。   

我們的心會確認一段正經歷的關係為真愛,然後,這顆心卻也會把這一段它原本使我們相信的愛,給拋棄掉。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犯過愛情的錯︰我們會把迷戀當成真愛,或者,會讓真愛變質,又或者,會為了追求另一段的迷戀,而讓本有的真愛枯萎。   

我們往往太晚發現,那以為會永遠持續的戀情,竟然就這樣變質或消失,於是,我們會因為感到背叛而忿忿不平、幻滅。   

就因為這樣,還有種種諸如離婚、分手、以及愛情變質等的人間悲劇,也就難怪當我們問底下這問題時,會感到心酸︰我如何知道什麼才是真愛呢?   

我如何知道這次我的心並沒有在惡作劇呢?   

我如何知道這個人是否會成為我的婚姻伴侶,或我的知己?我如何知道我是否只是一時癡迷、一時的天真、抑或只是在利用某人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絕非易事,因為愛情總是有些神祕、有些盲目、又有些令人費解。然而,畢竟愛情不是全然的盲目,而且,為了對別人也對自己負責,我們有必要試著學習把真愛與一時的迷戀分別開來。   

什麼是真愛?當真愛來臨時,我們會有種回家的感覺。這裡容我多做一些說明。   

佛羅斯特曾總結的說,「家」就是無論如何都會接受你回去的地方,它不是你需要努力爭取,才有資格住的地方。亨利.盧雲(Henri Nouwen)談到他與方舟團體(L'Arche)的身心障礙朋友一起生活的經驗時,說道︰「住在方舟一個最獨特的經驗就是,在這裡,我被一群一點也不認為我有什麼了不起的朋友深愛著。」

上述這兩個對家的定義,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我如何知道什麼才是真愛呢?

真愛就是回家的感覺,不是回到一個我們得努力爭取,才有資格住的地方,是回到一個無論如何都會接受我們的地方,那裡的人不需要欽佩我們,才會來愛我們。

因此,我們對真愛的經驗應該是安全感,真愛就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是家、是我們回歸的平安港,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也就是說,一旦進入真愛,你不會感到想要、或需要回家,因為你已經在家了。

相反的,迷戀或者是酷似真愛的別種情愛關係,就是不安全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會感到不安,因為那裡不是「無論如何都接受我們的地方」,而是我們得努力爭取的地方,在那裡我們得努力表現,讓他人對我們感到欽佩,在那裡,我們不會有在家的感覺,因而最終我們還是會想要回家。

有趣的是,當我們進入某種愛情或友誼關係時,可能會迷戀上一個跟我們很不一樣的人,而且無時無刻不受那人的吸引,問題是,在那人的心裡,我們根本找不到安全的港口。跟那人在一起我們可能會感到非常興奮刺激。也許,就因為是迷戀,我們會時時刻刻需要與那人在一起,就像吸毒的人會時時需要注射毒品一樣。

但終究,不管有多麼的刺激與癡迷,打完了所需要的那劑毒品之後,我們還是需要、也想要,回家。那人的心終究不可能成為適合我們的家。

真正的愛情與友誼就是家,擁有這樣的情誼,就等於回家了!因此,無論經歷的一段情誼有多強烈,如果我們在其中還有想要回家的念頭,那麼這段情誼就不會是我們建立婚姻或深刻友誼的基礎,即便這段情誼在我們生命中有其價值與意義。

因此,當我們選擇結婚的對象,或只是選擇密友,這種回家的感覺就是準則。愛就是家。

如果我們與某人到最後不能永結同心,那麼無論那人多麼幽默有趣,也勢必將同床異夢,到最後也只好各走各的路,也就是各走各的回家的路。

因為我們的心太複雜了,我們可能會痛苦而無望的迷戀上某人,困在宇宙間一個不是家的地方。到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完滿、真愛、家,其實是在別的地方。

得細細審查我們的心,才能辨識出哪裡是家。因此巴斯卡(Blaise Pascal)才會指出,我們的心靈有其獨特的邏輯,是往往連我們的理智也無法了解的。

當我們的心保持某種特定的明晰度,就能發出對的訊號,告訴我們真正能讓我們休息的地方在哪裡;那是一個不需要努力求表現,不需要努力爭取,就能覺得安全、自在的地方。

 ----〈第三章 激情、愛與性〉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