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大師的幸福八堂課
The Saints' Guide to Happiness
書號 : 206161
原著 : 羅勃.埃斯柏格,Robert Ellsberg
譯者 : 譚璧輝
定價 : 220元    優惠價: 110元
頁數 : 240 頁
裝訂/尺寸 : 平裝 / 25 開
初版日期 : 2009/4
版次 : 初版二刷
ISBN : 978-957-546-645-9
庫存 : 有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本書目錄
  • 精采書摘
  • 內頁試讀

既具靈修之效、又具勵志之用的心靈好書。

人汲汲營營地在世上追求著金錢、事業、愛情或成就感,還有世人所認知的成功,這種種的追尋為的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獲得幸福嗎?只是,究竟什麼是幸福?得到世俗的一切,就得到幸福了嗎?如果不是,那麼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本書作者從八個面向指引你通往真正的幸福,而每一條道路上,都有聖德者的實例作為明燈,無論是他們用生活經驗所歸納出的智慧之語,還是用生命實證所呈現出的行為姿態,在在都如同一股清泉,撫觸著我們紊亂的心緒,彷彿幸福就在不遠處。安靜坐下,細品這有如靈修大師為你上的八堂課,幸福,近在眼前。

相關推薦書籍

內觀自得
Bio- Spirituality——Focusing as a Way to Grow
原著:坎伯爾、麥克瑪漢 合著 / Peter A. Campbell, Ph. D. & Edwin M. McMahon, Ph. D.
譯者:若水
定價:160元

找到自己,找到天主──跟隨牟敦及其他聖賢活出真我
Becoming Who You Are──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姜川
定價:130元

襪子堆裡的聖人
My Life with the Saints
原著:詹姆士.馬丁 / James Martin, S.J.
譯者:范京生
定價:420元

出生於洛杉璣(Los Angeles),1980年在曼哈頓(Manhattan)天主教「待客之家」皈依為天主教徒。現任Orbis Books的編輯;已婚,育有三子,現居住在紐約歐辛尼(Ossining)。

作者相關書籍

靈修大師的幸福八堂課
The Saints' Guide to Happiness
原著:羅勃.埃斯柏格 / Robert Ellsberg
譯者:譚璧輝
定價:220元

序言007

第一章  學習活著019

第二章  學習放下039

第三章  學習工作057

第四章  學習安靜坐著081

第五章  學習愛101

第六章  學習受苦127

第七章  學習死亡163

第八章  學習觀看197

結語219

第二章
學習放下

假如你仔細觀察,你會看見只有一件事,
而且僅僅一件事使人不幸福。
那件事的名字便是執著。什麼是執著?
就是相信若沒有某種特殊事物或某人,
你便不幸福,因而造成情感上緊緊依附的狀況。
──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以這句話來介紹真福八端,也是山中聖訓的序文及他基本教導的精華段落。無數世代以來,人們都在沉思這「真福八端」的意義,想要知道所謂神貧究竟要求我們在實質貧窮上做到何種程度才算是有福,或者在追求個人財富上,耶穌能接受的限度又是什麼。無論耶穌想什麼,有一點也足夠清楚了,即是:耶穌的意念很難與現代大商場的精神相融合。

  我們的社會以大量的引誘包圍我們。無論我們走到何處,所面對的都是告訴你幸福就在你身邊,幸福就是擁有更多、更好或更新的東西。美國資本主義之父一定為這種信條背了書,當有人問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什麼東西使他幸福時,他答道:「再多一塊錢。」

  我們的經濟就建立在這種無節制的欲望上。在令人震驚的九一一事件之後,許多深陷傷痛之中的美國人,似乎失掉花錢的意願,布希總統個人卻鼓勵大眾站起來去消費。但是,特殊的促銷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只需要閱讀流行雜誌的內頁就夠了。每一個廣告都是一扇全球性的窗戶,美麗又幸福的人從那裡邀請我們一起分享昂貴的轎車、新衣服、閃亮的頭髮所提供的快樂。處處都充斥這誘人的呼聲,甚至在夢中也能聽到。

  我們緊抓不放的不僅僅是錢財。我們可以抓住許多東西,有:我們的安全感,我們的自我形象,我們的「控制權」,我們堅信自己是正確的;我們重視別人對我們的恭敬,渴望別人認為我們比真實的我好得多;我們甚至抓住我們的痛苦不放。放掉自己的傷痛、出醜的記憶或對未來的焦慮是何等困難。放掉這一切是什麼意思呢?真福八端所說的幸福由何處開始呢?

  或許可以從寬恕開始,即是下定決心由心中擦去往日的錯誤和沒有償還的債務。這也包括心平氣和地接受我們無法控制的環境,或了解並非事事都是完美無缺的。若從我們的不足方面來表達自己,那麼或許我們可以藉感恩的行動開始學習如何放手,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及我們所虧欠別人的心存感謝。在我們放掉自己心繫之物後,所剩下的便是一種貧窮。你可以按你的意願稱呼它
──空無、自由、單純;按聖人的說法,那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緊抓不放

  人的獲取傾向並非近代才有的現象。曠野的男女隱修前輩將它視為一種邪惡──埃瓦格利烏斯(Evagrius Ponticus)稱它為「悲傷之魔」,「牠看見我們特別在哪裡有這種傾向,就在那裡設下陷阱,製造悲痛」(註1)。隱修者為了逃避這種邪魔,有許多人便去到曠野。他們的決定並非僅僅出自拋棄多餘的財物,而是意識到若無更深的內心悔改,外在的貧窮是毫無用處的。根據一位名叫梅瑟(Moses)的隱修士所說的:「他們放棄了世俗的金銀財寶或土地,後來卻為一把小刀、一枝鉛筆、一根針或一枝筆而心緒不寧……他們為了愛基督而放棄所有財產,但卻想要貪取一些小東西,很快的,原有的貪取之心便困擾著他們,使他們感到不安」(註2)。他嘲笑曾經是漁夫的聖伯鐸自誇的向耶穌說:「看,我們拋下一切來跟隨你,將來我們能得到什麼呢?」梅瑟說:「很明顯的,他們所拋棄的只不過是他們破舊的漁網
罷了。」

  為要根除占有欲,曠野的隱修者設法除去他們心中的這種緊抓不放的意念。神貧並非他們追求的目的,神貧只是幫助他們達到終極目標,「純潔的心」是另一種工具罷了。藉著苦行,如齋戒、祈禱、貧窮,他們要根除所有啃噬他們的心、窒息他們愛的能力的「荊棘與野草」(例如:憤怒、迷色、貪婪、嫉妒)。有些隱修士的苦行又過於極端。一位名叫塞拉皮翁(Serapion)的隱修士將他的福音書賣掉,把賣得的錢分給窮人,他自豪的說:「我把告訴我賣掉一切、把錢給窮人的那本書賣掉了」(註3)。

  但是,假如隱修的神貧是出自福音的教導,那麼它也反映出對人性的某種洞見。其中之一便是認清一旦我們的幸福是繫於「多一塊錢」的觀念上,那麼,我們必定無法達到我們的目的。誠如聖安當所觀察到的:「凡不滿足眼前所有的一切,為尋找更多,而使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靈魂受到紛擾,思想混亂,心神陷入幻想中,每樣事物都糟透了,因此,必須要獲得嶄新又較好的東西」
(註4)。

  這種想要獲得「嶄新又較好東西」的危險欲望,是許多兒童故事的寓意。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則虛構的愚蠢漁夫和他妻子的故事,由於救了一條魔術魚的命,他們因此可以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他們想要的是什麼?起初是環境的改善:一棟大房屋及一個美麗的花園。但是,他們的願望很快的提升了,想要過更奢侈的生活。原有的房屋變成豪宅,豪宅變成宮殿。最後,沒有任何事物能滿足他們。他們的欲望毫無止境,美麗的幻想終於破滅了,他們又回到原來的清苦生活中。我們可以推想,幸福的關鍵並不在於擁有你所渴望的,而是滿足目前你所擁
有的。

  這種滿足包含了放手──與其對物質放手,不如拋棄「幸福就是獲得目前所缺之物」的假象。雖然許多聖人度著實際的貧窮生活,但是,他們的生活確實超越了單純的摒棄世俗財物。他們按照不同的價值觀生活──誠如耶穌所教導的,將財寶儲存在蟲子不會蛀蝕、空氣不能鏽蝕的地方。完成這些後,他們發現其他的種種如財富、虛假的野心、焦慮及不足掛齒的仇恨,都不再重要了。

  耶穌說:「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瑪六28-29)。福音中處處都是這種信賴天主、保持純樸之心的教導。從百合花所學到的或許有限,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學習對象。

窮人

  在所有聖人的歷史中,亞西西的聖方濟(1182-1226)享有特殊的聲譽。身為聖人,他的生活使我們想起基督的芳表,人們對他的尊敬已經跨越教會的界線,這在聖人中是少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喜樂是他聖德的特徵。無論在馴服凶猛的野狼,或對一麻雀宣講,或在他詠唱〈太陽歌〉的讚歌中,方濟的著作及他的故事都在在描繪出他快樂的圖像,他對天主美善的讚頌,他對受造物之美的愉悅。很明顯的是,他在為天主服務時,能流露出喜悅,這種能力直接與他能不斷地放棄身外之物有關。總之,方濟是放手藝術的大師。

  他的生活是與眾不同的。身為亞西西地方富裕布商的兒子,方濟是城中身分特殊的一名青年。喜歡冒險,言語輕佻,浪漫多情,與朋友一起以狂飲和作曲消磨時間。當他大約二十歲時,亞西西與鄰城佩魯賈(Perugia)之間爆發了戰爭。方濟滿腔熱血的加入戰爭行列,夢想能光榮的勝利歸來。但是當他真正面對戰爭時,和光榮相去甚遠。他幸運的由大屠殺中逃生,當了幾個月的戰俘後,他回到家,身體病弱,萬念俱灰。身處昔日尋歡作樂的地方,他只有一種極度的空虛感,他覺得生命除了父母向他展現的成功外,必定還有更多更多。他走到城外,四處遊蕩,在那裡,他第一次注意到窮人、病人及他們居住的骯髒環境。他所看見的一切使他感到厭惡。

  方濟一直是一個時髦的人,極富有美感,醜陋會使他毛骨悚然。但是,有一天他騎馬時,在路邊看見一名痲瘋病人。這可憐人的臉嚴重的變形,全身發出惡臭。方濟由馬上下來,但是仍然小心翼翼的與他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遞給他幾個硬幣。然後,內心的一股衝動,使他彎下身,親吻痲瘋病人潰爛的手。這便是他生命的轉捩點。從那次與痲瘋病人的相遇開始,方濟的生命有了完全新的改變,與他的家人及他所處的社會價值觀截然不同。在親吻痲瘋病人時,他不僅免除了對死亡與疾病的害怕,也放下了那建立在地位、安全感與世俗成就的自我認同


  在以後的幾週裡,方濟將大筆的金錢用在救濟窮人的工作上,以至於他的父親指責他偷取家中的財物分給窮人。他對方濟感到極度的失望,於是就捉住他,把他拖到廣場上,帶到主教面前,控訴他把不是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方濟為此道歉。然後他有更進一步的動作,他以大膽的姿態,脫下自己華麗的衣服,交給驚惶失措的父親。全身赤裸裸的站在眾前,方濟大聲宣稱說:「到今天為止,我都稱你為我地上的父親,但是現在我要說:『我們天上的父親。』」主教立刻拿一件農夫穿的外袍罩住他的身體,方濟的轉變就這樣完成了,從此他便成了小小窮人。

  起先,這種丟人的舉動只引來嘲笑,但是,漸漸的,方濟散發出一種顛覆性的吸引力。亞西西的青年一個一個加入他的行列。他們放棄財產,擺脫家庭關係,蜂擁而至,跟隨方濟,不久他們成了新修會,即小兄弟會的核心成員。日後,亞西西另一名富貴家族的女兒佳蘭(Clare)也來跟隨方濟,於是,一女性也加入這個新修會團體。

  方濟和同伴們露宿戶外或住在簡陋的房舍裡。他們與農人一起在田裡耕種,以換取每天的食物。沒有工作時,他們便去乞討或挨餓。此外,他們也照顧病人,安慰悲痛者,向有意願者宣講福音,方濟還將他的聽眾擴展到飛鳥與其他受造物。

  究竟什麼是方濟的吸引力?甚至他的跟隨者馬西歐(Masseo)修士也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問道:「為何是你?為何似乎全世界的人都追隨你?為何人人都想看你,聽你,服從你呢?你並不英俊,你沒有滿腹經綸或智慧,你不是貴族,那麼為何全世界都追隨你呢?」(註5)

  方濟以他獨特的謙遜說明天主的光榮在如此一名「卑賤的僕人」身上更顯得明亮耀眼。凡與方濟接觸的人都不再認為基督的教導徒具高超理論,卻無法實行。甚至庸俗的教宗諾森三世(Innocent III)也覺得要批准這個新修會。誠如當時一位樞機主教(John of Colonna)觀察到的:「這個人(方濟)只希望我們按照福音精神生活。假如我們告訴他這種生活方式超過人的負荷,我們就是宣告依循福音教導是不可能的,並且是褻瀆福音的作者──基督。」(註6)

  再者,方濟的榜樣不僅具有啟發性,而且也深具吸引力。他流露出自由與喜悅的精神。人人都想要接近他,發現他喜樂祕訣之所在。他的第一位傳記作者薛拉諾(Thomas of Celano)說道:「在他純樸的生活,簡潔的言詞,純淨的心,對天主的愛,兄弟的情誼,熱誠的服從,平安的交付以及天使般的面容上,所呈現的是何等美麗耀眼,光華無比啊!」有一人,他發現了通往天堂的道路,別人
都渴望跟隨他。

  無疑的,方濟所度的是一種極端的貧窮生活。他的方式既非井然有序的隱修院的儉樸生活,也不是玩世不恭的浪漫式貧窮。那是一種不穩定的、會受到傷害的、真正窮人的貧窮。甚至具有同情心的觀察者也質疑他這種激進的態度。「有一天,亞西西的主教對方濟說:『你這種沒有任何財產的生活方式,對我而言似乎太嚴厲也太困難了。』方濟回答說:『主教大人,假如我們擁有財產,我們就需要保護它們。而這些保護就是爭吵與訴訟的根源,又常常是愛天主與愛近人的最大阻礙。這便是我們不想要俗世財物的原因』」(註7)。

  方濟顛覆世俗的價值。別人視為是安全感的,他只視之為是一種綑綁;別人認為是代表成功的,他則認為是衝突的來源,是「愛天主與愛近人的阻礙」。再者,對方濟而言,他的放下並非僅在於放棄財產,他也放棄了他的名譽與社會地位,他的挑剔,他的憤怒,他的傲慢和他的企圖──簡言之,即是一切有損他的愛的能力的事物。最後,他並非一無所有。反而,以往被這些事物所占據的心,如今卻充滿了世界無法給予的喜悅。他的感恩之心已非言語所能描述。對造物主,他發出這樣的稱讚:「祢是愛,是
慈善,祢是智慧,祢是謙遜,祢是忍耐,祢是美麗,祢是溫良,祢是安全,祢是內心的平安,祢是喜樂,祢是我
們的希望與喜悅……偉大又奇妙的主,全能的天主,仁慈的救主」(註8)。

  幾近八百年之後,聖方濟的楷模繼續發揮強有力的吸引力。一位現代的仰慕者卡雷托(Carlo Carretto)說:「在我們生命中至少有一次,我們曾夢想成為聖人……我們在生活矛盾的重擔之下,蹣跚前行,在一瞬間,我們瞥見在心內打造一個簡單與光明處所的可能性 ……那便是聖方濟以某種方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註9)。

  受他的芳表的感召,我們或許夢想去做偉大的事,做出英雄的行為,以親吻痲瘋病人來解決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矛盾。但是誠如桃樂斯.戴所寫的:「有時只需要走一小步。我們喜歡這樣想。然而,當我年紀愈大,我愈明白其實生命是由許多小步構成的,都是一些極微小的事,而非超人的大步。我『親吻過癩病人』一、兩次,但我不能說,我因此而變得更好」(註10)。


  方濟這種激進的捨棄財物的生活方式或許只適合少數的人。但是,無論是一小步或一大步,放手的價值並不在於兩手空空就比較好。其重點是兩手緊緊抓住東西不放,使我們不能獲得更大的獎品。世界布滿無數的陷阱以及幸福的障礙,我們學會放手的藝術,才能避免陷入其中。我們面對的挑戰並不是拒絕這些,而是放掉我們心中的占有欲,這些占有欲使世界變得渾沌不明。當那一切完成後,就會如《師主篇》(The Imitation of Christ)作者耿稗思(Thomas a+` Kempis)所說的:「每一個受造物都將成為你生命的一面鏡子及神聖教導之書,因為沒有一件微小的受造物不反映天主的美善」(註11)。

不安的心

  還有一個問題:假如執著與欲望使我們變得焦慮和心情不佳,那麼為何我們緊抓它們不放呢?許多人曾經思考過這問題,但是卻沒有一人能像希波主教聖奧斯定,對這問題有如此深刻的了解。基督思想的偉大作家之一的聖奧斯定,對教會的信理留下實質的影響。對於自我、世上事物及追求幸福,它們彼此之間複雜的相互影響,也表達了個人一語道破的反省。奧斯定相信渴求幸福是人的一種特質:「每一個人,無論他的狀況如何都渴望幸福。沒有人不渴望幸福,每個人竭盡所能渴求它,勝過渴求其他一切事物;事實上,無論是誰,即使渴望其他事物,其最終目的還是渴望獲得幸福」(註12)。

  按照奧斯定的主張,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即使是錯誤的或具有傷害性的事,其目的都是為追求幸福,只是,在如何獲得它的方式上受到誤導。我們在受造物身上尋找幸福,其結果便是痛苦、挫折與焦慮。誠如他向天主所說的:「祢造我們是為了祢,我們的心如不安息在祢懷中,便不會安寧」(註13)。

  他對這主題的反省是出自他自己的經驗,也是《懺悔錄》所敘述的故事。奧斯定,這位未來的希波主教,在自傳中描述自己是一名才華過人,但卻受自己難以駕馭的欲望所控制的青年。他的聰明與野心使他成為羅馬帝國的一位修辭學教授,首先在迦太基(Carthage),日後在米蘭(Milan)。在那段時期裡,他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使他鑽研當時不同的哲學思想及宗教運動。但是,他發現其中沒有一個能適當地解答他心中所有的疑問。

  奧斯定將他生命中最主要的困難視為是他對幸福的渴望與受欲望和感覺箝制二者之間的矛盾,這些欲望與感覺使他以及周遭的人痛苦不已。雖然他常常暗示這「情欲之刺」,但是,他的困難遠大過失控的性欲。在一段長而著名的記載中,他敘述在年幼時,偷偷走到鄰居的梨樹下,有一絲不軌的念頭,不是來自飢餓,也不是出自需要,而是出於完全的自願。這則故事讓我們想起伊甸園中亞當與夏娃違背天主命令的記載,對奧斯定而言,也起了相同的作用,這是人類罪惡的典型表達方式。他稱之為「私欲偏情」,一種使人軟弱、控制人心的欲念,它監禁人的意志,使之無法自主。

  在奧斯定生命的每個時刻裡都能看見這欲念的痕跡。從自私的嬰兒期到日後偷拿父母儲藏的食物,再到青春期首次的性衝動和急切尋找某種「愛的對象」。這一切都不是使人愉悅的經驗,它們只帶來「痛苦、混亂與錯誤」。

  奧斯定在定義原罪上擔負極大的責任,比一般的想法更加精細。他了解原罪是混亂的情愛,即是:並非我們愛得太多,而是毫無限度的氾濫之愛;我們沒有按照事物的真正價值去愛它們。根據奧斯定的主張,這便是敗壞的人性的基本狀況。不僅僅是引我們誤入歧途的「色欲」而已,試想,我們自己是自我小宇宙的中心,即使在渴望美好事物的意念上,如愛、美麗、真理,我們也被誤導。我們的自私將飢餓變為暴飲暴食,將愛轉為情欲,將吸引力視為貪婪的霸占物。

  這些洞見都出自他自己痛苦的旅程。經過多年的尋覓,以及他的母親莫尼加含淚的祈禱,他終於接受了基督信仰。他的經驗應證了聖經中記載的天主的創造與人的墮落,不僅說明了他的不安、愁苦與焦慮,此外,對隱藏在世界表面之下的真理與美麗的憂慮之心也與日劇增。但是他仍然裹足不前,他的意志仍受到箝制,他向天主祈禱說:「賜給我貞潔與節制,但是,不要現在。」

  有一天,奧斯定在花園散步時,他緊繃的心情已到達危險的地步。在《懺悔錄》中他將這件事稱為投降,是一種放手。那是一種對他的綑綁,不是對人或事,而是對自己的罪的緊緊依戀:「僅僅是一些瑣事,一些最無價值的空洞言談,所有我往日的依戀,都使我裹足不前。它們~#Ue047住我的肉體,並在我耳邊說:『你要把我們趕走嗎?從此刻起,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跟你在一起了。』」

  當他與這些內心的矛盾不斷掙扎時,他似乎聽見一個孩子的聲音在說:「拿著,讀吧!」就在他手邊有一本聖經,他隨意翻開一處,讀到保祿的書信:「不可狂宴豪飲,不可淫亂放蕩,不可爭鬥嫉妒,但該穿上主耶穌基督,不應只掛念肉性的事,以滿足私欲」(羅十三13-14)。讀完那句話後,他突然覺得,似乎「自信之光湧入我心,所有懷疑的黑暗一掃而空」。

  奧斯定的突破並不需要棄絕財產、他人或甚至「世界」,而是他的舊我,他必須放下的便是那陷入貪婪深淵的自我。唯有如此,他才能看見並愛世上的美好事物,不是將它們視為擁有、掌控或消耗的對象,而是看到它們真實的價值。總之,因著愛天主,他脫離了無節制的情欲網羅。世界不再是陷阱,所有受造物應聲附和他詠唱的讚美與感謝的歌曲:「幸福便是在祢內,為祢,因祢
而喜樂。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再無其他」(註14)。

無試讀內容