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赫一起祈禱15天
Prier 15 Jours avec Jean Sébastien Bach
書號 : 205343
原著 : 阿嵐‧喬利,Alain Joly
譯者 : 逄塵瑩
定價 : 180元   
頁數 : 144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17/1
版次 : 初版
ISBN : 978-957-546-849-1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林淑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神學院教會音樂系所副教授)

胡國楨(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師)

俞繼斌(中華信義神學院前院長)

喜樂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寫作音樂的目的及其始終不變的動機,

除了讚頌上主、潔淨靈魂以外,

沒有別的目的。

 

     約翰‧瑟巴斯坦‧巴赫(Jean Sébastien Bach, 16851750),這位宗教音樂家,一生都以勤讀聖經來滋養他的基督徒生活,並不時為聖經作旁註,將自己悲喜交織的人生,深深根植在路德信義宗的信仰傳統裡。

    他對自己的信仰雖然著墨不多,然而除了大量的宗教音樂創作以外,尚遺有不少證據,顯示出他深厚的靈修生活。

    本書將從這些文獻及其音樂作品中,將挑選出一些精彩片段,呈現出巴赫的一生,深深地浸潤在上主的臨在中,全心信賴祂的仁慈。

 

本書內容包括:

巴赫生平簡介

十五段以巴赫生平為基礎的生活默想

相關推薦書籍

與羅哲弟兄一起祈禱15天
Prier 15 Jours avec FRÈRE ROGER DE TAIZÉ
原著:薩賓.拉潘尼 / Sabine Laplane
譯者:安艾
定價:180元

與盧雲一起祈禱15天
15 days of prayer with Henri Nouwen
原著:羅伯特.伍尊 / Robert Waldron
譯者:黃女玲
定價:180元

與德日進神父一起祈禱15天
Prier 15 jours avec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原著:安德烈‧杜伯斯主教 / Bishop André Dupleix
譯者:王慧敏
定價:180元

是法國信義宗福音派的牧師,在巴黎主持畢也德教會(églize des Billettes),曾在巴黎研讀歷史學,後又至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研讀神學。他自1995年至2009年曾任路德文化中心主任。他是基督教頻率的主持人之一,是教會媒體的合作伙伴。他目前在塞納谷(Vaux-sur-Seine)自由神學院授課,並時常舉行公開演講,致力於教會的合一運動。

作者相關書籍

與巴赫一起祈禱15天
Prier 15 Jours avec Jean Sébastien Bach
原著:阿嵐‧喬利 / Alain Joly
譯者:逄塵瑩
定價:180元

序一:肯定自己,不否定別人/胡國楨/005

序二:巴赫與路德/俞繼斌/013

序三:聆聽福音「活的」聲音/林淑娜/017

前言/021

巴赫之生平簡介/025

縮寫詞/035

 

第一天 榮耀只歸於上主/039

第二天 與基督結合/045

第三天 勤讀聖經/053

第四天 忠於教會/061

第五天 忠實的路德子弟/067

第六天 勤讀密契靈修作品/073

第七天 被釘者的形象/081

第八天 望德與慰藉/087

第九天 蕩子/093

第十天 聖神啟迪聖樂/099

第十一天 頌揚永生上主之讚曲/105

第十二天 恭領聖體/111

第十三天 論服從上主/119

第十四天 我的極樂在祢內/127

第十五天 我謙恭求祢/135

序一

   肯定自己,不否定別人

   導讀《與巴赫一起祈禱15天》

胡國楨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師,專長:信理神學,聖事與禮儀神學,大公主義與宗教交談等

  

   光啟文化事業繼《與羅哲弟兄一起祈禱15天》(2015 11 月出版)之後,2017 年初又要出版《與巴赫一起祈禱 15 天》。現今,整個基督信仰世界都在積極籌備「迎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發起宗教改革運動 500 週年」的紀念活動。這是首次在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運動時代(ecumenical age)中舉行的紀念活動。光啟文化事業是天主教主持的出版機構,他們在基督宗教歷史這一個轉捩點的前夕,以中文出版這兩本祈禱靈修參考書,真可謂走在時代的前端。

   這兩本祈禱靈修參考書,除了都表達出以音樂祈禱靈修的精神之外,也讓讀者體會到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運動的精髓。羅哲與巴赫,兩人都不是出自天主教靈修傳統的基督徒。羅哲的父親是改革宗教會的一位牧師;巴赫的父親是信義宗教會的一位管風琴師。羅哲追隨父親之路,讀完神學之後並沒有成為改革宗的一位牧師,卻建立了一個跨越宗派的泰澤修會團體,推廣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運動;巴赫也追隨父親之路,成了信義宗教會的一位音樂大師,不過他在那個宗派間尖銳對立的時代中,表現出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的精神。

   這兩本祈禱靈修參考書的原初文本都是法文,由在法國的新城出版社(Nouvelle Cité)出版。新城出版社為盧嘉勒(Chiara Lubich)女士創立的普世博愛運動所擁有,他們出版的《與XX一起祈禱 15 天》系列祈禱靈修參考書,迄今超過了 160 本,其中不少被譯成各種文字,暢銷全球,歷久不衰。中文譯本也有很多,由基督宗教華文的各大出版社編譯出版。

   普世博愛運動發起的背景,與羅哲弟兄創立泰澤修會團體很像,二者都發軔於 1940 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浩劫。人間之所以有戰爭,最大的因素就是人人都自以為是,肯定自己所認為的是對的,凡與自己所認為對的不同的都錯了,「正義」及天主就只站在我這邊,我要幫天主掃除邪惡。如此,人類的浩劫就開始了。羅哲弟兄及盧嘉勒女士,都是在這次人類最大浩劫的戰爭中,受到天主聖神的啟迪,不約而同地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起他們的團體,而且都以「合一」作為團體中心理念之一。這是基督宗教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基督宗教歷史自此,要從不斷分裂、走向逐漸合一之路了。這也就是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時代的開始。

   回顧兩千年來基督宗教的歷史,其間發生了三次大分裂。第五世紀的厄弗所(Ephesus)及加采東(Chalcedon)兩屆大公會議,造成了基督宗教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這次分裂分出了聶斯多略教會(景教,Nestorianism)以及一些一性論的教會。其實,我們今天考查當時大公會議前後的歷史,發現若不是政治因素的加入,雖然在信理教義上有爭議,但絕不至於演變成無法挽回的分裂。第十一世紀東、西方教會的分裂,基於信理教義上的分歧因素成分較小,真正的原因還是政治上的不妥協。第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其實並沒有想要離開天主教會另立教會,但是天主教當局及路德的追隨者之間政治利益的糾葛,才讓分裂的事實弄得無法收拾。總之,分裂的首要原因並不是在信理教義中的差異,而是政治因素。所謂政治,其中最恐怖的就是極端的自我中心。只有我的「真理」才是天主的真理,與我的「真理」不同的都來自魔鬼,若不是完全錯誤,至少也是「異端」,應該剷除,應該消滅。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宗教改革運動之後的宗教戰爭,都是在同一思維之下的產物。

              

   巴赫生於主曆 1685 年,距馬丁路德 1517 年的宗教改革運動首役之後約 170 年,這正是基督宗教各宗派間尖銳對立達到高峰的時期。巴赫生長、服務於當時的信義宗福音派教會中。當時,信義宗教會不只與天主教和改革宗教會之間有衝突;就連信義宗內部的正統派與虔信派之間,也有幾乎水火不容的矛盾味道,就像現今新教傳統教會中的傳統派與靈恩派之間的矛盾一樣。巴赫處在這樣一個信仰氛圍之中,他是如何度一個音樂人基督徒的靈修生活呢?

   本書的作者阿嵐喬利是一位法國信義宗福音派的牧師,在巴黎牧會。本書是這位信義宗牧師,以十五個單元來給今天的基督徒推薦巴赫的靈修生活。筆者是一位華人天主教神父,讀了本書,立刻有個衝勁,也希望介紹給今天的天主教徒,在靈修生活上,巴赫也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首先,巴赫生活的年代正是基督信仰各宗派間自以為是、而排斥他人的高峰期,當時的基督徒都像格林多的信友一樣,「屬保祿的」、「屬阿頗羅的」、「屬刻法的」,各個團體自以為是,排擠非我族類(參閱:格前/林前一12)。作者給本書靈修第一天提出的前引文,是巴赫一封辭職信中的一段。原來,巴赫當時所事奉的信義宗教會團體中,有所謂的正統派和虔信派之間的論戰爭執,巴赫因而被迫辭職,他就寫了這封辭職信,以表心意。本書作者為第一天給的標題是「榮耀只歸於上主」。是的,巴赫其實是忠於來自馬丁路德信義宗的信仰理念(請參閱:第四天與第五天的內容),可是他知道:信義宗的信仰理念固然對,其他宗派並不一定就是錯。他真是我們今日大公主義基督徒合一運動時代裡的好典範,以「肯定自己有真理,但也不必否定別人,以為他們一定錯了」,我們大家可以一起合作,「讓榮耀只歸於上主」。所以,後來有一段時間巴赫還擔任了改革宗加爾文派親王的宮廷樂師,雖然改革宗和信義宗的禮儀觀很不同,但他還是可以與他們一起,「讓榮耀只歸於上主」。

   「榮耀只歸於上主」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把聖言置於生命的中心「與基督結合」(第二天)。所以,巴赫「勤讀聖經」(第三天),並「勤讀密契靈修作品」(第六天)。是的,音樂是巴赫生命的中心,他的音樂就是在詮釋聖經中耶穌基督的喜訊。本書作者說:「從這一點來看,音樂家巴赫儼然已是一位釋經者」(本書 55 頁)。這一點兒都不錯!彌撒禮儀中好的音樂及歌曲,有時比主禮的講經(證道)更能引人歸向上主。

   信義宗與天主教一樣,非常重視感恩聖事的彌撒,華文信義宗教會稱為聖餐禮拜。他們跟天主教一樣,肯定所領的聖體聖血是真實的基督體血,藉領聖體聖血,而與基督生命真實結合。所以他們非常慎重舉行聖餐禮拜,要求信友好好準備心靈,恭領聖體聖血(參閱本書第十二天)。本書作者在靈修的第七天,以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角度向讀者介紹這個聖餐禮拜。他說:「信義宗傳統一直維持著把十字架苦像置於祭台上」(本書 82 頁)。

   這一點,可能很多基督宗教華語教會的朋友會感到訝異,包括天主教,甚至信義宗的會友。因為大家都認為天主教才用十字苦像。基督新教要不是耶穌沒有在十字架上面;要不就是根本沒有十字架。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說法並不適用於馬丁路德追隨者,因為「因信稱/成義」的信理理論,正是保祿的十字架神學,若沒有耶穌十字架上的苦難與死亡,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會有救恩的可能;不像今天有些天主堂,祭台前放置的是復活的基督、或耶穌升天像,這是因為我們把得救的恩寵與復活的基督緊緊地聯結在一起。直到今天,按本書作者所說,德國托林吉省(Thuringe,路德及巴赫出生及成長之地)及薩克斯地區(Saxe)的信義宗教堂內,仍然在祭台上置有十字苦像(本書 82 頁)。筆者在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的大公主義課堂上,每年也都給同學看一個德國信義宗修女會聖堂祭台前面的牆上掛著的是十字苦像(他們的主禮仍然還是面對牆壁、背對教友做彌撒)。可見,信義宗將十字架苦像和聖餐禮拜聯結在一起的傳統一直維持著。

   不過,本書作者也提醒讀者:「然而,在基督新教的情境中,我們絕不單獨崇拜十字架苦像,單獨的形象並不神聖,形象本身無法表達出其神聖性」(本書 83 頁)。是的,筆者也願提醒天主教的讀者,我們面對聖人的聖像時也應如此,必須以祈禱的心境面對聖人,請他為我們代禱,而不要以為聖像本身就有行神蹟的能力,這是迷信,不是我們的信仰。

   巴赫在生命的哀傷或挫折時,會懷著望德尋求慰藉(第八日);也會為迷途的兒子祈禱,並助他一臂之力(第九日)。總之,本書作者把巴赫靈修的每一面值得借鏡參考之處都給我們指出了。至於,巴赫的音樂與我們靈修的關係,就另請音樂造詣修養高的牧者給大家介紹吧。

 

 

- Day 1-

榮耀只歸於上主

 

   我唯一的工作目標,一直都是制定一套以尊崇上主為主的正統宗教音樂,同時盡我所能地來完成你們的意旨。我尤其想要改善你們的宗教音樂,因為在這方面,看來它比其他許多鄰近村莊都落後許多。我也想對你們的教堂有所貢獻,在此呈上一份修理管風琴的計畫,我認為這是我分內應做的事……。再說,我總是以喜樂之心妥善完成我的任務。

   1708 6 25 日致米爾豪森市市長及市議員之書信

 

 

   巴赫在抵達米爾豪森市一年以後,據他自己說,即成為各種詆毀的目標,於是他遞出辭呈,辭去堂區管風琴師的職務。他藉這封給上司的信,開頭即表明自己是怎樣執行教會音樂師之職責的。他所關注的是:聖歌詮釋的品質,在禮儀進行時如何恰到好處地插入音樂,以及管風琴的修理工作。總之,他無可指責,因為他確實在用心服務。

   同時他也以簡短的用語說明他的動力是什麼,這也是他一輩子的工作動力,那就是「歸榮耀於上主」,並「以喜樂之心事奉祂」。他的這些話既非無關痛癢,也不是客套話,而是出自肺腑之言。「榮耀歸於上主」與「以喜樂之心服務」這兩方面,我認為符合〈天主經〉(主禱文)祈禱的第一個意向:「願祢的名受顯揚」,祈求主的聖名在眾人面前不會受辱,而在人的行為中受到尊重對巴赫來說,那正是他的願望:把宗教音樂製作得更莊嚴崇高,演奏得更盡善盡美這樣他就把自己胸懷中的喜樂通傳給信眾。這種心願不是天生來自人性的,而是向耶穌求得的。只要信友對聖神(聖靈)順服,就可能與上主達成這三方面的協調。

   巴赫要通過正統性的音樂所謂正統,就是符合禮儀傳統及信義宗福音派教會之教理的音樂,不添加任何不必要的煽動性元素來以音樂本身崇敬上主的尊威及祂在基督耶穌內的化身;這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志業。因為人一旦接受了基督為自己、為全人類所完成的一切,難道不該以全力敬仰這位給予聖寵的恩人?信友只要深思上主如何愛我們,就該以行動來回應祂的愛。對巴赫來說,宗教音樂就是回應上主之愛的最佳實驗園地:他不僅把崇敬主耶穌的心願列為生命的首要標的,更需要時刻將其化為實際的行動:就是每次在作曲時,每次在教會禮儀的參與中,每次在樂器的檢視中,每次在演唱的排練或對學生的教導中,都心想有上主在看、在聽,只願祂悅納他將心願所化成的行動。

   要獻給上主的榮耀包含什麼內容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是一句空話,因為不可能達成的理想是無法道出其內容的。那麼,他志在以榮耀主來激勵信眾,豈不只會感到力不從心!其實,事情比想像的簡單得多了:那就是你做的任何事都不怕面對自己和別人,尤其不怕面對上主。只要你做每一件事時都明確表示要光榮上主,那麼小事和大事一樣,都是在光榮祂。在十八世紀初那個時代,西方世界尚未被剛萌芽的拋棄基督信仰之潮流所顛覆,同時德國的啟蒙運動也尚未提出要過沒有神的生活,像巴赫這樣的音樂從業人士很自然地會感到自己是被召來光榮他的創造者和救贖者的。

   對我們來說,我們有時會被迫為自己的信仰辯護,努力想說得有說服力,或者因為生活裡的情況,迫使我們對一些問題甚至侵犯做出反駁,在人面前有尊嚴地說話,那不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嗎?要使光榮歸於上主,尤其當我們同時代的人認為那是次要的,甚至根本不放在心上的事,豈不是不僅對我們和靈魂有益,更是將我們的見證化為可見的現實嗎?

   如何做到呢?就是以喜樂之心事奉祂!堂區裡的人際關係,就如巴赫任管風琴師的堂區一樣,不總是和諧完美的,在這種情形下就有同業會造謠生事,攻擊別人。這種教會的形象雖然表現人性真實的一面,卻絕無教化人的效能。而巴赫正身處其中,他擺脫一切衝突和不快的記憶,一心只求以喜樂之心努力工作:「我總是以喜樂之心來妥善完成我的任務。」

   有人會反駁說,他之所以能置身於聖寵之內,是因為他的大智大才然而,他當時正準備離職。事實上他強調喜樂,絕非順口說說的客套話。對他來說,他也沒有必要說服任何人了,他已決定離職,威瑪的職務已在等著他了。回顧他在米爾豪森的歲月,他可以只提他對工作的熱情,或自己的盡忠職守,根本不提自己的感受,而他卻強調自己的喜樂,因為那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

   喜樂不是靠努力、也不是靠遵循什麼方法就可以得到的!喜樂是來自天主聖神之愛,人加以發揮而得到的成果之一,正如聖保祿(保羅)宗徒在《迦拉達書》(《加拉太書》)五 22-23 中所說的:「而聖神的效果卻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其中喜樂占第二位,其實是「仁愛」的第一個同位語,是他七種德行的變化詞而已。其實,喜樂是基督徒有效配備中的第一項,用以證明在耶穌基督內所顯現的愛,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活出來的德行。

   大名鼎鼎的巴赫沒有比別人少受痛苦,也不時被人設計,並遭遇過不少困境。然而在他的心裡,喜樂是他接受來自十字聖架的第一種恩典,只有十字架的犧牲才使喜樂變為真實的,只要我們找到喜樂的源頭:聖神。

  

   祈求聖神教導我們如何在一切事上光榮上主,並求祂親自使喜樂的葡萄汁液從耶穌的十字架上湧出。

  

無試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